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后的杭州艺术书展,惊喜又感动!

 旧故麻袋 2022-05-17 发布于浙江

永远年轻,

永远热泪盈眶。

文丨旧故麻袋

杭州首届艺术书展终于在五月如期举行,“终于”两字足以代表它之前是多么遥遥无期,因为疫情。


无意中发现这场展会,是在杭州疫情未呈现爆发趋势前,开开心心的买票,开开心心的等待,没想到等来的会是疫情,终究还是逃不过。
 
良渚是今年上半年杭州疫情的“重灾区”,前后两次封控,而这两段封控期恰巧又是书展原本的举办时间和延期时间。
 
第一次延期从3月中旬延到了4月下旬,信心满满的以为4月一定能见到,结果杭州疫情情况不明朗,4月杭州新冠突增多例,全城惶恐,于是书展从4月下旬又延期到了五月中旬。


“五一”后的每一天,都过得心惊胆战,害怕又生出什么意外情况,那延期就不知是猴年马月了,下定决心如果五月还是延期,那就只能直接退票了。
 
好在疫情阴霾很快就过去了,五月的杭州很快恢复了生机,因疫情错失的春景和书展都在五月如约而至。
 
记忆中,2019年的我,每周末都无比忙碌,不是去参加各种各样有趣的展会,就是去电影院耗上一天,把还不错的新电影都啃个干净。但2019年后,无论是电影还是展会,基本都停滞了,特别是线下展会,几乎绝迹,更别提什么音乐会、音乐节和演唱会了。


杭州艺术书展是我疫情后参加的第一个线下展会。线下展会的仪式感,是线上展会不能比的,从抵达场地到换票进场,你直观感受到的是人: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人山人海……社恐的我曾不喜长时间处于陌生人多的环境里,而如今看到这幅景象竟然有些泪目。
 
书展的举办地设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早有耳闻网红打卡地“晓松书屋”就在此处,心心念念,这回终于有时间赶过来看一看了,虽然目的地并不是来书屋打卡,不过至少踩了点,也算如愿。
 
书展规模不大,比起之前上海的ABC书展,这次杭州艺术书展的规模只能算得上是中型,但架不住他小而美,目及之处均是有趣的内容、精美的书籍、优质的画作、灵巧的手艺,游览其中,感觉周遭都充盈着艺术与文化,处于这样的空间里,不免让人心悦。


除了书籍和艺术品,创造出这些的人自然是最可爱的,虽然摆着摊,也挂着价格,但他们不是只为牟利的小贩,而是传递艺术的传教士。他们会因为你的驻足给你介绍他设计的初衷和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艰辛与磨难,甚至还会跟你聊聊其中的心得,有的聊着聊着完全就顾不上自己还在摆着摊,跟你聊起了音乐、电影和更多有趣的事情。

我偶有见解,多在倾听,倾听不一样的思维、倾听不一样的灵魂、倾听不一样的感知,原来世界和疫情前也没多大差别,该自由的人,灵魂依旧是自由的。


除了原创作品,书展中还有不少中古书籍和中古物件收集爱好者,他们将自己收集的中古物品视若珍宝,会跟你详细讲解它们的来历以及它们的历史,在他们眼里,这些物件虽然古旧,但它们的价值因为历史积淀变得更为深邃,这些不是用简单的金钱可以衡量的,所以这些摊主等待的不是一个买家,而是一个愿意去了解、收藏,并且爱护它们的人。
 
还有一类品牌主理人,他们或许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无法抵达现场,所以用直播连线的形式来参展,镜头这边的观众看着镜头那边的设计师,相视而笑,这大概也是疫情后特殊形式的会面吧。


绕过几圈人流,入手了几张心动的画作,老陈入手了一本原创画报,收获颇丰,最后的环节是给优秀的作品投票,还有领取这次活动的礼品——花籽,种花、种草、种春风,大概也是这次书展主办方的愿景吧,疫情当下,相聚不易。
 
简单的展会,却是疫情时期最接近浪漫的体验,喜欢展厅转弯处的一句话:全世界的艺术和书,保持自由!保持不熟!保持独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