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人做到底,为什么不去医院看我老公:扶人被讹怒起诉,好人不该遭作践

 你的景和我的桥 2022-05-18 发布于广东

2018年9月2日,下班,

金华男子滕先生骑电动车,

赶着回家和妻子商谈婚宴,

这时,

忽听背后一声巨响,

47岁曹先生在身后摔倒。

滕先生动了恻隐之心

赶紧帮他和电动车扶了起来。

这一扶,差点惹下大祸。

交警抵达后,

原本连声说“谢谢”的曹先生,

开始指责滕先生超车撞了他。

双方各执一词,

交警无法判别,

便将两人电动车扣了,

先送人去医院。

但腾先生还是有底气的,

因为路口设置了交通监控,

他想,

查下监控,自然水落石出。

但没想到,

事情超乎他预料。

事发地因为修路,

监控摄像头停摆了。

9月4日,

滕先生到交警队提供材料,

曹先生妻子当即指责:

“没良心,

撞了人都没说一句关心的话,

也不去医院看望”,

“你这人太缺德”,

并强调曹先生肋骨断裂,

当场要求垫付1万元医药费。

在听到监控调不出来后,

对方更是百般辱骂,

态度极为嚣张,

而滕先生有口难辩有苦难言,

心一下子凉凉了,

办婚宴大事也被搁置一边。

好在苍天有眼,

9月6日,

交警王林沿街查找视频,

恰巧一家钢材店监控拍下一切。

双方在交警队观看视频,

事实确认无误,

滕先生一直在前,

曹先生随行在后,

属于自行摔倒,两车并未碰撞。

交警认定为单方事故,曹先生全责。

且让我们向这位王林警官致敬!

而做了好事的滕先生,

几天来吊着的心总算落地,

本想这事算解决了,

但没想到,

曹先生妻子一句道歉感谢话没有,

反而继续埋怨他:

“你好人做到底,

为什么不去医院看我老公?”

这一下,

彻底把滕先生激怒了,

这几天,他不但没能上班

还反复被传唤到交警队协助办案,

打车费误工费拖车费损失了2000多,

因这无妄之灾,担惊受怕,

吃不香、睡不好,

家人都受累着急,

新婚宴也因此搁浅。

滕先生十分不解,

做好人咋就这么难?

他越想越后怕,越想越生气,

假如不是警官负责任,

找到了监控,

肇事者身份恐怕早坐实了,

工作要被辞掉不说,

还得作出高额赔偿。

他将自己的困惑,

在网上发了个帖子,

说想要起诉对方,

因为“扶人的成本太高了,

而讹人的成本太低了。”

本只是发泄情绪,

没成想,

获得无数网友一边倒支持,

本来,

滕先生出不起4000元律师费,

有律师愿提供无偿援助。

在正义的声援浪潮下,

善良的滕先生作出决定:

现在,自己将要代表一类人,

去向另一类人讨回一个公道。”

9月13日,

滕先生向法院递交诉状,

9月14日,

金华市婺城区法院正式立案,

案名:“见义勇为损害纠纷”,

诉讼请求为:

要求被告刊登致歉声明,

赔偿精神损害金1元。

滕先生说:

起诉并非为了赔偿,

希望讨回一个公道,

让讹人者公开道歉,

不然讹人成本也太低了。

希望能震慑讹诈好人的人。”

这期间,

曹先生儿子算明白人,

得知事件真相后,

他一直和滕先生保持沟通,

希望对方能够包涵,

表示可以致歉赔偿,

不能让他做了好事还吃亏”,

这也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可能正是虑及这点,

加上曹先生还躺医院,

滕先生最终同意和解。

9月14日晚,

在当地法院见证下,

曹先生一家正式向滕先生道歉。

双方签字确认“握手言和”,

不再继续诉讼程序。

而登报道歉的5000元费用,

捐给金华市红十字会。

滕先生没拘泥形式,

又做了一件大好事,

真可谓善心仁骨、功德无量

有人说,

金华市应为此立碑,

那些恶意的“扶不得、碰不得”,

于此扭转成“骗不得、讹不得”,

这应成为“一个城市的深刻记忆”,

而景桥以为,

这更应成为:

一个国家的深刻记忆!”

一个时代的深刻记忆!

这些年,

好人行好事,

太难了,风险太大了。

特别是扶老人,

是个难度系数极高的技术活,

甚至网友自创“扶人三招”:

先拍照、找监控、找证人,

然后才能扶人。

更有人说,

不能扶,不能碰,

明哲保身,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

而这一切的起源,

要从2006年11月30日早上,

那起“南京彭宇案”说起。

彭宇下公交车看到摔倒的老太,

将其扶起并送到医院,

却被老太太一家告到法院。

彭宇表示很无辜,

扶起老太太时,她还不停说“谢谢!”

那时,

还没有“天眼”系统,

一时也找不到目击证人。

一审中,

法院认定事故双方无过错,

但按照公平原则

当事人应适当补偿受害人,

彭宇承担40%责任赔付45876.6元。

而法院判决的理由,

更令人莫名惊诧,

一是彭宇第一个下车,

撞人可能性比较大;

二是根据情理,

彭宇在老太太家人赶到后,

应选择自行离开,

但他未作此等选择,

行为与情理相悖。

两个最重要的证据,

均是推理的,

所谓“疑罪从无、谁主张谁举证”

成一纸空文,

一时间,舆论哗然,

“道德滑坡”的潘多拉魔盒开启。

这个魔盒的逻辑是什么呢?

第一个:

既然不是你撞的,

你为什么要扶?

你扶了,

那十有八九你撞的,得负责。

第二个:

既然你是做好事,

扶了后为什么不走?

你不走,

说明你犯了错心虚,得负责。

而这样的故事逻辑,

瞬间寒透人心,

极大挑战了社会公序良俗,

透支了社会的善良和诚信。

人们发现,

在“扶不扶”这个问题上,

存在着无解的“道德困境”:

不扶,没道德没素质;

扶了,就要找你索赔。

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

成了一个纠结命题。

有人说,

我们富裕了素质提高了,

但对老人,却“扶不起”了!

而恶性案例此起彼伏。

2013年最后一天,

广东河源吴大哥,

好心扶起摔倒的周老汉,

并将之送到医院,

没想到被“讹诈”撞人,

家属一哄而上,

开口索赔几十万

而周老汉不过就是骨裂。

2014年1月2日,

百口莫辩的吴大哥走投无路,

最终选择投河自尽,

以死自证清白。

当得知吴大哥死去的消息后,

周老汉最终承认:

是自己摔倒的,

经过的人将我送去医院”,

没钱治病,

指望他给钱用。”

而吴大哥,

却再也听不到这句话了。

2017年12月3日,

上饶市第一小学,

三名小学生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

立即扶了起来,

没想到老奶奶揪住不放,

要求赔钱买药,

先是要50、100、2000,

最后抬高到五千、十万。

小学生们被吓坏了。

最后,

幸亏警察调阅了现场视频,

确认学生和老人没有接触。

学校对见义勇为学生通报表扬,

而那位老奶奶,

开始装聋作哑,

也就没人去追究了。

我们常说世道变坏道德沦陷,

大概就是这样开始的:

做好事的成本和风险越来越高,

做坏事的成本和风险云淡风轻。

当然,也有例外,

正义不会总是缺席。

无独有偶,2013年,

重庆达州三个小孩,

扶起了一个74岁老人,

也是做好事反被讹。

一开始,在司法所调解下,

小孩家长各赔了2500元。

后来,

证据越来越清晰,

证人陆续站了出来发声,

家长们深感不服,

“我们娃儿明明是做好事,

结果还要赔钱,

这以后娃儿都不敢做好事了。”

遂以敲诈勒索为由向派出所报案。

最终,

警方证实老太太确属讹诈,

对其作出治安拘留7日处罚,

(因年龄大不执行),

对其儿子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

三小孩被授予5000元“好人委屈奖”,

社会正气得到有力彰显。

今天,

为什么要将滕先生案子写出来,

因为这是一个标杆事件,

滕先生“扶人”、“起诉”、“和解”,

都是一种“善良”,

是带点锋芒的善良,

我们要为他的正能量点赞。

因为一个“彭宇案”,

必须以无数个反“彭宇案”来矫正。

不然,

哪一天,当我们自己摔倒了,

谁来扶我们?

孟子曰: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老祖宗总教诲我们:

“好人有好报”、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但如果好人总流血又流泪,

谁还愿去但行好事,

谁还愿去伸张正义,

这世间又怎能变好?

正如小品《扶不扶》所言:

人倒了可以扶起来,

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

如果你赞同景桥的观点,请转发支持

(图片源自互联网,素材来源于彭湃新闻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