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读王维

 古典读书治学 2022-05-17

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点诗意
这是《秋山解诗第 17 篇文章



山中

王维〔唐代〕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前言

终于写到王维了,他活成了大家羡慕的样子,当然也包括我。乱世读杜甫,盛世读王维。至于过于天才的李白,他的节奏,我们跟不上。

王维出生于世家大族。唐朝还是很讲求门第的,出身很重要。王维出身于太原望族王氏一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个山东不是现在的山东,而是崤山以东。也可以说是华山以东。在我看来,重阳节,登山,插茱萸,一般的家庭可能偶尔为之,世家大族才会做成一个仪式。大家族需要这样的仪式,增加的是家族的凝聚力。

王维于武则天时期出生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王维离家赴京城,希望得到达官贵人的举荐。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教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之用。
天宝三载(744)后王维买下宋之问位于辋川山谷(今陕西蓝田西南10余公里处)的辋川山庄,并在其基础上营建园林别墅,作为他母亲奉佛修行的隐居之地。王维隐居辋川别业期间,创作了许多山水田园诗。
天宝九载(750年),春,母亲去世守丧,离朝屏居辋川。天宝十一载(752),三月初,守丧期满除服,官拜吏部郎中。当年吏部改为文部,为文部郎中。
天宝十五载(756年),仍任给事中。六月,安禄山叛军陷潼关,随之攻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被俘。
至德二载(757年),九、十月,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王维与其他陷贼之官,均被收系狱中,随后押到长安。这些人按律当死,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叛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
上元二年(761年),仍官尚书右丞。春,上《责躬荐弟表》,请求削去自己全部官职,放归田园,使其弟王缙得以还京师。五月,进上谢恩状。七月卒。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我查了一下,从西安省政府到辋川别墅,步行要14小时。57公里。


骑行需要5.5小时。


王维有一段时间,就是一边工作,一边在辋川别墅生活。他这一来一回,在路上的时间至少要两天。他肯定不是步行,会坐马车。骑马飞奔,不大像王维的作风。

王维四十几岁开始,开始在辋川别墅开始有山居之经历。这首《山中》,是王维在山中步行之所见闻,应该不是在辋川别墅的经历,而是在长安城附近山上的一次游览。

王维为官,工作应该清闲,事功上应该不怎么样。不像个实干家,王维是那种艺术家的特质,也是不大适合在官场的。但是呢,古人的工作选择不多,读书就是要做公务员的。

盛世大唐,可能也养了不少像王维这样的闲官,大唐也养得起。这我们这个时代,也是有作协,书协什么的,其中的一些主要人员,也算编制啊。我们这样看王维,可能更全面吧。

王维的诗歌属于纯文学方向,我们看王维的诗歌,可能要淡化时代,以及他个人的经历,这个前言,写了这么一大堆,也全是闲笔,为以后的王维系列的诗歌解读做铺垫的,不想每次都写王维的背景。我也想沉浸在王维的诗歌一阵子,聚焦在王维这里,感受诗之为诗的意蕴。

正文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

白石,水中凸出来的石头,常年经过水的冲刷,很光滑。

白石,有诗经的传统。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悠扬河水,不冲走凿凿白石。白衣红领,跟随你来到曲沃,见到君子,为什么闷闷不乐?扬之水,白石皓皓”,“扬之水,白石粼粼”。

白石,象征着那种坚贞,坚定。

水是动态的,一直在流动,石头是静态的,坚定不移。这是一个很美好的象征,象征着那些不随时间而变化的东西。

天寒红叶稀,深秋,乃至于初冬时节。天地间有些寒凉,书上的红叶也快要落尽了。有一种清朗,疏旷之意。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没有下雨,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衣服被露水打湿。无雨,而又湿人衣服。无中生有,空中生有,这就是缘法。王维的诗,很平淡,平常而空灵。我们读了他的诗,也想在山里走一走,什么也不想。湿人衣”也好,“有雨”也罢,走一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物来顺应。

小结

一天一篇诗歌的节奏是太快了,而我自己也来不及细细品味。诗歌选取的范围,《诗经》、《楚辞》,魏晋诗歌(陶渊明,曹操),唐宋诗,宋词,元曲等。陶曹李杜王孟苏辛等是主角。

钢筋水泥,诗意栖居
以诗意打破现实的局限
让生命逍遥无待,生活敞亮,社会清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