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散文作品——《老家》

 萧逸帆520 2022-05-18

老家

/马亿林

今天是个阴雨天气,工地上空无一人,除项目部正常工作外,外包队伍的人员都窝在宿舍里,打牌、喝酒、玩手机、睡觉。沥沥雨柱密集地砸在彩钢屋顶上,发出万马奔腾的声音。此时,我不由地想起老家——山西省浑源县什义号乡罗框村,那一下雨就漏的土房子。

老家的房子是用石头垒墙,椽子、檩条、栈板搭盖,再用泥土覆顶,遇上连阴雨,屋顶泥土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后就会漏雨。锅盆碗桶摆满了屋子,叮几当啷的声音,诉说着人们心中的无奈和惆怅。后来,村子通了公路,人们用上了水泥在屋顶上抹面,漏雨问题基本得到了改善。

也正是这条公路,老家的人们才有了与外界大量接触的机会。七十年代,老家兴修农田,成为公社农业学大寨开山造田的样板,公社和县里的干部不时去考察,苦于无路可行,进出山需要走24里长的山山岭岭,驴驮人背,物资运送存在困难,于是申请并被获准修建了什义号公社到罗框村的公路,当时叫“什罗公路”。其实,这条路的开辟,只是沿着这条24里长的山沟,挖土、炸山铺设路基形成,虽然走起来不平坦,但是它和山里人的心一样,顺畅了,宽阔了。2002年国家全面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老家的人们全部迁移出去,村子空了,房子破了,唯独那条路,奇迹般地由土石路变成了水泥路。这也是“村村通公路”政策带来的实惠吧!

有了这条路,走出去的老家人不时会回去看一看,不是故土难离,而是老家有土地,种了树木或黄芪。前两天看见姐姐一家回去了,给黄芪打药,外甥用手机拍了野花、野果,是那样的熟悉,隔着屏幕芳香都能闻得见。老家的野花漫山遍野,整个夏天香味浓郁,沁人心扉,说实话,家里养的牲畜吃的不仅是草,还有花。条条山沟溪流潺潺,清澈见底,喝一口凉凉的、味道有点甜。山里的空气好,虽然有袅袅炊烟升起,但是没有感觉到草木、空气污染。鸟鸣依然清脆,草木仍然龙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家的人诚实、腼腆,能吃苦;老家的人长相清秀,皮肤好,男的英俊,女的漂亮;我这辈人,老家没有光棍汉。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老家这个村虽然定位在深山里,但在当时,是浑源县乃至相邻的应县、繁峙县知名的村子。

说起老家罗框,客观地讲,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也有。作为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记录着它积极向上的一面。老家名声响亮的几个时代:一是“农业学大寨”时期,山谷里炮声隆隆、彩旗招展,不时有上级的吉普车停在村口,不时有下乡干部被派到家里来吃饭;村民们抽早晚时间义务把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各家窗台墙刷的洁白,写上大红字的标语,村中的学校书声琅琅,校院子的石板地成了大队晒粮场,保管员用耙子在粮食上划着垄沟一样的圈圈;上工时间,队长会站在村子对面的山道上喊着:“出地啦!”“快点走了哦?!”于是,大队人马抗着各样工具,不声不响走上了村子对面坡的道路,向修大寨田的工地走去。随着轰轰烈烈的造田运动,深山里的罗框村为山外世界熟知。二是“耍孩”剧团的建立时期,可以说是村文明建设鼎盛时期。耍孩剧团成立的前身是样板戏,村里自娱自乐。在土地下户的时候,村里开始组建“耍孩”剧团,农闲时节请来应县北楼口乡的师傅教戏,两冬天下来班子就能独立演出了。曲目有《三孝牌》、《狮子洞》、《佛堂》、《金木鱼》、《对联珠》、《七人贤》等。演出时间多在仲夏和正月,十里八村的人都来观看,场院、台阶、屋顶都站满了人。生旦净末丑表演到位,行头、背景样样俱全。不用问,是投入了很大精力和财力才有的效果,达到了专业水平。后来,剧团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也就是加大宣传力度,有人来请戏和送戏出去。老家的“耍孩”剧团走遍了浑源、应县、繁峙各个村镇,戏去的地方,就是罗框村出名的地方,300人的小村可谓远近闻名,赞不绝口!

怀着对城市的向往,老家的年轻人逐渐走出深山不愿回来,剧团青黄不接,气势逐渐衰退。到禁山移民后,村子空了。20年后的今天,人们透过那座青砖碧瓦的庙宇,依稀可见它昔日的繁荣。因为父亲埋在老家,每到秋天上坟的时候,我才抽时间回老家一趟,带干粮,当天返回。每次踏上回老家的路时兴高采烈,回来时心情如村子里长满的茅草,撑得心里难受。那一片片倒塌房屋,压抑着我澎湃的热度。孩子们都回去过两次,谈起漫山遍野的花花草草、大山、溪流、采蘑菇,都眼冒亮光;说到翻山越岭、行走灌木丛,都表现的黯然失色。罗框村,只是可以游玩的地方,老家的概念在下一代心中荡然无存!

因为父亲埋在老家,我可以每年回老家去看看父亲;因为我生在老家,童年少年的喜怒哀乐留在了那里。所以,我总要去看看那一片熟悉的土地。——我的老家是罗框村!

作者简介:

马亿林,男,1965330日生,初二辍学,农民工,业余时间喜欢摄影、诗文创作。


稿

稿xingshiyuekan@163.com

稿稿

readpoems520

稿稿稿

稿

稿

稿

第七++100

51501005

2

3000

10

30%70%



              


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