阅读指南:内容啰嗦且过于琐碎,可重点看套红加粗部分! 去三次元化,第一个好处:避免卡审。根据审核标准,不能涉政、抹黑专业公职人员、不能侮辱抹黑本国和别国,不能涉黄涉黑,不能有历史虚无主义等等。详细内容去看网站规定哈! 去三次元化,意思就是架空小说世界,虚拟世界、国家、人物、历史、身份等等。 分析一下避审重点,找找创作时的新思路,即不妨碍我们的表达欲,又不违反规定。 譬如:年代文的政治敏感性 这个题材,很多男作者容易触敏。网上有段子说,穷人才喜欢谈政治。哈哈哈,感觉有点被伤害到。但男同志喜欢抬高自己的眼界,本身是没错的。但这点用在小说里,就要讲究了。 我们的阅历都是我们的素材,用好了就是赚,用不好就是毁。 这时候切忌情绪化:觉得没有拉个坏官出来,写不出这个情节的味儿啊;那个年代本来就是这样,黑X会和流氓X霸各种横行,不写的话,缺乏事件冲突,没味儿不好看啊……等等这些非要往警网上撞的,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文学表达,就2字儿:自嗨! 网络小说是商品,商品就是有生产标准的,这喜欢研究的男同志应该都知道。 所以,就别自欺欺人了,你们就是自嗨了。 不想赚钱的继续嗨,想赚钱的咱们找方法解决。情绪方面我就不啰嗦了,想不通的去看我以前的文章。 实例操作的话,大这去看肘子《第一序列》,这本文的世界设定是末日后的数年,人类被大资本圈养,物资和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圈内圈外的人类生活的物资条件差异巨大。 这个故事我看完后,突然就发现,特么的就是个年代文咧! 主角是生活在21世纪的,享受过现代化的丰富物资成果。相比较之下,末日的这个世界物资匮乏,信息闭塞,只有少部分人享受着文明的便利。大多数人,对世界的认知都处于非常浅薄狭小的状态,被大资本武装力量控制圈养而不自知(知道也没用)。男主回忆起自己少年时期时,对比当前的世界情况,瞬间就像是现代人穿回了五六十年代的感觉,于是认知优越感就出来了,在一些情节里,他具备的信息差就成为他制胜的关键点。这,就是“穿越”这个古老元素的爽点体现了。 这种对比差异,大家看了文就知道了。 也因此,作者开头一直让男主跑去学校听课,学习,经常去泡图书馆,看书的内在逻辑,就非常清楚明白了。当主角想起一切时,其他人全成了年代文里的土包子,啥先进玩艺儿、好东西都没享受过。谈起来的时候,主角的优越感简直暴棚了。 在这个故事里,剧情张力一点儿都不差。大资本构建世界的问题和漏点,以及与正义的守护势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就出来了。可以说这故事里的西北军,就代表着我们的官方。而大资本圈养城民,代表什么,不言而喻。 这里面的各种行政类组织,作者都进行了巧妙的包装,取了一些很形象的名称。具体我看太久,忘了,你们自己去看吧!这是课后作业,老师们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给你们准备齐,你们也没给我交学费。哼! 《天神殿》这类兵王文里,很多都是架空的世界,取的名字也非常的杀马特,譬如华夏国,九州大陆什么的,但不妨碍煽情。既然这么多人喜欢看,就说明读者是接受的。既然接受,为什么你们不能用?! 别谈什么感觉俗啊,受不了啊,这都是情绪。把情绪撸平了,用脑子来理解一下“用户感受、用户心理”!要是没办法,那就自嗨到穷死吧。 用户感受怎么理解?如果小说接受不了,可以理解一下为什么人家喜欢喝咖啡?为什么有人喜欢喝茶?茶和咖啡有高低贵贱之分吗?我觉得没有。不管是番茄的读者,还是起点的读者,本质上是没有绝对区别的。吸量越大的作品,不管是人设、风格、基调,都是多数读者一眼偏好的。 现代文写得好的大神,比比皆是,热血、内涵,格局、眼光,都不差。有很多点值得学习!人家写的时候难道会不受“三次元”的束缚嘛?不可能。 可是大神人家会用脑子啊,会想办法啊! 重点一般是这样:强调人物的身份,都不给名字,譬如某爷爷,某奶奶,某大佬,某舅舅,重点在于突出爷爷奶奶舅舅这种亲属关系,创造亲人矛盾用。 某大佬是体现身份差异,突显的是身份等级的矛盾。你不能用现实职务名称如警察局长部长将军,但你可以用队长,指挥官。一级指挥官,二级指挥官,三级军事长,四级谋士等等等,只要让读者能理解,直白一些,便于记忆,就是好创意。 我记得《大王饶命》里开始用的ABCD来区别等级,后来又用了一二三四品来划分。他简化等级的好处,就是收获了我这样的出圈读者。如果还是用老设定什么“分神元婴”,我是不喜欢看的,这种名词对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来说,是有门槛的。这就是用户心理! 别那么死脑筋了! 还没写,就开始担心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就是自嗨。 想要赚大钱,就得随时警惕自嗨,约束好,让情绪为自己赚钱,而不是变成拦路虎自嗨! ![]() “去三次元化”第二个好处:避免过度自嗨(毒药)琢磨出这个写文的超级毒药时,我发现,无法降底线,无法夸张,无法创造冲突,无法戏剧化,觉得人家都写得很尴尬,自己写的没人看等等,多数大家写作中的纠结和痛苦,全都只因为一个原因: 自嗨! 此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我只能举例子说明了。大家自己意会哈!能会到多少料儿,全看你们自己的天赋了!哈哈哈哈~~~~(是不是已经感觉到了伤害?) 例一:为了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想要写三国,唐宋元明清,又怕戏说过头被审。简单啊!你架空啊!最近讨论度很高的《风起陇西》不就是架空的三国嘛,听说曹操刘备等等三国大佬全都死光了,剩下的,呃,我也不知道剩下了什么人在那里大演谍战片儿?! 总这,人家不也拍得很嗨嘛!不说好不好,至少人家这个创意是值得我们借用的。 架空,可以解决一切历史虚无问题的矛盾。 换个三青国,你写个九龙夺嫡,也没问题啊!其实历史上的九龙也并不确切,不过是后世文艺界和坊间为了讲故事好听,安了个“九龙”的说法儿,代表夺权的儿子很多的意思。大家自己思考一下,别那么死脑筋。貌似历史上还有个“八王之乱”。 我一直以为男作者思维应该很开阔,现在发现,有些死脑筋扑街真是连女作都比不上。不信你们去看看晋江的幻想言情分类里的脑洞,也不比飞卢的差,且人家数量多。因为晋江的文短啊。数量就多啊,脑洞自然就更多了。 表示,我们女生的脑洞从来不比男生少,但是我们肯定比男生稳。不同意的,快去增加我的留言量。 其实,这就是作者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应该是我们想办法去克服去解决的。只要大家多看书,就会发现很多作者聪明猾头,都找到了非常多的方法。他们就成了小神,大神,能赚钱的人。 哪个工作没困难没问题的,碰到了就怪环境怨同行骂规则,轻易就放弃了,这是小孩子才做的事儿!这才是LOSER。 例二:过度三次元,美国内战都没法拍。 这个例子是《故事》里讲过的,拍《飘》的时候,历史上的农奴起义时,连个棒子都没有,有的就拿起石头跟着起义了。多数都是如此。可是,导演觉得电影里拍成石头太难看,于是还是让他们拿了些枪。 所以现在有些影评来不来就讲“真实”,其实有些是过度了。就说《风起陇西》你本来就是架空的,干嘛要还原汉代,让场景黑漆漆,人物黑漆漆的呢?!讲真,观众要的根本就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戏剧化后的真实。 戏剧化是什么?!就是有冲突,有看点,觉得这故事好看。然后,你把服化道搞搞好,OK,这就是锦上添花了。就像好一点的文笔一样。可是你故事不好,你再好的服化道和文笔也=屁!这一点不接受反驳,反驳的去繁荣我的留言区吧! 所以一定要避免过渡三次元:某些扑街的开头慢热就来自于此,读者想看的重点不写,把非重点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的你是要干嘛呀?! 例三:那些影视评论有些都是瞎说乱侃的,多看点儿编剧类书就不会被忽悠了。 很多博主喜欢吐槽偶像剧,拍的职场不像职场,游戏圈不像游戏圈儿。我来帮你们解读一下原因! 因为,他们拍的是爱情,不是职场更不是游戏圈儿。 如果看过小说的就会发现,作者对职场的处理都是背景版,只有名词,绝不步入专业环境。否则,你就是跑题,就会慢热。因为人家来看的是男女主腻歪,不是看你怎么打游戏,也不会发现竞技场环境布置不专业。 读者对一次元世界的要求,和对二次元世界的要求,差异是非常大的。 你一次元小说可以忽略的东西,二次元就不行。 所以,小说改编的难度是跨次元的,没有水准就一定会改得很尴尬。 但是人家要赚钱啊,适当地就会损失一些专业,突出男女主的戏份,于是尴尬的情况就出现了,打游戏的时候为了爱人放弃队友这种行业骚操作就来了。 没关系,还是有人拍,有人看。 极端的也许他亏本了,但很多拍得还算过得去的剧,都活下来了。就算被主博们喷没有职业素养,太渣太垃圾,什么救火队员的操作不规范啦,什么披着公职人员的皮谈恋爱啊,都是“正确”的评价,不是负面。因为这一类观众看的就是谈恋爱。 ![]() 尤其是一些小说改的爱情剧,人家就是谈恋爱去的。职业什么的拉拉稀,就不奇怪了。这就是人家主题分明、详略得当啊! 在小说里,一章2千字的内容,背景职业介绍大概不超过150个字,剩下1850个字,都是男女主对手戏。放在影视剧里,爱情剧就是做菜5分钟,男女主亲亲爱爱聊天打屁40分钟。这才叫爱情剧。 然后你们有没发现自己扑街的原因?开头2千字,1千字在介绍背景,1千字才开始行动准备打怪。你让读者看剧,一半的时间都在看你介绍背景,这不是扑是什么。 人家影视剧开头15分钟的小高潮,话外音加画面介绍背景辅垫只需要1分钟不到,剩下的15分钟,乃至后面80分钟都在讲故事,所以人家有票房啊。 对比一下,什么叫慢热!不要动不动就拿传统文学的叙事方法和节奏、还有影视剧的镜头表现方式,来写网络小说。这就是个傻! (以上内容请反复阅读理解,自察一下你们自己扑过的文……) 例四:说一个简单的对比:很多人都说小言开头就发生关系、离婚、外遇、背叛,太套路了,没新意。 这里评论呢,我只承认没新意,可读性差了点儿。但是,易读性和观众筛选故事的第一直觉决定了,这些套路比异想天开的创新要好得多。数据我就不提了。 所以大家可以清楚看到,好多开头套路的文大火。而在畅销书里,你很难找到一个开头特别新颖有趣吸引人的。 谁找到了?行,去留言区里让我瞧瞧! 继续举例说明:影视剧里的叙述方式,千万别拿到小说里来,否则就是巨大的慢热,和扑街的灾难。 一个最简单的例:影视剧开头用画外音介绍故事背景,做辅垫。只需要大概30秒不到的时间。对比整个剧的90分钟,这算啥?!这就是小说里的一笔带过。 如果你写小说,你也按影视剧镜头一样,第一章里我就把故事背景给描述出来,什么天地初开,什么洪荒老祖横霸天下,十个门派大乱斗,其中一个救世英雄出场了……嗯,此处省略1000字。 得,黄金第1章的2千字,你就花了一半的时间给读者看这个什么玩艺儿。 别说什么,啊人家名著就是这么来的,人家大剧如《长津湖》《水门桥》开头也是这么演的,先辅个故事背景再进入主角视野。 错啊,大错特错。 你们都说那是电影电视剧,你们数过这段辅垫人家花多少时间吗?人家一个镜头过去,30秒就辅好了。后面故事主体有200分钟的时间。不说200分钟了,开头第一个小高潮一般安排在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跟30秒的介绍辅垫一比,这个介绍根本不算啥,就是九牛一毛,完全不耽搁观众们看剧,也绝对不会觉得慢热。 为啥,自己去感觉! 换成小说你要这么写,第一章就相当于开头的15分钟小高潮,人家30秒画面加画外音,搞定的信息量,你2千字一章得花1000字才能讲完,对比看看,你就是慢热。你不扑谁扑呢?! 人家影视剧里,一个镜头晃过去,就把故事的背景全呈现出来了:民国,现代,古代?三国,唐宋清,未来世界?! 你在小说里按二次元的镜头画面来写,要写街道,汽车,衣着,等等来体现年代感,只会扑得姥姥家都找不着。 现在好多人都搞不明白,一次元的小说,二次元的影视剧,和三次元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差异。前2个艺术表现形式,有他们的优制点,要利用优点讲故事,而不是突显缺点,胡乱炫技,甚至自嗨。(不懂一二次元艺术特点的,自己去百度查哈!) 小说的优点就是可以直接切入主角的视角讲故事,最好的小说开篇,从来都是以主角视角展开的。这就像啥?就像说书先生讲故事。像身边会讲故事的朋友,你们观察一下人家是怎么靠2句话,就吸引所有人听他们讲事儿。一样的事儿,有的人讲出来就特别生动有趣儿。为什么?因为人家会用戏剧冲突,会使用夸张手法。 小说是一次元纯平面世界,和漫画一样。漫画的夸张手法大家应该不陌生,换到小说以文字构架,比起漫画这种二次元更需要擅长运用夸张的戏剧手法,创造吸睛效果,煽情。否则就很容易变成平铺直叙,裹脚步,平淡无味。 所以,一旦小说过渡引入三次元,就会变成纪实文学了。纪实文学不好看吗?非也。写得好的纪实文学,也一样运用了故事原理:对抗的力量,来讲真实的事情。但纪实文学能有小说好看吗?当然不可能。因为他不夸张,打脸没那么快,那么爽啊!(这一点不接受反驳) 写小说,更应该充分运用夸张的戏剧手法。 某些扑街和书读太少的人,看不惯的那些脑洞文,夸张而混搭的风格,就来自于此。 如果你不够夸张了,你凭什么把读者从丰富的声光色影视剧动画里,吸引来看你的小说呢?! 现实的东西,影视剧里处处可见,人家看剧也能看,凭什么看你的小说?! 全文的重点来了:小说要写的,就是他们在影视剧里想看看不到,有却只有一点点的东西,感觉,体验。是二次元世界无法表达,不敢表达的东西。 一个最突出的例子: 我们甜宠文:所有剧里的糖,不过是一个镜头,短短的从来不超过1分钟。想要看多糖,只能让剪辑小姐姐们拉五六部剧,大概才能给你们凑上5分钟。 拜托,你们能看到男女主肉帖肉地在一起的最长时间的剧是什么?!除了岛国片。可看肉不是女生的主要述求,女生看爱情剧要享受的是浪漫感,现实中享受不到的恋爱的感觉,甚至于夸张的性一幻一想。(譬如人兽,人与机器……呃……嘿嘿) 只有小说了。 当年我们发文 1万字里,男女主腻歪内容,就纯2人互动,可以写上5千字,不让出现第三者的。占去一章一半的字数,你看得再快,至少也要看3分钟吧! 就问你们,哪个剧里,45分钟能给你20分钟的男女主帖身互动,亲了又亲,吻了又吻,这么做那么搞搞搞,腻腻歪歪从白天到黑夜的,能超过5分钟算审核爸爸开恩了。
而45分钟的剧,导演能给你这样的肉肉超过30秒,你都该大呼神导了。事实上,基本上是没有的。别想了,韩剧日剧都只是一个镜头哗地过去了。 电视剧里那些男女主的互动骚话,骚操作,各种咚,各种震,花样互动模式,永远都比不上小说里的多,甚至都是小说里早八百年前就已经写过的东西了。不过是让演员念出来,而且有些过火的还不能念唉…… 我当年赚钱的时候,还真没看过什么偶像剧爱情剧,觉得这些剧里的东西太LOW,太过时了,太菜了,哪有我们小说写得拉风,车开得多,船划得爽啊!差远了好不好! 想要满满地享受男女主的甜甜蜜蜜各、种、花、样、腻歪,只有爱情小说里才有。 现在大家看到爆火的那些畅销书,首秀流量大爆的那些,都是男女主互动特别多,配角戏份少,性张力强大滴风格向文。 但凡是你多加一个配角,抢占男女主戏份,流量就少一截。 人家看爱情故事看的是啥?不就是男女主一起划船开车嘛!你开头不整男女主,整什么坑爹坑妈坑闺蜜的整多了,没流量也不奇怪。当然,爽文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重点:一二次元的表现和受众差异那么大,更别提三次元了。三次元庞杂的信息非常多,一个结果是无数因素作用的结果,是绝对不可能因为一两个因,搞定一个果的。 所以将太多的三次元信息放进二次元,是找罪受(譬如《风起陇西》的黑漆漆灯光原来古代条件),将三次元信息堆进一次元世界,更是慢热的元凶,自嗨的杀手! 灵异悬疑文:虽然官方一直禁,但是每年都有写得好的作品大爆。别问能不能写,想写就去看本年度的大爆灵异文,看人家怎么写的。 真的有人头铁死活要写这东西。我嘴皮子磨破了,他们就是不懂:你都不看人家写得好的畅销文,怎么写的?怎么规避政策敏感雷区的?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写,写了有网收,写出来的能赚钱呢?费这大功夫,不如去写流量文了。 反正,浪费时间的是你们,不是我。哼!我只看,从来不写。 我就奇怪了?为啥你们想赚钱,就是不看人家有钱的文?看不进去,你凭什么去把握读者喜好?你连买家想要啥都不研究,还想靠热情写小说,怕不是个憨批小天真吧! 难道你们买东西的时候,发现东西不好用,不会骂生产商傻嘛?!写个小说,没读者愿意看愿意买单,你们自己不想想,自己是不是傻,这写的什么垃圾啊!还洋洋自得是文学。切~~~~ 好吧,吐槽完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