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的组合回想起2010年6月那次去广西探亲的旅行,如果不是家里人的意愿,我或许不会参观美丽的德天瀑布,也不会造访这座陌生小城市——崇左,更不会从这里坐火车前往中越边陲的凭祥。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 这是一座二等车站,无论是车站外观、候车室的壁画、检票口……入眼尽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风格。 ![]() ![]() ![]() ![]() ![]() 崇左站候车时,恰好拍到一趟由“武警”DF4牵引的货列通过。 ![]() 本人当年乘坐的是南宁-凭祥的5517次列车,光看车次,首先想到可能是“二手局”的25B改空调车或者25G车体。但是当列车缓缓进站时才发现,它竟然是由DF4“武警”牵引25K车体担当。 ![]() 犹记得当时正要对号上车,乘务员却告知随便一节车厢都能上,车上空位较多,无需对号,着实方便。 ![]() 列车准时发车,最后再看一眼这座匆匆造访的小城市。 ![]() 湘桂线的最后一段湘桂线南凭段内燃机车很多,但是由DF4“武警”牵引25K车体却不多见,是湘桂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 小站古坡通过,靠站台侧线仍是原始的枕木,2016年该站撤销了。 ![]() 广西的山最具特色,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美水秀,就是天气不那么好。 ![]() ![]() 小站天西通过,车站绿化还是不错的。 ![]() ![]() 亭亮站会让7312次小票车,曾经是湘桂线南凭段唯一的非空小票车,后来该车于2012年升空调(混编),从那时候起,湘桂线南凭段彻底告别了非空车。 ![]() 当年的亭亮站,处处透着上世纪的古朴风格。 ![]() 列车抵达宁明站,客流下了大半。 ![]() ![]() 小站馗塘通过,该站后来于2016年撤销。 ![]() 小站夏石通过,说到夏石镇,便想起法卡山英雄纪念碑烈士陵园。 ![]() 列车飞驰在桂西南的大地上,远处群山起伏,让人想起边境的十万大山。 ![]() 中午,列车驶入凭祥市区,经过凭祥北站,独特的老旧砖瓦站房从窗外掠过。 ![]() 列车抵达凭祥站,此时天气好转,阳光灿烂。结束一段旅途,又开始了另一段旅途。 ![]() ![]() ![]() 凭祥站一站台仍保留了通往越南的米轨,铁轨锈迹斑斑,许久没有使用了。 ![]() ![]() 2010年的凭祥站,站外停满了接客的“三脚鸡”,颇有当地特色。 ![]() ![]() 凭祥市区一角 ![]() 凭祥汽车站 中越友谊关口岸也是湘桂线终点,很遗憾,铁路上没有国门之类的标志性建筑。 ![]() 当年路过拍到套轨道口,小车晃,拍糊了 友谊关本人探访的第一个国门——友谊关。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美誉。 ![]() ![]() 1885年2月23日,法国侵略军攻陷镇南关,并在废墟上立起一根用中文写的木柱子——“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一个月后,七十高龄的冯子材痛击法国侵略军,取得伟大胜利,是为——镇南关大捷。 ![]() 1907年12月1日,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在金鸡山镇北炮台打响,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打击了腐朽、没落的清政府统治。 ![]() 友谊关碑记 ![]() ![]() 友谊关城楼内展览馆 1949年12月11日下午6点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座古老的关楼上升起了“八一”军旗,标志着广西全境解放。数年后,镇南关改称“睦南关”。直至1965年又改称“友谊关”,名字沿用至今。 ![]() 友谊关“法式楼”, 建于1914年,是清政府设在凭祥“镇南关”对讯分署的办公地点。 ![]() 如今的友谊关,既是景区,又是陆路口岸。口岸广场竖立的石碑,是越南0号界碑,中越国境线。 ![]() 作者有话说回顾11年前,这是本人首次国门探访运转,由于行程受限,未能体验更多。但此后数年,本人的铁路国门探访的运转计划便一发不可收。有了开始,就有了后面的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