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第1720期】何慧卿丨从正月十六抱娃娃说女娲

 智泉流韵原创 2022-05-19 发布于河南




从正月十六抱娃娃说女娲
 
作者/何慧卿
 
 
我爱我的家乡,更热爱农村美好的生活。
正月十六抱娃娃是我们石龙区方圆数县市农村过年的一种民俗。
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开始有了家庭生活,男婚女嫁,薪火相传。
在伏牛山东麓,石龙河流域,人们把传宗接代看得十分重要,男耕女织,世代相传。
过年的时候,人们也就不干农活了,这时候村里的媒婆就开始忙碌起来,走东家串西家,为青年男女牵起了红线。
正月十六这天,便有了添人添丁娘娘山上抱娃娃的习俗。
这个活动都是由新媳妇的婆婆,或者生男生女不顺心的想在要个如意的。一大早去青石岭女娲娘娘庙排上长长的队等候抱回如意的娃娃。
回来后主人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喜烟,喜酒,喜糖分享给大家!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抱娃娃的风裕一直流传了数千年,可灵验了.
但这还要从女娲娘娘出生青石岭,石龙河造人说起!
在中国上古神话中,女娲娘娘是继盘古之后另一位创世之神。因为她,世间才有了人类,她是长久以来受广大的民间百姓们崇拜的创世始祖神。
传说中盘古开天地之后,终于累倒了,身体化作了世间万物,从此天地间有了日月星辰,有了花草树木,后来天地间残留的一股浊气吸收日月精华,化作了虫鱼鸟兽,从而使这个寂静美丽的世界有了一丝生气。
后来盘古开辟的天地里,伏牛山东麓青石岭上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她就是女娲。女娲在青石岭草丰木茂的高山上行走着,举目四望,发现山峦连绵起伏,江河奔流不息,草木枝繁叶茂,鸟儿婉转歌唱,走兽成群结伴,鱼儿水中畅游,这个世界真是太美了。
日复一日,她享受着自然的美景,虽然有许多鸟兽虫鱼跟自己做伴,总感觉世间缺点什么,渐渐产生了寂寞孤独。
一天,她沿着石龙河前行,走累了就在河岸的一块大石上坐下来。清澈的河水照出了她的影子,他看到了水中的影子,他笑了,影子也笑,她觉得非常有趣。突然间,她一下子产生了灵感,世间为什么没有跟她一样的生物作伴。
她想,既然如此,何不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一些生物呢?她马上动起手来,在河边抓起一团黄泥,看着水中的影子揉捏了起来,一会儿小泥人就做好了,女娲娘娘把小泥人托在手中轻轻一吹,小泥人便活动了起来,女娲真是太高兴了,就一个一个不停地捏,泥人越捏越多,泥人能够和她说话,还有喜怒哀乐,跟那些草木鸟兽完全不同,女娲再也不感到寂寞了,她称呼这些活了的泥人为“人”。起初都围在她身旁,渐渐地很多都走远了,分散到各处。
世间有了人,世界变得无比充实,女娲非常高兴,她就不停地捏,但仍觉得慢,就顺手拉下一根葛条藤蔓,伸进泥潭里抽打起来,溅起许多黄色泥点,落在地上就变成了活蹦乱跳的小人儿。于是,女娲高兴地使劲抽打起来,泥点落得到处都是。等女娲停下来时,大地上已经有足够多的人了。
一天,她周游各地想看看各处的人类,到了一个地方,发现有些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十分奇怪,仔细一看才发现躺在地上的这些小人都已经满头白发,老态龙钟了。原来她们年纪太大,已经死了。女娲娘娘想,人们都会老去,死去,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人会死光的,难道到时候还要重新创造吗?这也太麻烦了,她闷闷不乐,最好的办法是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这样就可以绵延不绝了。
于是,她就让这些人具有不同的身体特征,从而区分出男女,并让男人和女人结合,生出后代,为了不让这种结合使人类陷入混乱,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从此人类靠自己就可以不断发展壮大了,所以女娲娘娘又被称为“婚姻女神”。
人类可以靠自己繁衍生息了,他们一代一代地在大地上幸福地活着。可是没过多久,人类就遇到了一次毁灭性的灾难。原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争夺帝位,结果共工被打败了。共工一气之下,就用头去撞不周之山。这座擎天的大柱在一声巨响之后,便轰然倒塌,紧接着天向西北倾斜,地往东南塌陷,海水灌进了陆地,到处一片汪洋汝海水淹没了青石岭北的大片平原,(娘娘山腰挂苲草,石龙区北的虎狼爬岭上有排山倒海的大洪水从汝海涌上来的产物“砾石层”等),洪灾泛滥。因为剧烈的震荡,地上裂开很多大豁口,一个劲地向往外喷火,山林里的野兽也都受到触动,纷纷窜出来,见人便咬。很多人不是被淹死,就是被火烧死,要么被野兽咬死。
看着自己的子孙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女娲娘娘痛心不已,决定拯救人类,先是在娘娘山上扒开一个大口子让汝海水汇入了鲁山境内的沙河,而后周游四海走遍群山,走到东海的天台山,发现那里有可以炼石用的五色土,便决定在那里炼石补天。经过九天九夜终于炼成了五色巨石,用这些五彩的巨石把天补好了,终于,天地归位,洪水入渠,大火也熄灭了,人间又恢复了平静。不但如此,从此以后,每当雨过天晴,天边就会出现五色云霞,天空比以前更美了。人们摆脱了灾难,个个欢呼雀跃。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不仅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建立了让人类可以繁衍的婚姻制度,使人们结成了人类社会,当人类受到天灾的威胁时,还勇敢地保护我们。为了对这位伟大的母亲表示感谢,人们在青石岭上她的出生地建了个娘娘庙,供人们朝拜,抱娃娃,她的居洞口修了平坦的小路供人参观,辟暑。延续数千年,世代朝拜,香火从未断过。
关于娘娘山女娲的传说,虽然是神话,但绝不是凭空捏造的,它是早期人类社会的写照,众所周知,早期人类缔结了以血缘为基础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居于主导位,子女只识其母,不知其父。就连汝水也带着女子的烙印。而女娲的传说正是母系社会这一历史时期的反映。
 

作者介绍

何慧卿,仲景国医中专毕业,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曾就职于宝丰县第二人民医院,发表医学论文数十篇,参编《中华何氏源流大典》,《河南家训家规》,主编《半坡何氏家乘》,诗词在多家诗刊上发表,九州诗社会员。


特此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主  办:  

   智泉流韵文化传媒

协  办   


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工作委员会;
平顶山市诗词楹联学会;

主创人员

总编辑:  郭进拴 

             王海水

主   编:  李建设 

执行主编:郭方向

副 主 编: 郭向敏

责任编辑:张   瑞

               张婉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