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新能源

 heii2 2022-05-17 发布于澳大利亚
/辰哥

老股民应该都知道,股票短期很大程度取决于市场预期,而其长期走势主要取决于企业实打实的业绩。

企业能赚多少钱,用术语包装一下就是净利润,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那么要研究企业净利润的情况,就需要看看营收和成本如何。

营收,主要看空间,看需求量,看行业发展周期。

成本,主要看技术更新,看是否有更高效生产经营方式能降低成本。

在之前的文章给大家分析过新能源真正爆发的元年是2020年,这一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井喷式的增长,这一年光伏彻底实现平价发电,经过漫长的补贴时光,它们终于开始正式走向市场化。

需求暴涨,导致整个行业景气度极速提升。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它自身的景气度或者说逻辑的改善主要来自于新技术的突破与放量。

比如说比亚迪原有的磷酸铁锂电池不如三元锂电池,但是它2020年4月份,通过技术变革,让其刀片电池的续航一下子提升了不少。

刀片电池跟三元电池的差距缩小不少装机量大幅提升,再加上人家敢于创新一体化经营,疫情什么的外部影响对它而言相对较小,这也成就了它的股票涨时能涨还比较抗跌的根源。

同样像是迈为股份HJT电池龙头的逻辑也不断通过下游各种订单认可与业绩放量得以体现。

国家制定的双碳目标,竟然说了就一定会做到,这个产业才刚刚走上正轨长期行业空间极大。

但是为什么这种成长股今年走势却不太好呢?

主要是原因就是在行业快速扩张阶段出现了产业链内部利润分配不均问题,这是由于某一环节供需失衡导致的。

比如说去年就一路飙涨的硅料价格在今年到了现在依然没有降下来,甚至还出现了短期16连涨的情况。

硅料涨了后,硅片环节也普遍在酝酿涨价,原材料成本最终还是要一层层传导。

电池片与组件的利润再度被压缩,最新数据地面电站单晶210双面1.95元/W;分布式电站单晶210单面1.93元/W,估计我们很快就会看到组件涨破2元的时刻。

国内集中式市场因为组件价格过高,博弈氛围加剧装机进度趋缓,但5月份组件龙头排产环比4月继续增长5~10%,主要是国内分布式光伏和海外光伏需求爆发式增长,这两个方向对光伏组件价格没有那么敏感,可以让价格短期顺利传递下去。

原材料涨这么多,像是通威股份这样的企业自然乐开了花,通威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董事长刘汉元借钱给员工加一倍杠杆买自己家股票持有三年,三年后本金还给董事长,赚的钱交给员工分。

虽然在18年他也这么玩过一次差点给弄爆仓了,也充分说明了董事长对于公司赚钱速度的信心。

新能源车也是这样,上游锂矿出现了史诗级涨价,连宁德时代也扛不住这种成本极速上涨,一季报直接暴雷,再加上疫情对企业生产和人们需求都造成不小影响。

上游原材料定价权太强,导致整个产业链层层承压,最终出现股价反噬。

这种由于供需失衡引发的产业链问题一定会对行业造成短期扰动,不过从大维度来看,这种问题迟早都会趋于平衡,企业都是逐利的,能够赚十倍的时候带来的必定是大幅扩张,整个行业还是月线持续向上的态势。

唯一的问题就是你的心态是否能够与你的认知相匹配。

能匹配的就会非常坦然,匹配不了的就会在个股涨跌波动下饱受无尽煎熬。

当你能够看懂一个行业景气度与各产业链关系的时候,赚钱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