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条辨——上焦篇 (卷一 补五)

 玄冰生孙洁 2022-05-17 发布于浙江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上焦篇

补秋燥胜气论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卷一 补五】燥淫传入中焦,脉短而涩,无表证,无下证,胸痛,腹胁胀痛,或呕,或泄,苦温甘辛以和之。

燥虽传入中焦,既无表里证,不得误汗、误下,但以苦温、甘辛和之足矣。脉短而涩者,长为木,短为金,滑为润,涩为燥也。胸痛者,肝脉络胸也。腹痛者,金气克木,木病克土也。胁痛者,肝木之本位也。呕者,亦金克木病也。泄者,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也。或者,不定之辞。有痛而兼呕与泄者,有不呕而但泄者,有不泄而但呕者,有不兼呕与泄而但痛者。病情有定,病势无定,故但出法而不立方,学者随证化裁可也。药用苦温甘辛者,经谓燥淫所胜,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盖苦温从火化以克金,甘辛从阳化以胜阴也。以苦下之者,金性坚刚,介然成块,病深坚结,非下不可。下文即言下之证。

本条专述燥淫传入中焦诸证及治法。

脉短而涩,是燥金的特点。《濒湖脉学》四言举要曰:“肺脉之浮,浮涩而短 ”。本条自辨中也解释得很充分。但症见“胸痛,腹胁胀痛”,则是以肝为中焦了。所以自辨曰:“胸痛者,肝脉络胸也。腹痛者,金气克木,木病克土也。胁痛者,肝木之本位也。呕者,亦金克木病也。”所有病机解释,都是从肝入手来说的。

为什么燥淫易伤肝胆呢?疾病按五行传变,相克传为顺传,也就是说传到所克之脏是最常见的传变方式。燥为金,金克木,所以燥淫易伤肝胆。燥为阳明标气,而阳明胃土又与脾土互为表里,升降相因,纳运相济,加之肝病多伤脾胃,所以燥入中焦,也会出现脾病,表现为“泄”。若是伤阳明胃土,胃气不和而逆,则见“呕”。故而或呕,或泄,皆是中焦之病。

燥淫所胜,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所以“燥淫传入中焦”,也应该用“苦温甘辛”以和之。本书未出方,是因为吴鞠通认为此证“病情有定,病势无定”,所以只立法,不出方。但可以想见苦温无非苍术、厚朴之类。甘者或甘寒治胃,则如沙参、麦冬;或甘温治脾,则如参、术、芪等。辛者润之,则可以干姜、菖蒲等药润其内,苏叶、生姜之类润其外。总之“随证化载”即可。

至于“以苦下之”,后条有专论,即不多言。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温病条辨》条文:

温病条辨——上焦篇 (卷一 补四)

温病条辨——上焦篇 (卷一 补三)

温病条辨——上焦篇 (卷一 补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