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方梅 2022-05-18 发布于山东

文 | 林毅

仲春时节,南山的文友约我去他们村赏桃花,与文友多日不见,早就想登门拜访,随一口答应。

而今,自济南市区去南山的路越修越宽,原先感觉一上午的路程,现在半个小时就到。文友相见,几句寒暄过后,我们就急匆匆来到村后。顿觉云白山青,空气中都有一股清爽的味道。

文友指着对面一座山说,当地人称学文山。原来这儿有一所乡村中学,乡人希望孩子们在此好好念书,学习文化,将来有个好的前程,就起了此名。现在学校与他处合并,村民就将此山全部栽上了桃树,成为名副其实的桃花山。  

随着文友手指的方向,但见树树桃枝相连,一眼望去,如同流淌着满溪的胭脂。低头,眼角仿佛姑娘的粉色风衣飘过;抬头,望见一匹煌煌锦缎耀眼。极目远望时,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

此时,满山满坡的桃花,开得正烈。轻风徐来,时急时缓的芬芳,迎面扑过来,瞬间占据了身前身后,空气中,便只剩下清冽香甜的芬芳。

我们顺着桃农留出的小路,慢慢前行,偶尔也会在桃园的一角,小心拍个照,不敢贸然进入桃园。我是农家子弟,深知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深知那刚刚开放的桃花,就是果农一年的希望。万一不小心碰落了一朵,说不准就是秋天的一个桃子。

桃园里熟悉的泥土气息,瞬间激活我成片的乡土记忆。岳父家也有个桃园,至今已精心经营了三十多个年头。说起来,岳父算是第一代桃农,是村里较早种桃户。岳父把果园当成了事业,这些年的坚守,就像培育孩子一样,精心伺候着。一年中来来回回不知道要在桃园中穿行多少遍。以至于对每棵树的品性、产量都熟稔于心,其中辛劳,也绝非外人能够体会。但岳父从不说累,经常笑吟吟地对岳母说:“今年桃子结得不少,是个丰收年啊!”话语中透出憧憬的喜悦。

岳父把桃园的土地都整得平平的,不留一丝杂草,施肥,松土,每个步骤都用心细致。每年春夏之交,如果延上旱情,对桃树、桃农是个极大的考验,需要浇三四次水。

一颗桃子的成长,并不简单。桃树要在冬天剪枝,桃农要根据经验判断哪些是第二年不会开花的虚枝,将其剪掉。从春到秋,从开花到结果,期间要经过疏花、打药、疏果、浇水、摘果、挑选分级等多道工序,每一颗桃子都要过手多遍,每一颗甘甜的桃子的背后,都是辛勤细致的付出。

文友见我对桃园全神贯注,对我说:“这些年村子沾了桃子的光,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名声在外,连上海、南京的商贩都有来收购的。到了成熟季节,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批发市场。老人的养老费、孩子的学费、城里买房的首付,都来自桃园,桃树成为摇钱树、发财树。因为这片桃园,镇上专门在村里设了一处“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的网点,方便桃农交易。这里还能为老百姓办理定期活期存款、自助转账汇款、小额兑付、查询业务、补登存折、口头挂失,还能办理代收暖气费、物业费、话费等。老百姓日子好了,钱多了,金融意识也有了,网点还帮村民理财呢。”

文友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近几年,村里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搞起了桃花节,办起乡村游,建起农家乐,引来众多游客。每逢桃花盛开,村里比过年还要热闹。薄瘠而深情的土地,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丰厚馈赠。”

我在心中默想,其实,每一株桃花都是桃农的笑脸。秋天收获桃子的时候,也是岳父母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一年的忙碌和辛劳,将变成全家最大头的收入。

如今,家里的桃园随着岳父的离去,交给二弟打理。在返城的路上,我要通了老家的电话,电话那头,二弟说:“济南的节气比老家早,开花正常,村里的才刚冒出花骨朵呢。”听到二弟这样说,以前回家,难得赶上花期,老树新花,下个周末我有了回家的念头。   (配图选自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林毅,山东省作协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者,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订阅用户12.3万。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