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师大MAP考研《心理学与生活》背诵干货考点来了!

 北师大MAP考研 2022-05-17 发布于河南
说明

《心理学与生活》中2021年考研所占比重为选择题20题,共计40分,简答题2道题,共计30分,论述题1道题,共计35分。本文梳理一下《心理学与生活》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希望22年考研学弟学妹可以借鉴一下,梳理之后章节的知识点。

主要内容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的目标


心理学流派的介绍


第一节 生活中的心理学

1.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容易考察选择题】

2.心理学的目标?

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连续2年考察了选择题】

3. 各流派的介绍?【结合和普通心理学】


背诵技巧

流派主要是按照以下几点进行记忆

  1. 代表人物

  2. 基本观点

  3. 研究方法

  4. 评价

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基本观点:

(1)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2)人的经验可以分为感觉、表象与情感,分别是知觉、观念和情绪的元素

3.研究方法:内省法,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如读一段文字,从感觉、表象和情感描述自己此时此刻的意识

4.评价

(1)贡献: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思辨的羁绊,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成为了独立的学科

(2)缺陷:

①简化论,所有的体验简化为简单的感觉

②元素论,把元素和成分连接起来,而非直接研究或整体的行为

③心灵主义,只研究有意识的口头报告,忽视不能内省的个体

二、格式塔

1.代表人物:维特海默、考夫卡、柯勒

2.基本观点:

(1)心理学研究意识应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如分析个别音符不能了解整段乐曲

(3)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如符合刺激图形中大 L 优先于小 H

(4)部分依赖于整体,如是 B 还是 13

3.研究方法:实验法

4.评价:对知觉,学习和思维等研究成果至今还有积极意义

三、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斯、安吉尔、杜威

2.基本观点:

(1)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在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功能

(2)意识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是意识流,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

3.研究方法:不限于内省法,也采用观察法,测验法和调查问卷

4.评价: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推动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如教育。

四、心理动力学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本能论

(2)决定行为的因素:遗传,早期经历

(3)研究焦点:无意识驱力,冲突

(4)研究主题:

①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重视异常行为。

②人类内心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③人的行为都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

④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紧张度。

3.研究方法:催眠、释梦、自由联想。

4.评价

(1)贡献: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2)缺陷:过分强调无意识,与意识对立起来,早期具有泛性论的特点。

五、行为主义

1.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对刺激可反应可改变

(2)决定行为的因素:环境,刺激条件

(3)研究焦点:特定的外显反应

(4)研究主题:

①行为及其刺激的原因和结果,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的行为。

②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③反对用内省法,主张用实验的方法。

④反对遗传决定论,主张环境决定论。

3.研究方法:实验法

4.评价

(1)贡献: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对心理学沿着科学的道路走下去有积极意义。

(2)缺陷:否定意识研究的重要性,不利于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六、人本主义

1.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能动的,潜力无限的

(2)决定行为的因素:潜在的自我管理

(3)研究焦点:人的体验和潜能

(4)研究主题:

①人性本善,主要研究人格,人的自由意志,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人是单独存在的,应该对人进行单独的测量,不要合并在不同范围。

③进一步提出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团体的积极因素,促进个体发展。

3.研究方法:现象学、实证研究

4.评价:

(1)贡献: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有启发作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很大作用

(2)缺陷:理论难以得到验证,概念缺乏明确的定义

七、认知主义

1.代表人物:奈塞尔、皮亚杰、西蒙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创造性能动,刺激反应性

(2)决定行为的因素:刺激条件,心理过程

(3)研究焦点:心理过程,语言

(4)研究主题:

①通过行为显示推断心理过程。

②行为部分地由过去的经历决定,但是也受个体对这个世界应该如何的思考和想象的内部世界的影响。

③认为个体的主观世界比行为发生的客观世界更重要。

3.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法。

4.评价: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认识功能的脑机制。

八、进化学

1.代表人物:达尔文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适应性的,以解决更新进时期的问题

(2)决定行为的因素:为生存而适应环境

(3)研究焦点:进化的心理适应性

(4)研究主题:

①按照进化出的适应性功能发展出心理机制。

②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有机体, 倾向于比那些适应性较差的有机体更能成功地产生后代,并遗传它们的基因。

3.研究方法

4.评价:无法用实验证明,创造性的提供能支持他们的理论的证据

九、文化观点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可被文化改变

(2)决定行为的因素:文化规范

(3)研究焦点:行为和态度的跨文化模式

(4)研究主题:

①人类体验的普遍方面和文化特殊性的方面

②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

③他们想确定研究者发展出的理论是适用于所有人, 还是只适用于一个较小的特定人群。

3.研究方法

4.评价:对忽视文化差异性和丰富性的理论提出了重要的挑战

十、生物学

1.代表人物:

2.基本观点:

(1)对人性的看法:被动的,机械的

(2)决定行为的因素:遗传,生物化学过程

(3)研究焦点:脑与神经系统过程

(4)研究主题:

①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生物化学基础

②心理现象与社会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理解

③行为神经科学试图理解隐藏在行为背后的脑的加工过程

3.研究方法:脑成像法、局部切除法

4.评价:对高级心理过程的脑机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真题考点回顾



● 《心理学与生活》考点一:心理学的目标
● 《心理学与生活》考点二:视网膜
● 《心理学与生活》考点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心理学与生活》考点四:工作记忆
● 《心理学与生活》考点五:归因理论
● 《心理学与生活》考点六:爱情理论
● 《心理学与生活》考点七:喜欢/人际关系
● 《统计心理学》考点一:集中量数
● 《统计心理学》考点二:区间估计
● 《测量心理学》考点一:量表类型
● 《测量心理学》考点二:误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