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同没关系,这是写给自己的🥷🏿 电池车提高动力的方案更简单,同时想要拥有(相对)足够的续航,就要搭载大体积、高重量的电池组,这就使得如今许多电池车都在往大型化,甚至巨大化发展。 转不过去急弯?停不进去车位?你冬天跑不了300公里的城市SUV比陆巡还大两圈当然进不去了😴… 熟悉我的人会知道我虽然不矮,但汽车方面一直酷爱的就是“小”🤔!小巧的尺寸意味着更可爱、在拥挤如北京的城市更方便。 “真的猛士,都喜欢粉红毛兔兔” ——鲁迅 我曾设想过,什么样的电池车🔋会让我欣然接受呢?既然相较于混动车,在实用性上万难有什么建树,那我觉得它一定要够cult,让我觉得实用性甚至可以稍微让一让🥳。 比如……宝马蛋! ![]()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宝马Isetta外观一点都不德国——这套设计来自意大利ISO,宝马出钱买的。 百废待兴时期万般无奈的奇葩设计,到如今却成了旷世经典——考虑到ISO还产电冰箱,好像也挺符合逻辑😅…… ![]() 初创公司Microlino就创造了这么一个“赛博Isetta”,造型高度致敬,连车门都维持了那个奇葩模式。 ![]() ![]() 下面这辆银色的是后期的量产型,转向柱从充满了意大利式脑洞的车门移动式,换成了更传统的固定式,整体结构也从原来简单的钢管车升级为承载式车体。 在欧洲这小家伙是以“四轮摩托车”名义上牌的,17马力、极速90kph、最大续航230公里,破百仅需5秒……当然了是“百里”,0-50公里/时😅。 长得太形神兼备太Q了,以至于这么羸弱的性能我觉得也不是不能接受🥳…… ![]() ![]() 除了Isetta,我想到的还有……菲亚特500和126。 ![]() ![]() 他俩其实是前后代关系,以至于许多基本零件是共用的。 在欧洲,它们是经典的小精灵,而身为晚辈的126对我们还有着独特的情怀加成:它曾经在华约国家波兰生产(Polski Fiat,所以名字也变成了126P),并成为我国最早的平民私家车,就是当年的菲亚特“大头鞋”🥾。 ![]() 现代技术已经可以让平头的老丰田海狮撞出ANCAP四星,在外观大差不差的前提下,赋予这些亚平宁小糍粑安全性应该也并非难事。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