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刊物速递 ‖ 《海交史研究》2022年第一期目录提要

 行者aw7sg93q3w 2022-05-18 发布于辽宁

新/刊/发/布

87

NEW ISSUE

Image

CSSCI(2021-2022)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海交史研究》2022第1期

Image
Image

目     录

Contents

Image
Image

摘      要

Abstract

P01

“无钉之船”:考古和文献中最早往返于西亚与中国之间的海舶

(杨斌)

      1998年印尼海域发现的“黑石号”阿拉伯(波斯)沉船,是南海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沉船,也是最早往返于西亚和中国之间的海舶。本文先介绍海洋考古发现的阿拉伯沉船,分析阿拉伯式船只建造的特点 即不用铁钉而是以椰索捆绑船板,也即所谓“缝合船”。而后根据非中文文献考证围绕阿拉伯“无钉之船”在海洋亚洲衍生流传的海底磁山的传说,指出这个传说几乎从一开始就落地于马尔代夫,后者作为海洋交通枢纽之地以季风、海流和礁石之危险而远近闻名。随后本文勾稽中国文献,指出海底磁山的传说早就传到了中国。到了元明时期中国人又将中国文化中的“弱水”这一概念加之于马尔代夫。特别是以郑和下西洋为本的明末小说《西洋记》中关于“吸铁岭”的创作,可以视为海底磁山详尽之中国版本。海洋考古和中西文献中的“无钉之船”这个历史事实以及相关传说,彰显了中国和印度洋(阿拉伯)世界的海上贸易和由此产生的密切文化交流。

关键词:黑石号  无钉之船  磁石  弱水  中国和西亚

P21

过洋牵星术研究回顾(任杰  滕飞)

      对上世纪中叶以来过洋牵星术的研究进行了回顾,针对关键性问题集中进行了分析,其中亦利用虚拟天象馆软件还原天象作为分析的基础,指出:对于牵星术单位“指”的物理含义,不少学者将它与角度直接对应,但更合理的观点是支持其为板的长度;对牵星术的观测时刻,前人意见不一,与此有关的是,在“一指”对应度数的问题上形成了“一度半多”和“两度左右”两派意见,根据地理纬度差所做的反推得到“一度半多”的结论,方法比较简洁,但并未造成明显的偏差,而后续多家的推证则存在错误;对于所牵星的认证,前人意见渐趋于统一,体现出研究水平的进步。

关键词:郑和下西洋  牵星术  空间计量 天象还原 观测时间

P36

越南黎朝郑主时代华人身份转变与认同

(叶少飞)

      17世纪明清政权交替,大量华人奔赴越南,为黎朝的南阮北郑两方政权接纳。南明政权灭亡后,阮主政权将“大明国”人编户齐民,设“明香社”管辖。由于郑主一方无强制规定,使得华人在黎朝能够继续使用“大明国”人的身份,并在宪庯以此身份参与本地人的公共活动。随着清商的到来并参与宪庯本地事务,又因黎朝本国亦自称“中国”,明清华人适应并遵从黎朝郑主时代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以“北国”人的集体身份为越南官员建祠立碑,但这并非明清华人的政治和文化认同,而是权宜之策,在不需要进行公共事务合作的情况下,则回归身份与认同一致的“大明国”和“大清国”人。产生于本国历史政治环境中的“北国”人则逐渐成为黎郑时期对明清华人的他称。郑主时代越南华人由“大明国”人到“北国”人的身份转变,展现了中国剧变时期海外华人不得已之下集体身份的选择和变动,其政治与文化认同也随之发生波动与改变。

关键词:“北国”人  “大明国”人  “大清国”人  越南华人  身份转变

P59

外源型宗教传播模式探析:以环南海为中心(范若兰)

      环南海区域因其碎片化地理、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贸易地位,而成为外来宗教的输入地,儒教、道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先后传入这一区域并扎下根来,形成典型的外源型宗教传播模式。与内源型宗教传播模式相比,环南海宗教传播具有自上而下、由点到面、温和、多样、融合包容的特征,它虽处于各大文明中心的边缘,但这种边缘地位在宗教传播中具有特殊优势,如各种宗教杂处,相互吸收,较难受到中心的控制,有更多发展空间,最终反向影响文明中心。

关键词:环南海   外源型宗教   宗教传播模式

P72

徐孚远东渡台湾考  (肖庆伟  贾峰)

      徐孚远作为重要的明遗民诗人,因南明时期社会形势复杂、印刷和通讯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各史家无法准确判断他是否东渡台湾。徐孚远所作《在东赠友》等诗歌,以及他同时期人及后人记述,后世台湾人对徐孚远的纪念等,可证他曾东渡台湾。徐孚远当在康熙元年(1662)十月东渡台湾,目的是为了解救好友曹从龙,后受万年县令庄之列所托,于康熙二年(1663)正月,随郑经返厦整理个人文集,在台湾三个月左右。在台湾期间,徐孚远从事文学创作,编纂个人文集,还把文人结社之风气带到台湾,对台湾古典文学的发展具有开拓之功。

关键词:明遗民  徐孚远  东渡台湾

P84

试论风水在琉球的传播与应用(徐竞 陈硕炫)

      明初,随着中琉间朝贡关系的确立以及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风水亦随之传入琉球,但并未能在琉球国中得到广泛的传播。明清鼎革后,琉球为保障独立的王国体制,实施了“中国化志向”政策,为风水在琉球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和历史条件。本文利用琉球方面大量的一手资料,试图通过对风水在琉球的传播概况和具体应用进行较为深入、详尽地分析和论述,凸显古代中国移民以及后裔对风水在琉球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勾勒琉球风水传播与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风水  琉球  传播

P102

19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与西医在琉球传播初探(吴妍  计思宇)

      19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开始在东亚国家之间进行传教活动。琉球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了西方传教士的身影。与东亚各国家和地区的开教情形相似,传教士在琉球的活动一开始也是采取医疗传教的方式推进,并取得不俗成效。以伯德令为代表的传教士在琉球推广西医,以此引人亲近和接受基督教。在这一过程中,西医技术也被引介至琉球社会,并对琉球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传教士及其带来的西医在琉球社会的传播和推行,不仅是考察西医东渐及基督教东传在东亚地区中的一个重要案例,也是审视近代东亚地缘政治变迁的一个独特的视角。

关键词:19世纪中叶  西方传教士  西医  琉球  伯德令

P112

{书评}[日]川胜平太:《文明的海洋史观》(袁凯琳)

P117

{书评}刘勇:《近代中荷茶叶贸易史》(张宇帆)

P122

{书评}张彩霞:《山海名邦——近代海上山东社会文化变迁》(杨品优)

来源:《海交史研究》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