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淞,一所大学的童年和梦想

 Oldcowboy909 2022-05-18 发布于湖北

这是一段有点遥远的悲情历史。吴淞位于长江出海口,系战略要地。1920年11月,吴淞重开商埠。1921年初,张謇受命出任吴淞商埠督办,主持吴淞二次开埠。

近代以来,吴淞开埠以及江湾大上海计划的破灭乃上海城市的两个痛点,而吴淞之痛,尤以同济为甚。

一、从上海到吴淞

同济大学前身同济德文医学堂诞生于1907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博士以同济医院为依托创办,是中德双方合作的产物。1908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

1908年,学校在宝昌路 (今淮海中路) 南、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西购地12亩,自建校舍。1909年暑期,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陕西南路)新校舍落成,德文科和医预科师生都搬入新校舍。

1912年后,又两次增购土地,到1914年,全校占地达47.5亩,建有教室、办公楼、藏书楼、病理学与卫生学课堂、X光室,以及第三、第四宿舍。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23日,日德战争爆发,11月7日,日本占领青岛,德华大学停办。年底,部分师生转学同济,学校因此增设土木科,发展至今,形成影响巨大的同济土木学科群。

1916年,学校建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宿舍,风雨操场,运动场,病理学和卫生学课堂,X光室,工科讲堂,全校占地达47.5亩。经几年陆续建造,校舍已初具规模。

Image

1916年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校园平面图,宝隆路为今陕西南路,法华路为今复兴中路

Image

复兴中路1195号原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图书馆(黄之庆摄)

1917年,即将迎来建校十周年的同济,却很快面临“灭顶之灾”。3月14日,北洋政府宣布中德断交。3月17日下午,法国巡捕带领安南巡捕占领了德文医工学堂位于法租界的校区。抗议无果,德文科监督费提克被迫向全校师生宣布法国当局限令当晚7时前撤离学校的决定。

次日,学校刊登广告,通知学生“暂勿离沪,待择相当地点开全体大会,共商善后。”

同济“三一七”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经唐绍仪介绍,上海金星人寿保险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和中华书局共同负担同济离校学生的食宿费用,学生们分散住在致远街(今天津路)福利公司福泰、振泰、开泰、致远等旅馆。上海县教育会也积极联系上海医院的宿舍,准备招待同济学生居住。谦信洋行内设立了学生通讯处,以利彼此间联系合作。

3月20日,在四川路青年会集会,讨论应对之策,到会各界四百余人。金星、南洋两公司和中华书局代表讲述招待同济学生食宿的宗旨,并宣布两公司董事长卢信、易次乾及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联名致电教育总长范源廉,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唐绍仪到会介绍,吴淞中国公学已停办,可向校长梁启超商借空置校舍。

当天下午,赴京学生代表来电,教育部打算将同济医科划归宝隆医院,德文科迁济南、天津、汉口三地,工科则附设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内,开办特别班。广大学生不同意将一所完整学校分拆处理,当晚复电,要求教育部协助同济迁入中国公学旧址。

经沈彭年、沈恩孚等人与各方积极磋商,并经教育部核准,同济学生除医预科70余人迁往宝隆医院邻近租用民房外,408人迁往吴淞中国公学,70余人迁往吴淞海军学校。由教育部先拔2000元作为修缮中国公学原校舍之用。原吴淞商船学校校长、海军督办萨镇冰,同意拔借机器设备供同济工科和机师科学生实习,还在吴淞海军学校为工科学生腾出宿舍用房。至3月底,德文医工学堂学生的住宿安排问题基本解决。

宝隆医院和临近区域由于不在法租界内,未直接受三一七事件影响,进入后期临床教学阶段的学生人数也较少,因此被安置在宝隆医院附近。3月18日,该处教学已开始恢复正常。

Image

同济在吴淞租借校舍分布图

在北洋政府外交部交涉下,法国公使答应将封存的仪器、图书交还同济。

3月26日校董会公推,并经教育部同意,聘请阮尚介担任同济校长。

3月31日起,在金星、南洋两公司协助下,同济学生将行李铺盖分批搬运到吴淞等处宿舍。

4月10日,阮尚介到沪。4月15日,阮尚介作为同济历史上首位中国校长在吴淞就任。16日,学校正式复课。21日,沈彭年、阮尚介会同校董和学生一起开谈话会,鼓励大家勤奋学习。

同济早期校友沈怡后来回忆:

1917年春就是我进工科第二年,突在某星期六下午,法租界公董局派来大批巡捕将学校团团围住,限令全体教职员及学生当晚离校。这事发生在下午三四点钟,而那天下午我恰巧和同学陆之顺约好一起到虹口去学溜冰,吃过午饭就匆匆出门,那时还一点动静也没有。我们在溜冰场足足玩了四五小时……那时天色渐黑,兼之外边下着蒙蒙细雨,我和陆君还想赶着回学校去吃晚饭,一路在电车中已听乘客纷纷谈说学校被封,但尚摸不着一点头脑。截至到了学校门口,只见武装安南巡捕把守大门,对任何人只许出不许进。我和陆君呆立半响,无计可施,遂决定到白克路宝隆医院去看看那边是何情形,因为同济医科医正科附属宝隆医院,地点在公共租界。其实傅绪(字壮民)已进了医正科,他们的宿舍即在医院对门聚兴坊,甫进门才知道我的行李铺盖等早有傅君替我搬了出来,盖当出事时,傅君正在宝隆路本校,他便急急忙忙替我收拾行李,并用人力车运到他住的宿舍内。那时宿舍内挤满了人,我在人声嘈杂中向他道了谢,当晚无处可住,便到四姨母家过了一夜。

……唐少川先生亲自出席致辞,保证社会各界一定帮助学校恢复,并叮嘱散住旅社诸同学务必遵守秩序。那时唐先生戴的那副老光眼镜在台上一闪一闪,加上一口广东官话,使我留有很深的印象。开会结束,一致公推赵厚达(字雨山)、叶鼎(字刚久)两位同学到北京教育部请愿。

……

我还记得,复校第一日,教席同学彼此重复在课堂相见真可说的悲喜交集,这滋味诚难以笔墨形容。自此以后,学生与学校之间结下一道牢不可解的关系,师生感情因此也格外圆润。

4月23日,教育部下达训令,将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改名为同济医工专门学校。从此,同济展开了新的一页,开始了一所大学整整20年的吴淞时代。

Image

临时租赁吴淞中国公学校舍

二、吴淞十年

1917年学校从市区迁入吴淞中国公学后,由于宿舍不敷使用,向教育部要求添造教员住宅两座、学生宿舍一幢。由江苏省财政厅拨款建造,第二年先后落成。

1919年,由于中国公学将在次年收回校舍自用,在袁希涛次长主持下,由教育部拨款1万元,于吴淞乡购地150亩。招标先建工科和机师科校舍,共需规银165058两。收购校址当初并不顺利,后经原籍宝山的袁希涛协调,才得以完成。海军总长萨鼎铭上将在内阁会议上,为同济力争建筑费20万元。远东协会代表德国非政府机构对在吴淞新建校舍给予了有力支持。

Image

足球场(金经昌摄)

1920年,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开始在吴淞动工兴建新校区。暑期后的新学期,学校入学人数明显增长,在校生总数达437人。

9月,新校舍尚未建成,而借用中国公学校舍大部分要如期归还。于是,经教育部与海军部商定,同济工科和机师科暂迁炮台湾海军学校,德文科迁上海市区原德人威廉小学。

1922年2月,工科和机师科迁入吴淞新校舍,德文科则从威廉小学迁入炮台湾海军学校。医预科与医正科原设在宝隆医院,因该处房舍紧张,医预科于1923年迁吴淞,借用工科房屋。6月,开始建造医科课堂、宿舍,耗资32500余元。

Image

医学院的队伍(金经昌摄)

1920至1922年学校首先改建原有楼房。1922至1924年陆续建造了一批新楼,包括教学楼、试验室、实习工厂及车间等,由茂记建筑公司施工。业主为德国远东协会,建筑设计由在校任教的德国教师欧白兰担任,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为建设新校舍提供了相当于45万金马克的资金。

1921年4月底,德国领事席默尔由工科教务长史娄纳陪同访问了兴建中的吴淞校园。同济的建设规模和发展远景给其留下很好印象。

1922年春,吴淞校区部分新校舍建成,工科和机师科相继迁入新校址。

1923年4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正式更名同济大学。改德文科为中学部及德文补习科,改机师科为附设中等机师科,后又改成附设机师学校。其后,同济校董会加紧在吴淞校园内,建筑医科教学楼和学生宿舍。

Image

体育青年(金经昌摄)

1923年夏季开始,工科又能向实习学生提供良好的工厂实习条件,高年级学生则可在校进行完备的机械及电机实验。

德国政府十分关注吴淞新校区建设,1923年8月7日,普鲁士科学、艺术及国民教育部部长奥托·伯里茨(Otto Boelitz)分别致信贝伦子和阮尚介,祝贺工科新校舍建成。8月30日,总理施特莱斯曼专门致信贝伦子,表示祝贺和鼓励。

Image

跳高比赛(金经昌摄)

1924年春,吴淞新校舍全部落成。工科(包括中等机械科)、医预科学生均有崭新的教室和宿合楼。校园内不仅有宏伟杜丽的罗马式大礼堂,设备齐全的实习工厂,雅致实用的德籍教员住宅楼,还建造了喷水池,大草坪,环境幽美,景色宜人。

校河里有小游艇,一个人或两个人挥桨轻摇,看着两岸垂杨柳和建筑物倒退着向后面流去,浮想联翩。古往今来,天南海北,新闻旧事,学问知识,或者互相嬉戏,互相泼水,其乐无穷。如果是一男一女同划一条船,本身就是一种新闻,会引起别人羡慕好奇。只是河道狭窄,要想赛船那是不够条件的。

小卖部南面有个游泳池,不大,高出地面约两公尺,旁有石级可登,一池清水,银(荧)光鳞鳞,煞是诱人。

史继煊前辈回忆:

初到吴淞同济,真是耳目一新。进了大门,一大片操场,环绕学校有条小河,还有小船可划,美妙极了。

校内有家广东饭店,二角钱炸猪排算是佳肴。大门口有两家小饭铺,记得早上一碗榨菜肉丝面,冬天烧青鱼。星期天去炮台湾,沿堤去宝山城内吃汤团,遛一圈回校。

Image

吴淞乡间踩水车(金经昌摄)

Image

校园加油站(1935,金经昌摄)

1924年5月18日,学校在吴淞新校舍举行盛大的落成典礼,中德来宾数百人参加了庆典。

阮尚介校长、工科教务主任贝伦子、医科教务主任柏德、同济委员会代表、中国政府代表、德国政府代表、远东协会代表林德、德国驻华公使博邺的代表卫礼贤、江苏省及浙江省代表、毕业生代表先后在庆祝集会上致辞。德国驻沪总领事蒂尔代表德国政府在庆典上致辞,并宣读了德国外交部长、普鲁士教育部长、普鲁士工商部长的贺信。蒂尔还借此机会分别向阮尚介、贝伦子和柏德授予柏林工业大学、但泽工业大学和汉堡大学名誉博士证书。卫礼贤并在同济做了关于“德意志思想流派”的报告。当天学校宴请中外官、绅、商各界人士,沪宁铁路局特开淞沪专车两次。

19日、20日又招待一般来宾及学生家长,同时举办全校运动会,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共费2300余元。

Image

医学院女生宿舍(金经昌摄)

Image

解剖展览会(1935金经昌摄)

5.18这一天沿袭为同济大学校庆日,后因官方规定每年该日为陈英士纪念日,1931年1月经校务会议商定,将校庆纪念日改为5月20日。

两天后的5月20日,继工科达到大学标准1年后,医科也准予升格为大学,学校开启历史新时代。

Image

篮球场上(金经昌摄)

1924年10月,张宗昌部强占中学部借用的海军学校校舍,师生被迫暂借邻近水产学校校舍。

1925年2月,中学部学生迁入大学部校舍,由工科拔出若干教室授课。接着,校董会请由江苏省省长、财政厅长联名出具印券,向德商债团借款7万元,另行筹建中学校舍。

Image

摄影展(金经昌摄)

Image

玩摄影的学生(金经昌摄)

Image

三、国立大学的黄金十年

1927年8月,教育部命名学校为国立同济大学,8月29日任命张仲苏任校长,9月1日到校就职。当年暑期,同济大学首招两名女生。

经历前10年的苦心经营,学校就此迎来在吴淞的黄金十年。

Image

工科男(金经昌摄)

1929年3月,张仲苏因病辞职,张群接任。三个月后张群调任上海特别市长,胡庶华继任。上任伊始他积极扩充校舍,连年建造电气试验室、化学材料试验室、生理学研究馆和中学部教室。

1930年根据大学组织法,医、工两科改称医、工两学院。

1931年5月,同济大学举行建校24周年纪念活动,蔡元培应邀参加并为生理学研究馆开馆揭幕。

Image

流体力学实验,右3彭明江,50年代院系调整去武汉担任同济医学院图书馆长(金经昌摄)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吴淞沦为战区,吴淞至市区陆路和铁路交通,以及电话和电报通讯中断。全校师生暂避上海市区巨鹿路租屋上课。

2月4日,日舰炮火首先击中吴淞同济机师学校。2月7日,日军继续猛烈炮击吴淞,同济大学校园多处建筑及各种设施被击中,德国教师宿舍也未能幸免。当日白天,留在吴淞的德国教师及其家属在同济校园内的隐蔽所避险,并于当晚决定次日由陆路逃生。经同济大学中学部教务主任欧特曼与吴淞前线驻军指挥官翁照垣紧急商议,2月8日德国教师及其家属在中方协助下穿过十九路军防线,绕道浏行、真如前往上海市区,所有男性人员一律步行,妇女等体弱者乘坐中国红十字会卡车撤离。

Image

德国教师撤离吴淞时装运行李,史图博(戴白臂章)一脸无奈

2月12日上午,德国教师返回吴淞取回有价值的私人物品。同时,工学院教务长史娄纳受远东协会委托,向日本驻沪总领馆报告同济大学遭日军炮火轰炸及财产损失情况,同济也向社会公布日军攻击造成的破坏。2月11、12日同济大学连日在《申报》上发布紧急通告,指出“本校电气试验室、材料试验室、第六宿舍及实习工厂之一部被暴日飞机炸毁。”

(详见《民间影像》第二辑之“德奥教师眼里的'一·二八'”事变)

Image

国联代表团德国代表施内(左3)访问同济与德国教师会面,背景是被炸的德国教师住宅

Image

吴淞一片废墟

当年的学生崔丞华回忆:

读同济高中部时,寒假中发生了一·二八事变,我已回到山东家乡。假满回校时,看到吴淞镇上面目全非,屋塌墙坍,无辜居民惨遭杀害,少数人正在清理街道。学校损失惨重,位于生理馆旁边的中学部4层楼宿舍,弹痕累累,有一只屋角已经倒塌。工学院的实习工厂也被炸毁。我们不得已到上海市区复课。课堂狭小,吃住不便,在喧闹市区里度过了一段艰苦学习生活。

Image

运动会上附中的选手(金经昌摄)

7月底,校长胡庶华与德国建筑师签订合同,修复吴淞校舍。

8月25日,师生返回吴淞。

9月,翁之龙接任校长。

10月,医学院增设公共卫生讲座,11月,与上海吴淞初级中学订立教育合作协定,增加德文课,已备学生毕业后可直升同济附属高中,以广学生来源。12月,接收前中央大学医学院校舍作为附属高中之用。

1932至1933年德国政府捐资92751元,帮助中学部新建教室及安装管道、暖气设备。

Image

国立同济大学大学部校舍全景(1933.6)

Image

图书馆(金经昌摄)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源,1935年,同济与杭州高级中学、扬州中学签订招生合作协定。根据协定,两所中学增设德文班,由同济大学选派或推荐德文教师授课,同济大学医、工两院按照规定名额,择优录取参加德文班学习合格的两校高中毕业生。30年代中期,同济大学还与广州中德中学签订协定,准予该校高中毕业会考成绩80分以上者免试入学。

Image

校园里的黄包车和汽车(金经昌摄)

Image

教室(1934,金经昌摄)

1933年2月,同济与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订立协定合作建立当时国立大学中唯一的测量系,成为我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祥地。4月,奉令接收江湾劳动大学房屋、机器,创办高级职业学校。8月17日,与上海市卫生局合办吴淞区卫生事务所开张。

Image

吴淞卫生所(1936.12.21,李启盘是摄)

Image

校园里荡秋千的德国小孩(金经昌摄)

同济医科创办时,学生在白克路(今凤阳路)宝隆医院实习,直至改为医学院,仍借此为实习医院。该院系德国医生私人所办,作为教学医院,条件并不充分。1936年9月,上海市卫生局与同济大学订立《上海市卫生局国立同济大学合办上海市立医院协约》,医院所有权归市政府,而使用权归同济大学。市立医院建成后,校长翁之龙兼任医院院长,医学院王味根教授任医务长兼妇产科主任,大学秘书姜寿椿兼医院事务主任。1937年1月4日上海市立医院门诊部开始工作。

八十年前的公共卫生考察

Image

翁之龙校长40岁时全家合影(1936)

Image

上海市立医院(1936.12.21,李启盘摄)

张静吾回忆:

时市中心医院主楼刚建成开始使用,建筑质量在当时是比较高的。周围空地尚多,大有发展余地。翁时常考虑,虽与市府签订合同,然终非己有,恐将来发生变化。我向翁建议说,我们应在院内空地上投资建筑房舍,将医学院的基础课学馆如药理、病理、微生物等学馆迁建到院内,造成既成事实,纵然一旦合同发生问题,它亦无法将医学院赶出院外。翁采纳了我的意见,先向某银行借款兴建病理及药理学馆。建筑行将完成,暑假后即可开始使用。“八一三”战争开始,一切又毁于战火。

Image

李国豪(右2)在实验室里(金经昌摄)

1937年,学校兴建测量馆。5月20日 ,同济举行校庆30周年纪念会,盛况空前。参加典礼者有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骅、教育部长王世杰的代表黄建中司长,上海市长俞鸿钧,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上海市社会局长潘公展,各大学联合会代表以及中外来宾及全校师生员工共3000余人。翁之龙校长报告校务,各界代表赞扬同济30年来的成绩。

1937年7月1日,理学院正式成立,下设生物系、化学系,首届中英庚款留学归来的王葆仁出任院长,这是同济担任院长的第一个中国人。至此,同济大学成为具有医、工、理三个学院的国立大学。经过吴淞二十年的苦心经营,即将大展宏图……

可惜这一切,都在不久的“八一三”战火中灰飞烟灭,所幸1929~1937年就读吴淞同济的金经昌(金石声)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批影像记录,那些青春的脸庞和身影,成为那个时代大学梦想的宝贵记忆。

Image

国立同济大学工学院机械、土木二系毕业留影(1937.6),前左2金经昌(金石声)

Image

毕业前夕的纪增觉在大礼堂前留影(1937)

四、最后的告别

同济测量系第一届毕业留校任教的纪增觉60年后撰文回忆:

1937年夏,我初任助教,按约应于8月15日到校工作。因为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我恐怕校中有事待办,就提前于7月底到校。此时上海的战争气氛已经很浓,乘淞沪小火车经过江湾时,看到铁路两旁头戴钢盔的中国士兵正在紧张地掘壕备战。到校后,欣见另一助教郭兄(郭惠申)已先几天来到。那时测量系除我们两个新助教外,教授、讲师无一人在校。眼看战事迫在盾睫,我们二人按学校指示,将测量馆的所有仪器设备陆续拆卸装箱。

全校的图书和可搬运的物资堆集如山,但就是运不出去,令人焦急。原因是学校本无车队,平时要用卡车,打个电话给“搬场公司”(出租货车的公司),一喊就到。眼下时局紧张,可喊不到了。在急迫中,亏得事务科熟悉地方情况,想出一条“舍陆就水”的办法:雇用若干木船装运,从后校门外的河浜出发,沿蕴藻浜开到嘉定县境,再转入苏州河顺流而下到达上海市区。学校已在公共租界内的地丰路(今乌鲁木齐北路)租得一所房舍,校产运来暂储于此。木船如此绕道行驶,虽然行程要长达三天,但可避免通过敌舰密布的黄浦江,如不绕行,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Image

同济校园外的河道(金经昌摄)

郭兄和我护送测量系物资装上木船,事毕已是8月12日下午4时多,由于开战在即,淞沪小火车已停开,我们只好赶到轮渡码头,幸好还有最后一班船,不过它正在起碇,我们连忙一跃登船。我到达市内静安寺路同和里医后期宿舍借宿时,早已满街灯火了。第二天,震动全国的“八一三”战争打响了。当初未曾料到,此番告别母校吴淞校舍,竟成永诀。

八一三前夕的同济

抗战胜利后,1946年,远在李庄的同济复员回沪, 1936年进吴淞同济,已毕业留校的武忠弼回忆:

我专程前往我们原在吴淞镇北的校园探望时,才发现我们美丽的校园已经是片瓦无存,变成了大片稻田。

节选自《同济人忆抗战》之“同济抗战西迁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