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春当年参与创办了中书协,而他的书法在今天看来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一些学习书法的朋友都对此有所疑问。前几日听一位书法专业的研究生说,杨再春这个人他没听说过,但看了他的书法作品后,认为这是一位江湖书法家写的江湖作品。当时,在场的其他几个人也说出了同样的看法。 对于80年代前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杨再春的名字是如雷贯耳。因为不仅是他当年参与创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全国书画电视栏目里为普及书法教育和书法学习,做出了很大贡献。当时,许多学习书法的人,都是在电视里了解了书法的写法、墨法、章法及形式构成问题,因此,杨再春老师的粉丝很多。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书法事业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着,而杨再春老师的书法活动也一直没有停止过。许多人看到杨再春的书法后,不禁要问,这就是书法名家的作品吗?尤其是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根本不认为杨再春的书法作品就是具有时代性的。有的人认为,这样的作品就是一位初学者的水平,也有人认为,他老人家的书法根本就没有进步过,一直是原地踏步啊。 当代书法已经由原来的写字发展成为一门艺术,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书法艺术。何谓书法艺术?就是很注重作品的形式感、画面感,这是视觉上的一个感受,从内容来看,书法艺术是对写字中哲学性进行了无限放大。换句话说,原来,人们在写字时,也很讲究书法中矛盾关系的运用,例如,疏密、大小、浓淡等等,过去人们只是说一点,做一点,而如今是说一点,做很多。 就用笔、用墨来说,古人或以前的人在写字时,往往是只要有个比较就可以了,但当代人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做的胆子就更大了。他们在大尺幅的纸面上,大胆去做,利用大空间、大块面进行书写,让涨墨更为夸张和强烈,这是古人作品中不多见的。就情感来说,当代书法家喜爱玩草书,或者狂草,一会涨墨,一会枯笔,虚虚实实,隐隐约约,让作品更具画面感。 如果用现代书法作品的形式和杨再春先生的传统书法作品来比较的话,杨再春的书法作品中,则不具备上面所说的这些特点,而是更为保守、更为谨慎。但是,杨再春毕竟是搞书法多年的老师,他的作品虽然没有与时代接轨,却守着传统与创新的双轨上,也就是说,杨再春的书法,既有传统,又有新意。 如果非要给杨再春书法作品下个定义的话,可以这么说,他的书法水平仍然停留在写字的阶段上,跟书法艺术关系不大。然而,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否定他的书法艺术水平,在他以前的书法讲座中,他除了给人们讲解用笔等技法外,更加注重书法中的形式构成问题,就这一点来说,也是他的书法艺术性的创新观点,并且这种观点很早就有了,只是他没有放手去做而已。 有书法爱好者可能要问,既然杨再春的书法那么好,那么能不能学他的?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不可以学他的字,但某些方面可以学他的学习思想。为什么不能学他的字?正如那位研究生所说,杨再春的字看起来很花哨,但根本看不出来他是学哪位古人的?之所以说他是江湖书法,就是因为他的书法没有传承,没有出处。而他的书法思想倒是可以借鉴的,毕竟人家也写了那么多年了,是有经验的人。 杨再春的书法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你喜欢他的书法吗?欢迎大家留言发表看法,一起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