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七十八: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09-01

基督教之七十八: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近代后期,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地,亚、非、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各岛屿均有天主教和新教的传教士活动,在传教士的努力下,基督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这一时期,天主教在亚洲的印度、中国、菲律宾等国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耶稣会恢复后,随着资本主义对亚洲侵略的加剧,加紧了对亚洲的传教活动。在这些国家,天主教传教士办起了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培养当地的神职人员,并将基督教典籍翻译成当地语言,使天主教更加容易被当地人接受并长期发展下去。但是,在这些国家中,教会的领导权均掌握在外国传教士、主教、神甫手中,传教士及其教堂和教会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引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

  

在非洲,天主教传教士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逐渐将影响由东、西海岸向非洲腹地深入。1844年,法国天主教的" 圣灵神甫会" 由法国政府支付经费,以加蓬为基地,进入加蓬内陆,延伸到几内亚、塞内加尔、冈比亚。传教士通过训练黑人儿童,对他们灌输宗教,同时开办种植园,训练非洲人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方法传播天主教。1850年,法国天主教会又成立" 非洲传教会" ,专门从事在非洲的传教工作。" 非洲传教会" 在达荷美和尼日利亚南部经营种植园,雇佣非洲人,进行传教活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868年,路易.拿破仑支持法国天主教驻阿尔及尔大主教拉维日瑞成立" 非洲圣母传教会" (" 白衣神甫会"),向北非和赤道非洲传教。为争夺殖民地,法国在中非的传教活动遭到了比利时殖民者的抵制,比利时天主教会派遣大批传教士进入刚果,凡是比利时殖民者雇佣的黑人、士兵、工人都被吸收进入比利时天主教会。

1810-1825 年拉丁美洲爆发了巨大的革命运动,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民族独立国家。拉丁美洲独立革命胜利后,各独立国家从西班牙、葡萄牙教会手中收回了对教会及其财产的控制权,将大批西、葡等国天主教传教士驱逐出境。同时严格限制教会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剥夺教会享有的各种特权,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削弱了它们对拉丁美洲的统治。到19世纪20年代,天主教在拉美有近40个主教区,但只有5 个比较活跃。天主教在拉美的传教活动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仍保持着它的统治地位。


  天主教在各地的传教活动都受到了新教传教活动的严重挑战,双方为了争夺教徒和地盘,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新教在亚洲的印度、中国等地的传播是与殖民主义侵略分不开的。进入19世纪后,英、美、德等国的传教士蜂拥而至,到1857年仅在印度的新教传教士就有约500 人。这些传教士为了打入印度社会,一般都学习当地的语言,并努力用当地的语言传教,同时新教传教士还在这些国家通过医疗传教、教育传教和兴办慈善事业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当地人,扩大传教的效果。这些国家的教徒人数迅速增加,为教会自立运动奠定了基础。
  在非洲,新教的传教活动主要集中在英国的殖民地,从事传教活动的有来自英国和欧洲大陆荷兰、法国、德国的传教士。" 伦敦传教差会" 的南非负责人约翰.菲力浦主张用基督教去驯化非洲部落,在殖民统治下,通过传教士去控制部落首长。" 伦敦传教差会" 的南非传教士罗伯特.莫费特成为这项主张的有力执行者。莫费特于1820年以后,走遍了贝专纳地区,一直深入到北方马塔别列族地区。莫费特深入到进行武装斗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霍顿督族传教,最后这一族领袖受洗加入基督教,率领整个部落投降了英国殖民者。另一位" 伦敦传教差会" 的传教士戴维.利文斯通于1840年到达南非,为了与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争夺非洲腹地,1849年,奉" 伦敦传教差会" 董事会的指示,他利用非洲教徒为他开路,一路向北,跨过赞比西河,到达马古洛洛人地区(现赞比亚),随后折向西行,打通了到西南非洲海岸的商路,最后到达安哥拉。此后他又折回,沿赞比西河东行,直到莫桑比克。在利文斯通的鼓励下,苏格兰教会成立了" 大学生对中非传教差会"1860年、1861年,大批英国传教士抢在葡萄牙人之前,进入中非进行传教活动。1856年以后,利文斯通离开" 伦敦传教差会" ,受雇于英国政府,担任英国驻葡属殖民地基里曼(莫桑比亚南部海口)官员。在1858-1873 年间他还担任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探险家和英国政府中非赞比亚地区远征队长,先后两次进入非洲腹地,成为地地道道的殖民主义者。


  在东非,英国海军以取缔奴隶贸易为名,经常在印度洋拦截其他国家船只,把截获的黑奴送到印度,由传教士拉拢入教后,再送回蒙巴萨(现肯尼亚境内)为英国开辟殖民据点。1842年," 伦敦传教差会" 在桑给巴尔建立传教据点,并以蒙巴萨为桥头,向东非内陆发展。同时,英国公谊会传教士在奔巴岛上以建立种植园,举办技艺培养所的方式进行传教活动。
  在西非的塞拉利昂、冈比亚、黄金海岸(加纳)、尼日利亚等国家,英国传教士也进行频繁的传教活动。1823年,英国公谊会传教士到达冈比亚,由英国殖民当局拔给土地,传教士办起了学校。继之,英国卫斯里教会也派出传教士在冈比亚建立学校,一方面训练冈比亚人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雇工和农民,一方面向当地人民传教。在加纳,英国传教士于1826年以后进入这一地区传播基督教,拉拢当地人民加入基督教,入教之后就将这些教徒与原来的部落隔离。教会还兴办学校,为殖民统治者和英国商人训练办事员。在尼日利亚,1851年英国在其南部内陆建立传教据点,发展了一批教徒,从中物色非洲籍的牧师,利用他们去吸引更多的当地人加入基督教会。
  新教传教士在非洲的传教活动促进了殖民主义的扩张,其本身也取得了重大发展,非洲新教徒人数迅速增加。


  在拉丁美洲新教的传教活动要比天主教晚得多,直到19世纪下半叶,新教传教士才开始进入拉丁美洲活动,其中美国传教士居多,在智利、巴拿马、阿根廷、巴西新教的发展成为天主教争夺信徒的强大的竞争对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事实,即基督教的传教活动是整个西方海外殖民扩张的有机组成部分,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在西方殖民主义向海外侵略的过程中,传教士将基督教传播到这些地区,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控制这些地区的国家统治者和普通人民,从而维护西方在这些地区的殖民统治。在一些地区,西方侵略者用大炮火枪打开这些国家的门户,随后传教士接踵而至,为巩固殖民统治,掠夺这些地区的财富出力。" 伦敦传教差会" 的菲利浦、莫费特、利文斯通就是典型。利文斯通提出" 基督教与贸易、文明,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的理论,认为传教士必然为殖民地贸易开辟道路,而贸易是把基督教文明输入殖民地的最好方式。通过传教士的活动,他们为侵略者收集了大量有关当地的详细精确的情报,通过传教活动博取了当地人的好感,为以后的殖民侵略铺平道路。传教士的活动以各国政府的武力为后盾,拉拢欺骗当地人民,随后商人跟踪进入,以贸易为名,进行掠夺。


  传教士将基督教传入亚、非、拉丁美洲的广大地区,必然与当地的文明发生冲突。当地人民一旦识破传教士那虚伪的外衣,就必然奋起反抗传教士的宗教文化侵略。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不仅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而且打击了教会的传教活动。在近代中国,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不断,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反对" 洋教" 的斗争,使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屡次受挫。在其他国家也不断发生反对基督教传播的活动,以捍卫本民族的传统信仰和传统文化。
  从总体上讲,基督教传教活动是资本主义侵略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帮凶,但我们也应该对其作出具体分析。我们不能否认当传教士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传播" 西方文明" 时," 西方文明" 所代表的生产方式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教士在殖民地开办学校、创建医院、开办农场、建立工厂,在殖民掠夺和引起文化冲突的过程中也将西方的文化与教育方法、现代医学知识和医院、农业和林业的改良办法、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带到了这些地区和国家,引起了这些地区和国家某些领域的根本性变化,促进了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文明进化过程。我们同样不能否认一些传教士是虔诚的宗教徒,他们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几十年如一日传播基督教的教义。这些真正的传教士,对于他们传教地区的贫穷落后的人民充满了同情之心,为所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然,与传教士的宗教文化侵略所造成的破坏相比,这种积极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