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树莓 财务自由的等级划分,标准向来不一,但脱离温饱的人们发现,以吃的标准来作考量,往往更形象生动、入木三分。 譬如有一句话很精辟,叫“以前,穷人吃菜,富人吃肉;现在,富人吃菜,穷人吃肉”。 又譬如,前一阵,掀起一股“车厘子自由”之争;如今,又刮起“荔枝自由”的旋风。 前不久,去连锁店“百果园”,看见一味水果,很是眼熟,仔细一瞧标签,竟写着“树莓”——这不就是小时候家乡的“树泡哩”(俗名)嘛。 再看价格,赫然一惊,小小一盒,200克,标价45元,乖乖啊。咨询看店小妹,说,很正常啊,此品种果期不长,酸甜口感极美,还具益肾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物以稀为贵嘛。 回家百度才知,树莓如今已成各大水果超市的“新宠”了。心里不由得一笑,看来,小时候在穷乡僻壤早已实现的“树莓自由”,在都市打拼半生后,却已是享受不起了。
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前后,在江南家乡的丘陵山坡上、地墈边、塘堤下、荒地里,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野生“树莓”,娇红欲滴、惹人垂涎。 而“树莓”的孪生姐妹“地莓”,此刻也是互相呼应,正是满山遍野、待君品尝之际。 稍不同的,树莓有带刺的枝叶,高达1米好几,喜阳;地莓长在野草之间,高不过10来公分,喜阴,果实比树莓略大略红。 野生树莓 野生地莓 看见了树莓(地莓),大人们、孩子们疾步走到跟前,随便采摘品尝,不一会就吃得心满意足,随带的大瓷碗或圆茶缸也早已装满。 那时,只要你腿勤,愿意走进山里,这些大自然的时节馈赠,随时都能让你实现“树莓自由”。古人云“孟夏时节,万物并秀”,在农人眼中,却也是一饱口福的富足时光。 而如今,树莓由野生变人工栽培,登堂入室,摇身一变为水果贵族,顿让你我生出无限的“人何以堪”之慨。 不仅“树莓”,小时候家乡的野生山果“洋坨哩”,如今化身为“猕猴桃”,好点的品种一个便要10元;另一种“汗皮子哩”,如今化身为“蓝莓”,100克一盒的价格也是好几十元了。 唯一的不同,不过是人工栽培后,果实大一点丰润一点。想起有个词,“凤凰男”,专指那些出身贫寒,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落足生根的男子,寓意“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类推之,这几种水果,大抵也可归纳称之为“凤凰果”了。 母亲五一在家采摘的野生地莓 我曾在《故乡的山,游子的心》(点击蓝色标题可提取阅读)一文中,说:
如今,这些山里宝,也开始走出大山、走向远方。 它们,就像你我,一样是大山的儿女。 五一假期,父母和妹妹特地去山野采摘地莓,还沿用乡下特有的土方法,拿狗尾巴草穿成一长串(以前农人没带盛器,就以此法将果实带回家),拍照发给千里之外的我,刹那勾起无限念想。 此刻,客居异乡,半世浮沉,总觉工作生活不胜忙碌,哪还敢奢谈什么“树莓自由”。 而那时,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在田间地头,自由奔跳; 那时,青草芬芳岁月静趟,日子还是“树莓自由”的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