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篇家庭常备中成药攻略与应急应用指南

 臻医堂 2022-05-17 发布于山东

疫情的原因,很多药物是禁买禁卖,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笔者不想吐槽了。因为再吐把肺就吐出来了,肺腑之言在当下这个社会没有什么用,更别说上位与下位不可调和的乌纱帽扭曲定律内了。

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咱自己改变自己,以万变应不变。自己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总比病倒床前乱抓瞎强。

今天聊聊家中必要储备小儿中成药的应用。

1.小儿风寒感冒颗粒

主要成分: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等

主治:风寒感冒、流感

诊断要点:恶寒重(怕风怕冷重)、流清涕,咳吐白痰或清稀痰,发热、头痛、咳嗽

用药注意:符合以上前四点即可应用,如果还伴有口臭,大便费劲两日以上一次,上药加王氏保赤丸或保和丸。流黄色鼻涕甚至黄绿涕,咳吐黄痰,切不可应用,或发热重不恶寒不可用。

2.小儿感冒宁颗粒

主要成分:薄荷、荆芥穗、苦杏仁、牛蒡子、黄芩、桔梗、前胡、白芷、炒栀子、焦山楂、焦麦芽、芦根、金银花、连翘等。

主治:风热感冒,流感

诊断要点:发热重体温高,恶寒轻,鼻塞流黄涕,咳吐黄痰,咽喉肿痛,头痛。

用药注意:符合以上前四点即可用药。药物中添加了消食导滞的药物,这是考虑到外感停食问题,故符合以上前四点并且伴有大便费劲,多日一行的应用此药更好。

3.桂枝颗粒、桂枝合剂

主要成分: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

主治: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荨麻疹

诊断要点:1发热头痛2出汗恶风恶寒3鼻塞流清涕4恶心干呕

用药注意:这两款中成药是伤寒论桂枝汤的原方,用于平素体质虚弱、汗出较多、反复感冒的孩子最为贴切。符合以上要点前三条即可应用此药,如果体质平素较弱且汗出比较多可加玉屏风颗粒。第一日服药后发微汗,绝对不可大汗淋漓。忌生冷,辣椒,茶水,油腻,油炸食品。

如果发热不出汗鼻流黄涕则不能应用。

4.小青龙颗粒

主要成分: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主治:感冒、流感、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

诊断要点:1恶寒发热无汗2咳喘、咳痰清稀痰或白色泡沫痰3鼻流清稀水样涕、流涕频繁不止4头身疼痛5舌苔白滑有水

用药注意:符合以上前三点即可应用此药。此药的重点在于鼻流清稀水样涕频繁不止。忌生冷、辣椒、茶水、油腻油炸物、牛奶、饮料。

5.小柴胡颗粒

主要成分: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

主治:感冒、流感、胃炎、胃溃疡、中耳炎、鼻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肝炎、产后发热、厌食症、放化疗后反应等。

诊断要点:1忽冷忽热(往来寒热)2头晕呕吐3食欲低下4口苦咽干5胸胁苦满

用药注意:符合以上四点即可应用。小儿外感,时发热时怕冷且呕吐不爱吃饭者应用比较贴切。忌辣椒、茶水、油腻油炸、牛奶饮料。

6.藿香正气颗粒

主要成分: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炒白术、陈皮、姜半夏、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生姜。

主治: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

诊断要点:呕吐腹泻,头痛身沉、恶寒发热、脘腹胀痛。

用药注意:凡见小儿呕吐腹痛发热或呕吐腹泻发热或腹泻发热即可应用此药。尤其夏季出现以上情况应用最佳。为什么不推荐藿香正气水?正气水有含有乙醇的不适合小儿,另外正气水难以下咽如果呕吐者往往服后即吐不能得药,此药本来就是药粉散剂冲服,故推荐颗粒剂。

7.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主要成分: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

主治:食积感冒

诊断要点:发热咳嗽,咽红肿痛,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纳呆口渴溲黄鼻塞流涕

用药注意:符合以上前四点即可用药。此药主要针对小儿饮食不当造成食积,感受外邪后发热。忌辣椒、茶水、油腻油炸、牛奶饮料。

8.小儿咳喘灵颗粒

主要成分:麻黄、石膏、苦杏仁、瓜蒌、板蓝根、金银花、甘草。

主治:感冒咳嗽、咳喘、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肺热咳嗽、肺炎

诊断要点:咳嗽较重咳吐黄痰,鼻流黄涕,发热口渴。

用药注意:只要见到小儿咳嗽较重,黄痰黄涕即可应用此药。

9.王氏保赤丸

主要成分:黄连、大黄

主治:食积引起的发热或咳嗽咳喘惊厥便结便溏等

诊断要点:口中酸腐味或口臭,大便两日及两日以上一次,大便不畅费劲,大便溏稀酸腐或臭。

用药注意:符合以上口中酸腐或臭,大便结多日一行或大便溏稀酸腐臭即可用药。

以上药物家中尽量常备,小儿常夜半发病,这样能做到有备无患。

本文摄影作者:萧野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