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折柳”赠别意

 青梅煮茶 2022-05-17 发布于江苏

  从多如柳丝的折柳送别诗句里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无论在北国南疆,边塞内陆,折柳送别是普遍的习俗,这也是中华文化中注重友情的精神基因,更是当下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柳枝不仅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友情的信物。这一几千年折柳赠别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蕴含的是中国人珍惜友情的精神内涵。折柳赠别比南北朝时期的陆凯与范晔之间折梅寄春更具普遍性和广泛性,历史更久远。“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

  “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诗仙李白就写有好几首折柳赠别诗,如《折杨柳·垂杨拂绿水》: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这里的攀条折春色,便是指折柳赠别。他的另一首《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此别又千里,秦吴渺天涯。月明关山苦,水剧陇头悲。借问几时还,春风入黄池。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又如李白的《劳劳亭》曰:“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诸多折柳赠别诗句所蕴含的离愁别绪与“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多如柳丝的折柳送别诗句里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无论在北国南疆,边塞内陆,折柳送别是普遍的习俗,这也是中华文化中注重友情的精神基因,更是当下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何以能形成折柳送别的习俗,欧阳修有诗:“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是说,柳树的天然特性,对送别环境有适应性,因而成了赠别的寄情物。

  古人很看重送别,送别极具仪式感,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中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张籍《蓟北旅思》中“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的“客亭”、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中提到的“隋堤”等。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往往还饮酒饯行,有时伴以歌舞。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乐曲如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所说的“闻折柳”,都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维写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由乐人谱入乐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故又称为《阳关三叠》。由此成为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无不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感情。

  试想千百年前,我们的先贤在长亭外、古道边、河岸旁、驿站里,折柳赠别,设宴饯别,歌舞曲唱之间酌酒辞行,文人墨客还要把酒吟诗作对,泼墨挥毫,再相拥作揖,道别遥送,直至船帆远去马迹绝尘。那场面多么震撼人心,那种不问金钱名利,唯独有患难之交的友谊多么珍贵而美好。

  2022年2月20日晚上在北京鸟巢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冬奥会闭幕式文艺演出晚会节目里,就有一个《折柳寄情》,“阡陌之上,杨柳依依”,在冬奥会的闭幕式上,2800余名运动员相聚在奥林匹克旗下,没有国籍、没有抵制,有的是不舍、是眷恋,有的是地久天长的友谊。“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个折柳寄情更是把奥运精神和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友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淋漓尽致展示给世界。道别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就让那青青柳色,传递着人间可贵的真情和人性的温暖之光。□欧阳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