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医道 与谈人:李辉教授、程雪音 文字整理:tessel 中国的文化传统首先是唯物主义、实用主义的传统,所以中国文化中所有的道,一定是格物致知出来的,一定是从自然观察中,从长期的经验总结中提升出来的。比如,《黄帝内经》里面把人体的器官丈量得清清楚楚,小肠几寸几分、回肠几寸几分,这些都是实践经验,都是从解剖、病理、医疗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然后才归纳为阴阳、三才、五行……而不是先有哲学观念再有实践。所以,学习中华文化,一定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绝对要反对唯心主义的观点。 道首先是阴阳平衡。《茶道经》总结了茶的道,跟中医的道一样,茶也分阴阳。中国茶的分类在古代是没有的,真正把茶分成六大类的是陈椽先生,复旦大学茶学系的四大宗师之一。根据陈椽先生的研究,茶叶分类的关键在于茶叶加工的两个步骤:一是改变茶里面的成分,即化学成分从一类变成另外一大类的化学反应过程。二是生物灭活的过程。 绿茶先长绿以后杀青。青茶,大部分是乌龙茶,先摇青后杀青。红茶先渥红,再过红锅,在很烫的锅上面过一遍,实际上也是杀青的过程。 白茶,先萎凋,让叶子死掉,然后晒在阳光下晒香晒白。黑茶是锅里炒一炒,然后捣黑。黄茶是先锅里炒一炒杀青,然后再揉破了以后塞在湿布包里面,扣在地上闷,甚至埋在地底下闷。 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厥阴风木、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太阳寒水,这是中医里六气的框架。与之相应,绿茶为太阳寒水,白茶为太阴湿土,它是凉性的,黄茶为少阴君火,是热性的,红茶为少阳相火,是温性的,青茶为阳明燥金,黑茶为厥阴风木。 具体的品种对应到六脉上,太阳绿茶对应太阳脉,天目山以北的绿茶猴魁、瓜片、碧螺春入小肠经,以南的绿茶如龙井、绿珠、乌牛早入膀胱经。 青茶入阳明脉。铁观音、东方美人入手阳明大肠经,能够清肠。水仙、肉桂、大红袍、单丛入的是足阳明胃经,能够养胃清阳。 红茶入少阳脉。小叶种红茶入三焦经,可以调节情绪;大叶种红茶入胆经,可以利胆。红茶没有市场讹传的养胃功效。 白茶呢,早采的嫩的白茶入手太阴肺经,润肺,晚采的老一点的白茶入足太阴脾经。所以在福建那边很多人都知道,哮喘、咳嗽喝白毫银针或者牡丹王,拿一粒冰糖放碗里面蒸,这一碗汤一喝下去,咳嗽就好了。老寿眉,走脾经,促进脾的运化,提高免疫力,因此免疫力下降了,感冒了,身体不舒服了,煮一壶老寿眉喝下去,很快就好了。 黑茶中,像六堡茶、普洱熟茶入手厥阴心包经,能安神助眠;金花黑茶、普洱生茶、老安茶入足厥阴肝经,能够疏肝去脂,肝脏是脂肪代谢的很关键的地方。 黄茶要注意,一定是要全发酵的黄茶才有效。小叶种的黄茶入手少阴心经,能够活血、降糖、养心,对心肌相关的疾病、血液的三高问题、特别是糖尿病有一定的调理功效。大叶种的黄茶入足少阴肾经,能够洗肾、通脑,对缺氧、耳鸣这些肾气不足的问题有帮助。 阴气是收敛的,所以阴茶越放越好,越收越浓。白茶、黑茶、黄茶,都是讲年份的。追求老白茶、老黄茶、老黑茶。 阳茶通常是发散的,绿茶储存时间短,放着放着也是越放越淡了。青茶、红茶都是这样子的。存放得不对,气跑得很快。存放得对,气跑的稍微慢一点,但还是在跑。阴收阳放,这就是阴阳的物理学性质。 阴茶用阳的方式来养,阳茶用阴的方式来封住,不让茶气跑掉,同时分别按天地人的规律进行对应。白茶是天之阴茶,一定要用天之阳来滋养。天之阳就是太阳光,所以白茶放在铁桶里面,把它封紧了放在窗口,放在阳光下晒,越晒越香,越晒越好。绿茶是天之阳茶,那么它的储存就是要防止太阳气跑掉,要用天之阴来密封,所以绿茶要冰冻。 黑茶和青茶呢?黑茶是人之阴茶,要用人的阳气来养,人的阳气呼出鼻子往上飘的,所以黑茶要放得高,一般是放在柜顶上的,放低了不多久就会有霉味,坏掉了。青茶是人之阴茶,就反过来往下放,最好是放在床底下,睡觉的时候人的阴气沉下去滋养它。你试同样一款青茶,分两罐密封好,一罐放在柜顶上、一罐放在床底下,过上两三个月,拿起来去比较一下,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的,里面成分检测一下也是不一样的。 阴阳的化学性质是什么?《黄帝内经》讲阴静阳燥,阴的东西,是静的、迟钝的,化学性质不活跃。阳的东西化学性质活跃。在冲泡的过程中就涉及到茶叶成分的化学性质问题,阴茶要煮,虽然泡一泡也有味道,但效果不那么明显,因为阴茶化学性质不活跃,不煮不闷,成分很难出来;阳茶化学性质太活跃了,一煮马上化学变化了。所以,绿茶、青茶、红茶只能泡不能煮。 绿茶是天之阳茶,用天之阴法冲泡,天之阴就是下雨。所以绿茶的冲泡要用铜壶滴水。白茶是天之阴茶,所以要天之阳法来泡,大太阳大夏天,又闷又热,所以要焖煮,放在电水壶里,拿个湿毛巾捂住它的喷气口,让它在里面又闷又热地煮,蒸汽不能跑掉。 青茶和黑茶是人之茶,所以也是青茶低、黑茶高,跟储存的原则是一样的。青茶用法压壶往下压滤效果最好。黑茶要往上蒸,放在蒸淋壶里面通过蒸淋萃取的方式把里面的配糖苷蒸淋下来,蒸出来的黑茶特别的香甜、滑润。 红茶、黄茶是地之茶。红茶用黑陶壶来泡,黑陶是最阴的土地气,效果最好。黄茶呢,用金属壶来焖煮,最好是用电水壶来煮效果最好,而且要有保温套,没有金属它煮出来味道就不行。相反黄茶最怕碰陶器,也不能用矿泉水。 喝茶的节律: 四季的节律是人体脏腑的生长周期。春生养肝,夏长养心,秋收养肺,冬藏养肾阳。让这些脏腑生长,就要浇灌它们的根,要通过互为表里的另一条对应经脉来养。所以,春天少阳之气升发,宜多喝胆经红茶来养肝;夏天要散发、生长,宜喝小肠经绿茶来养心;秋天收敛,宜喝大肠经青茶来养肺;冬季藏肾阳(下焦),宜喝心包经黑茶来养三焦。季节之交,换季气温多变,心血管系统容易出问题,要喝黄茶来养心清肾。那白茶呢,四季皆宜,因为它提高免疫力、润肺,什么时候都需要呀。 我们可以根据时辰来选品种,根据季节来决定用量。当然,这只是依照茶本身性质来定的框架,更重要的是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要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体察自身的症状需求,感知什么茶喝下去舒服,活学活用。
|
|
来自: chrysanthemum_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