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痰入手和大家聊聊高血压——头晕的事。 宋代大医王贶曾在《全生指迷方》中提到“痰眩”的事: ![]() “若头眩,发则欲吐,心下温温,胸中如满,由胸上停痰,胃气不流,盘郁不散,气上腾入脑,脑满则眩,关脉沉弦,或谓之痰眩” 头晕、想吐,胸胀满,这些毛病可让不少高血压的朋友苦不堪言,这痰真就有这么大的劲?中医该怎么调治?几分钟你就明白了。 之前就有这么一位38岁的患者,什么问题?眩晕+下肢浮肿一年多了,检查单上一堆箭头,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还有痛风病,这高老庄四兄弟算是在他身上聚齐了! ![]() 天麻 身上一堆问题,但是他用药也不规律,只要早上一起来就晕,同时胸闷还恶心,有时候还会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的感觉,平时要是累着了,还会加重。 天天起床就像坐过山车,睡觉跟奔赴刑场一样,这换谁也撑不下去。 他的舌体胖大,舌苔黄、厚腻,舌下迂曲,脉沉弦滑数,还顶着个大肚子,一问得知之前生活不规律,因生活所迫,总是应酬到凌晨。现在折腾的是看到好吃的也吃不下去,晚上睡不好,大便黏腻,小便有泡沫,血压168/110,空腹血糖10.4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65。 中医诊为:眩晕、消渴,证属痰瘀互结热毒证。宜以利湿化痰、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之法调治。 取:半夏、白术、天麻、川芎、牡丹皮、水蛭、羌活、豨签草、汉防己、瓜蒌、苍术、玄参、黄连、栀子。并嘱低盐、低脂饮食,每天快走。 ![]() 一周之后,他就说自己头晕的毛病消失的差不多了,下肢浮肿的情况明显减轻,偶尔还有胸闷、心悸的情况,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滑,血压137/90,自测空腹血糖7-8mmol/L,加用冰片,巩固调治。 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眩》曾言: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无痰不做眩,痰因火动。 可见这眩晕除了痰,还跟气和火有关,这气和火哪来的呢? ![]() 脾胃在我们身体的中焦,这个患者之前应酬多,损伤到了脾胃,我们天天说脾胃运化就跟个城市的水利循环系统一样,排污水,运送清水,都跟它有关系,出了问题,清浊不分,这不就完蛋了。 水湿、痰浊、血瘀就应运而生,扒拉在管道上,这管道就这么粗,慢慢变得狭窄,堵塞。痰瘀互结了,养分上不去,这头窍失去了滋养,人就晕! 痰瘀都是啥?对于身体来说都是阴邪,待久了互宅互生,还会生出“热邪”,这些家伙合则伤正,这人的整体情况就会越来越差,运化能力下降,代谢就出毛病,四高都出来了。 ![]() 现在内环境是又堵又热,热了会灼伤津液,堵了血流的不通畅,运化代谢失常,人就口渴,血糖高,中医消渴名就是这么来的。 浮肿更不用说了,一身循环都出乱子了,这水湿停滞不行,没人管,泛滥肌肤! 他的脉象象沉弦滑,肥人脂厚,脉管深沉,所以脉多沉。《诊家直诀》曰:“是故凝痰血瘀,无论脉势强弱,按之必有劲线,或如珠粒。” 痰瘀互结产生热毒,火热之邪波及血分,血行加速,所以脉亦滑但必兼数。 ![]() 方中半夏、白术加一块,燥湿化痰、健脾祛湿,天麻平肝熄风,用来管管头晕的毛病,为君。 川芎、牡丹皮、水蛭三味合用,行气、活血、化瘀。他的情况不是一天两天了,水蛭身为虫类药物,活血力量强,血瘀较重就用它来破,现代药理研究也有明显的抗血栓的作用,为臣。 苍术、玄参,一个润,一个燥,建中宫,止漏浊!调整中焦,加强体内脏器的联系运转,给调治血糖、血脂打下基础。 ![]() 羌活,豨签草祛风胜湿,清热解毒,瓜蒌理气宽胸开郁,引痰浊下行。汉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药理研究汉防己也有降压成分汉防己甲素,共为佐。 黄连、栀子、牡丹皮,共奏清热解毒的作用,冰片芳香开窍、止痛化瘀,能够缓解胸闷、胸痛的不适。 很多朋友可能情况没有他这么严重,就放松警惕了,西药不吃,中药也不吃,生活也不控制,就任由身体变成个烂摊子,最后想起来治了,就变得非常棘手,谁都为难。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既然想要生活过得好,也要试着去均衡工作和生活,这样双路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注意:本文配伍仅供参考,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调治主张一人一方,没有通用的量,请勿盲目使用。 |
|
来自: 朱永林548cr9af >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