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巜万古江河》解读

 苍松321 2022-05-19 发布于四川

作者是著名的历史学教授许倬云先生,出生在1930年,他在台湾大学和匹兹堡大学都担任过教授,对于中国历史非常深刻的了解。

这本书是一本大历史书,讲的是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趋势还有规律。整个中国这个国家是怎么来的,我们怎么从远古蒙昧的社会,一直走到今天新中国的建立,这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

先来了解一下整个中国的国家的位置。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想想那个地图,北边是沙漠和草原,就基本上跟我们常年既有交流,有经济上的往来也有战争的匈奴蒙古,就是北边的这个沙漠和草原的地方。西边是高山和高原,也就是青藏高原那边,然后东边和南边都被大海包围,就是基本上这么一个位置,这是我们中国所处的位置。

基本上历史学家可以把中国分成七大块,一块是上面的蒙古地区;然后以森林为多的东北地区,也就是女真人他们所待的地方;然后黄河中下游地区;还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像我们家(陕西)就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孕育了儒家文化,比较讲究礼仪制度。再往下边有沿海地区和岛屿,以及西南地区的盆地和高山,还有西北地区,这七大块基本上构成了我们整个国家的国土。

中国的国土上出现原始人是很早的,所谓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有一个最重要的分界线。为什么要分新旧石器?最重要的分界线就是,人类是不是能够自己动手去生产食物。而当人们能够自己制作食物,生产食物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在中国这个土地上,大概在公元前6000到7000年的时候,人们开始发展农业,也就是意味着我们进入到了新石器时代。之前的历史基本上都是一些古代传说,但是古代传说为什么会被写在历史当中?是因为古代的传说构造了我们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这个集体记忆是有意义的。比如说黄帝和炎帝的大战,黄帝炎帝的两场大战基本上都在河北地区,为什么会在河北这个地方打这么大两场战役?实际上你会发现,河北的这个地方就是农民和牧人的交界地。就那边是种地,这边是放牧,这两种文明发生了冲突,所以产生了战役。黄帝代表的是红山文化这边的牧人,炎帝代表的就是仰韶文化的农民。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最后是合并在一起,我们变成了炎黄子孙,就这么来的。还有蚩尤,蚩尤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后来慢慢的被炎黄的文化赶到了西南地区,成为了今天很多人讲说蛮夷。那个地方实际上就是当年的大汶口文化,逐渐迁移过去的。

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故事和传说,那么真正的历史记忆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的。有文字记忆的,能够找到考据的是商代,这个叫作青铜时代。为什么叫青铜时代?是因为人类发展出了青铜的工具,大家知道青铜这个工具有什么特点,就是可以把这个青铜做得很锋利,锋利到能够杀人,能够成为武器,但是不足以耕种。因为青铜很脆,你拿这些青铜去耕地,它是不行的。但是它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可以打猎,可以杀人。于是就有了专门使用这些武器的人,也就是国家开始出现,开始有人掌握着这些武器去统治那些没有武器的人,就逐渐的出现了国家的这种制度。青铜的技术不是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是从两河流域那边传过来的,大概我们会比两河流域要晚一千多年。

在夏商周这三代里边,有一个重大的事情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的时候,周灭了商,周就是在陕西宝鸡那个地方,叫凤鸣岐山,岐山那个地方的一个小部落。这个小部落其实比商差太远,商朝当时是非常有钱的,就我们听传说就知道,有酒池肉林,非常奢华,有特别多的钱。周部落能够灭掉商他们很意外,他们觉得我们这么弱小而他们那么强大,我们竟然能够打败他们,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思考引发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基础的色调,就是周朝人想来想去,最后想出来了一个突破性的想法。他认为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是来自于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个不得了,就是在想出用道德来解释这一切事情之前,所有的原始人都是在揣度着天的旨意。就是打雷了说天生气了,发洪水了说天难过了。就总之,无时无刻都觉得天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就包括我们看古希腊的这些故事,人神都是混杂在一起的。人们总是搞不清楚,这个神到底要什么?但是周朝人突然想明白说,惟德是亲,他们就是看德性。我们因为德性好,所以获得了老天爷的帮助。商朝的时候这皇帝曾经讲过说,我们和太阳一样,我们是太阳的子孙,所以我们跟太阳一样永生。当他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他还是处在受天命的那种感觉的。所以老百姓当时为了反抗,说,太阳啊,如果你是跟他一起的,我宁愿跟你一起死,我可以没有太阳,但我希望这个王朝覆灭。所以在周朝以后,这些统治者们意识到德性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而并不是这个天命赋予我,就终身都是我的了,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调。

好了,然后一直到春秋,春秋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成熟的一个时代。在公元前771年的时候,西周覆灭然后平王东迁。平王东迁之后,实际上意味着周王朝的权威基本上名存实亡了,就进入了春秋时代。我们完成了这么几件事,一个是阶层的转换,就是过去只有贵族阶层才能受到教育。但是当周王朝整个覆灭了以后,产生了大量的颠覆,像一些不得志的贵族阶层,就开始进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当中,所以完成了文化的一个沟通、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文化开始得到传播,然后南方的崛起。就是我们知道春秋五霸,有一种说法是包括了吴越之地。那么大一片文明被开发,逐渐并入到中原文明当中,同时国家完成了编户齐民。就开始统计了,开始统计户口了,开始知道有多少人了,这是很早就做的事情。

这是说一个国家成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青铜时代。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形成了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

那么接下来就是,书里边讲的第一个版块,叫作“中国的中国”。什么叫中国的中国?就是我们真的形成了一个国家,这是靠谁?秦始皇。公元前221年,我觉得历史学的再差的人都记得这个名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是我就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中国没有变成欧洲那样一个一个的小国家,为什么我们没有变成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这样?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这一点太了不起了。各位,你知道创造一种文字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所以当中国人创造出了甲骨文、象形文字以后,周围的人都用,因为他们创造不出来别的文字,就都用这个文字。用了文字以后,秦朝统一了文字,大家都用这个。那好处就是,你发音就算再不一样,字都是一样的。所以说楚国、越国并进来,那口音差别太大了,隔一座山口音都不一样,但是一写字都认识,这就了不起。所以有了文化的认同感,写出来的书、文字、文章、法令都能够接受,大家就认为我们是一国的人。这个东西使得中国这么多年颠沛流离,打来打去,那么多的战争没有让中国形成永久性的分裂。

而欧洲不一样,欧洲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就导致只要我们发音不同,我们的文字就不一样。所以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不一样很正常,最后就分裂成一个一个的小国家。这一点上我们中国的文化真的是具备着足够的文化自信。

秦统一六国之后,很快消亡掉了,被汉朝取代。秦汉帝国都在这个时期,我们说叫作中国的中国,因为核心是形成整个的这么一个中国。这里边可能有着非常深刻的反思在里边,就是当汉朝,刘邦打下了整个天下以后,他也在不断地反思,为什么秦国这么强?强秦,那么厉害,那么善于打仗的一个皇帝竟然不过二世,不过二世就被汉朝给颠覆了。所以汉朝做了一系列的行动都是安抚老百姓的,把法令变得更简单,减少杀人,然后让民间经济开始繁荣。尤其是文景之治,汉文帝是特别倡导简朴的生活等等。在这400年的稳定期当中,逐渐的形成了汉文化,所以直到今天我们称自己是汉人。汉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把道德发挥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认为五行更替来制衡皇权。就是如果皇帝的权力被无限地放大,像秦始皇那样认为自己是始皇帝,什么事都是我说了算,会犯很多的错误。所以儒生们制作出来了五行更替的规律,说,每一个朝代之间都有更迭,像五行的相生相克一样,所以作为一个皇帝,你一定要谨慎。在汉朝流行谶纬之学,就是有很多传说,谣传,用这些东西来制衡皇帝的行为等等。在汉朝还形成了精耕农业和市场网络,那个时候所有的城市都是沿着道路成长起来的。就是只要有通途,旁边就一定有大的城市,所以基本形成了我们到今天,还有很多在用的路网结构。同时游牧文化和中国文化开始进行接触,大家知道跟匈奴又作战,又和亲,又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手法。那个时候虽然也有长城,但你知道明朝的长城和秦朝的长城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明朝的长城是用来防御的,所以整个是连起来的,真的是当城墙用。秦朝的长城挡在那儿做个界限,没连起来,所以有特别多的交流。而且在那时候,丝绸之路开始逐渐地活跃起来,汉朝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佛教传入中国,为什么这件事很重要?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我们过去讲过说汉明帝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了一个金光灿灿的一个仙人,说,这是什么?旁边人告诉他说,听说是西方那边有佛教,有可能是他。他说,那咱们迎一下,结果一迎迎到了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今天的白马寺,在洛阳,白马驮经把佛经传到了中国。但是许倬云先生说,为什么当皇帝梦到这个梦的时候,底下的大臣会知道佛教?这就证明在汉明帝之前,佛教就已经传到中国了。而佛教传到中国有多大的意义,你知道吗?就是因为中国人过去都是崇拜祖先的,祭祀的都是自己的祖先,所以孔子讲“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就如果你跑到别人家祖先那儿去烧香,谄媚。每个人都祭自己家的鬼,都祭自己家的鬼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形成一个普世性的宗教。就咱们所有人不信一样的,你信你家的,我信我家的,没法形成普世性的宗教。而佛教的传入给中国,带来了一个形成普世性宗教的机会,进而很快地就把道教发展起来了。道教的发展跟民间的太平道和天师道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像陈胜吴广起义,像刘邦起义的时候,它都需要有一个天的感应,斩了白蛇或者是什么。就他总需要有一些迷信的东西在这里边,而这个里边它们借鉴了特别多佛教的结构和故事传说的体系,所以佛教启发了整个中国道教的发展,这个是在汉朝的时候发生的。

跟它所对应的就是罗马帝国在欧洲的统治,这个叫作“中国的中国”。我们中国已经形成了,大概在公元前3世纪到2世纪的时候,这段时间被称作“中国的中国”。那么2世纪到10世纪,我们叫作“东亚的中国”,为什么?因为从秦汉逐渐过渡到了隋唐,这中间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过渡阶段,就是两晋南北朝。

为什么汉朝的天下会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汉朝一直倡导孝道,以孝治国,以孝治国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养肥了特别多的士族。地方上的大族特别多,像袁绍的家族,包括王羲之他们的家族,这都是当时养下来的一个一个的地方大族。这些地方大族强大到什么程度?就是国家拿他们都没有办法,他们的士兵已经多到可以跟国家打仗了,而且连匈奴人他们也敢打,他们的作战能力非常强悍。所以在整个董卓带兵,开始乱了以后,这些士卒们集结起来跟董卓打仗。而中国的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董卓之前,武将造反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就是军人干政几乎没有过。你想古罗马那时候三天换一个政权,就是是个将军,甚至是一个不是很高级的将军,都敢把皇帝杀了自己当皇帝。但是中国没有,而且中国统治各个地方的特点,跟古罗马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文化上的力量。古罗马为了统治任何一个地方,都一定要派驻重兵在那个地方驻守,只有重兵驻守才能把这个地方管理好。管理的结果就是这些人拥兵自重,最后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就造反。中国没有,当秦始皇搞了郡县制以后,每一个郡县安排一个官员就行了。而这个官员可能是一个将军,留下来你在这儿管着,没有重兵驻守,大家遵从同样的法令一块儿交税,就是因为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导致我们不需要在各地养特别多的部队。但是当这些封建士族由于孝文化的发展,由于整个家族的庞大,形成了一股一股的力量以后,再加上董卓开始起兵作乱,整个国家乱起来了。也就是我们说的汉献帝那个时代,三国。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可能杀人最多的一段时间。所谓的五胡乱华,许倬云先生讲,能够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出现那么多的战争,死那么多人,这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因为外族侵入所以中国乱,而是因为中国先乱了所以外族才侵入的。这一段时间里边,隋唐帝国开始崛起,就是隋朝和唐朝开始建立。隋唐帝国的建立,所带来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国人成了东亚的霸主,叫作天可汗。

像日本、朝鲜这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册封国,册封国就稍微远一点,离得更近的用的是,叫作羁縻州府的制度。羁縻州府就是,这个地方我们派一个官员在这管着,然后你们形成一个自治区,这时候就归我们唐朝管了,这属于唐朝的附庸国。再远一点的关系,像日本和朝鲜这样的叫册封体系,接受我们的册封也要纳贡。所以那时候整个东亚这边的这些国家,全都是以唐朝为核心的。而唐朝本身特别兼容并包,各个国家的人都可以在长安做官,那个时候是非常开放的一种风气,人口、交通都得到了大幅地增长。茶、糖酒、瓷器、纸,都在那时候成为整个丝绸之路上最受欢迎的货物和产品。南人和北人的交流,就是中国人不断地被胡化,然后胡人不断地被汉化,所以逐渐地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国家的文化。而且天文、数学、医药在隋唐时期都得到了大幅地发展,整个中国的文化是一个勃兴的过程。所以这个时候,所对应的世界上的国家,就是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在整个中东地区不断地扩张,而且跟唐朝人曾经打过一仗,我们在《丝绸之路》里边曾经讲到过,这场战斗最后是伊斯兰帝国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但是他们退了回去,因为鞭长莫及,但整个伊斯兰和唐朝的这个小规模的战斗,启发了安禄山,然后叛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造反,给唐帝国敲响了一个丧钟。这部分时间大概在2世纪到10世纪,我们把它叫作“东亚的中国”。

那么10世纪到15世纪,我们可以被称作“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为什么不直接叫“亚洲的中国”?因为这时候,我们已经不是亚洲的霸主了,我们甚至不能够被称作是东亚的霸主,我们只能够被称作是亚洲多元体系之内的一个中国。因为我们开始跟整个亚洲交流了,这是什么时候?就是宋和元这样的时期,在这个中间又有一段乱的时候叫作五代十国,五代是什么?叫梁唐晋汉周,十国,十个小国家,给大家普及一下,我相信很少人知道十国是什么。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这十个国家有九个都是南方的国家,就等于是盘踞在江南地区的。就是当时南北朝不是分了南北两块,所以这九个国家基本上都是在南边的。为什么当时会出现这么多的不同的民族带的军人,所造成的这些分裂的小国?是因为长城以内的胡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家知道过去长城守卫在这儿,然后我们打仗一般在长城之外打。那这里边都是汉文化,但是随着隋唐打开了这个大门以后,大量的胡人开始进入到长城以内,你发现长城内的这个地方全部都胡化了。胡化到哪儿呢?一直胡化到河北,河北整个都变成了胡人的文化,汉人就边打边退,一开始退到黄河。后来黄河也守不住,退到江淮一带。那个时候宋朝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压力就是来自于契丹国,契丹国跟宋朝常年征战,宋朝占不到便宜。最后双方定下来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给大宋带来了100年的和平。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讲,宋朝太软了,你看人家隋唐怎么弄的,隋唐是只有我们欺负别人的份,没有别人打我们。但是国际上对中国的澶渊之盟是特别赞赏的,说这个代表着整个中国的成熟,什么叫成熟?就是中国从一个武力国家变成了一个财政国家。在隋唐时期,包括之前秦汉的时期,中国人遇到任何问题,虽远必诛,就是非打不可,一定要打仗。但是宋朝人算了一笔账,说我一年给他这么多白银,看样子是花了很多钱。但我如果打仗的话,这个军费至少3倍以上,而且花了这3倍以上的军费,还未必能打赢。最重要的是,还得死那么多的老百姓,干脆给钱算了,这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国家。这个成熟的国家觉得算账,谈生意是比较划算的。

所以你看美国的历史,在整个扩张的过程当中,美国很少靠武力去夺取他的那些哪个州,哪个州。他一开始只有13个州,后来发展到50多个州,靠什么?靠的是买,美国人就是做生意,你卖给我,我就把它全买下来,所以这是一个财政国家。为什么宋朝会出现这么大的一个转折?是来自于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从后周那个时候,他(周皇帝)的一个武将,然后黄袍加身,造反当了皇帝。当了皇帝以后,他说,我既然能够黄袍加身当皇帝,那我底下这帮大将可能也都行。不是你们要造反,你们身边的人只要给你披上黄袍,你都能造反,所以杯酒释兵权。这是历史上真有的事,这些人他非常好地处理了跟老将之间的关系。你看过去的每个朝代,像汉朝,唐朝起来以后,都要杀掉一批过去的功臣。但是宋太祖没有,杯酒释兵权,大家各自回家养老,别再打仗了。宋朝定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调,就叫作“重文轻武”。重文轻武到什么程度?岳飞、韩世忠这么忠心耿耿的武将都要受到迫害,岳飞都要被杀头,就是对于武将是极度的敏感,极度的小心,不给他们任何权利,12道金牌催你回来。但是对文官宽容到什么程度?就是你再惹皇帝生气,最多就是流放。你看那苏东坡一天到晚被流放,皇帝气成那样了,但是流放,永远都是流放,甚至连打都没有。你看王阳明,那是明朝,王阳明还被廷杖过。但是宋朝的时候,对于这些文官是相当的客气。但是有一点,就你只要成为政府的公务员,你这辈子你都得是公务员。就是你想说我脱离这个体系,我回家种地去。不行,你就算再小的官,你去海南岛当官,你也得给我去当官去。所以整个重文轻武的国家,武力自然就会衰弱,好处呢?文艺好,就是诗词歌赋那是绝对一个巅峰。而且宋朝的时候人们活得很舒畅,没有那么多恐怖的气氛,所以有很多人一说到中国古代你最喜欢哪个王朝?大量的知识分子都会说宋朝最好,并不是越往后越好。你再往后听,你会发现后边会出现很多阴暗的王朝。但是宋朝是最开明的,人民生活最轻松最自在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是最美好的这么一个时期。但是宋朝已经不再是东亚的核心,我们和契丹也好,女真也好,包括后来的元朝,主要这三个大的北方的国家,始终给我们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大到就是,我们永远都是吃亏的一方。不断地给人家赔钱,不断地用金钱的方式来换取和平,之所以能够固守在临安,就是南宋能够在那边长期地据守。是因为他们(宋人)累积了大量的财富,所以才能够跟他们进行抗衡。宋朝之所以不再是东亚的核心,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独立。就是在唐朝的时候,没有那么明显的民族意识。所以你说你是吐蕃,你是回鹘,你是龟兹,你来都是天朝子民,都是天可汗的子民,所以能够很包容,它成为了整个东亚的核心。但是到了宋朝以后,认为这些人都是异类,这些人都跟我们没法相容,宋朝人就觉得自己是特别高级,特别棒的。他们固守在这个文化的一角,因此它只能够成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而它不再是它们的核心,它不能够建立一个普世的帝国。所以甚至也可以讲,宋朝是一个大的南北朝时期。因为你想从辽国开始,辽到金到最后的元,整个北方国家经营了大概400多年的时间,他们也有几千万的人口,这边南宋有6000多万的人口。这400多年时间里边,几乎就是一个更加巨大的南北朝的关系。宋朝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举措,就是推翻了过去对于大家族的那种优待。当然这也是随着整个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让北方的那些大族逐渐地被势力削弱。在唐那个时候,虽然也有科考制度,但是能够考上去的基本上都是裙带关系。但是宋朝你看这情况不一样,宋代名臣,比如说苏轼、苏辙,然后两宋,叫宋郊、宋祁,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都没有显赫的家世,他们凭着文才与知识在士大夫中脱颖而出。宋代科举比较能够得到人才,推究其中缘故,当因考试制度严密,密封考卷,没有人能够说情,考者不靠真才实学是没法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在宋元一带,科技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比如说我们说郭守敬,就是元朝的人,为什么元朝的时候,中国的数学科技这些东西会得到一个突飞的跳跃?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元朝(前期)没有科举制度。就是当汉人在用科举制度网罗人才的时候,大量的年轻人,聪明的人,都在不断地背四书五经,在学着写文章,文人治国。但是元朝不讲究这个,你必须是能干,你有哪方面有特殊贡献,元朝尤其重视工匠,我就把你选拔出来。所以像郭守敬他们这样的人,又没有科考可以做,他们就去研究科技,在中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一段科技的小高峰。这个时候我们把它叫作“亚洲多元体系下的中国”,就是宋元一代。

“世界的中国”的起点是15到17世纪,为什么选15世纪?因为在1492年的时候,哥伦布航海发现了美洲,这个事情非常重要。当他发现了美洲以后,完善了整个人类的地图,所以没有人能够逃脱整个世界一分子的角色。而中国开始进入明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竟然是刘邦以后唯一的一个成功者。刘邦是平民起义能够推翻秦国,从此以后所有的起义,基本上都是大家族所推动的。但是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竟然能够以平民的身份,利用封建的宗教力量,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就是因为整个氏族体系的崩溃。朱元璋登台了以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闭关锁国。就是他修建长城,这个长城就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海上有了很多的倭寇,又有海盗的角色,又有军人的角色,浪人的角色,加上当地的这些非法商人给海边造成了骚扰,所以他说干脆海禁,海上也不许走船。那时候甚至连渔船都不让下海,就是严厉的程度到了渔船都不准下海的情况,只有官家的船可以跟海外进行贸易。但是同时中国在那个时候,工艺水平大幅地提高,在海上确实赚到了很多的钱。白银在那个时候有大幅地流入,中国那时候赚了很多钱。朱元璋还做了一个规定,不得轻易地改变典章制度,当朱元璋说他的子孙后代都不得轻易地改变典章制度以后,明朝这个王朝整个就开始变得保守了。永乐大帝看起来是有一些能力的,我们来念一段:明成祖永乐颇有才能,只是除了夺取帝位及迁都北京的大动作之外,其他并无更张。继他之后,仁宗洪熙、宣宗宣德两代,休养生息十年无所作为,号为仁宣之治,其实是作风保守的表现。从英宗以后,明朝就没有值得称道的好皇帝,一些能干的大臣努力补救皇帝的缺失,再也无改革政治的余力。大臣之中只有张居正、刘大夏,少数几个有治国的才能也有治国的决心,但终究太少了些。张居正的改革,在有明一代已属难能可贵,然而究其实际也只能矫治文官制度,拥塞瘫痪的痼疾,并未开创更高一层的境界。你知道明朝有很多皇帝长达十几年的时间根本不上朝,还有人在后宫整天做木匠活,觉得当个木匠是更美好的一件事。你知道当皇权过度的地集中到皇帝身上,而皇帝又不想干活的时候,最常出现的状况是什么?就是宦官干政,因为只有宦官能够传递皇帝的信息。所以在整个明朝的下半叶,宦官当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不过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一个优势,就是人口的暴增。明朝从开国的一亿人左右到最后,就是崇祯皇帝的时候,大概达到两亿人口,人口整个增长了一倍。因为大海上实行海禁,所以就给了海盗一个生存的空间,就有了明朝的海盗文化。海盗文化当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大海盗叫郑芝龙,郑芝龙在清朝入关以后,还曾经受到清朝的优待,说你回来,我让你当个官。挺高兴,他就跑到北京去当官,结果被皇帝给杀了。郑芝龙被清朝朝廷算计了以后,他的儿子就宣布说,我要跟清朝干到底,然后就去占领了台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姓爷郑成功。所以他们都是从海上的海盗文化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明朝的时候,为什么我们把它叫作“世界的中国”?尽管我们看到,明朝这么闭关锁国,不愿意跟全世界交流,但你会发现,世界不会放弃你。所以大航海文化的背景之下,就会有大量的人想要来到中国,这时候中国跟西方也发生了很多的接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我们说罗明坚和利玛窦这样的传教士。罗明坚影响不大,是因为他在中国建了教堂以后,他就回去了。但利玛窦就一直生活在中国,跟中国人交流,甚至包括我们今天讲,“天主”、“上帝”这样的词汇,都是他和中国人商量,翻译出来的。他那时候跟中国接触最多的两个大夫就是徐光启和李之藻,这是中国最早接触世界的人,基督教开始慢慢在中国传递。

接下来取代明朝的就是清朝,清朝皇权完全掌握了东起满州,西到西藏的广大地区。其威势甚至超过了大唐的天可汗,这是东亚草原高原地第一次的大统一,而其坚实基础也超过了成吉思汗全凭武力建立的大帝国。所以满人入关接收明朝的天下,寻原有的统治方式,用汉制、汉官治人。清朝虽是一个征服中原的外来政权,却也是中国的一个皇朝,这是大清皇帝君临天下的体系。大家知道清朝皇帝入关的时候,没有得到特别强烈的抵抗。对于老百姓来讲无所谓,反正这皇帝也不太好,我们生活过得也不怎么样,你替代他就替代他吧。什么时候出现了大的反抗?是清朝要求老百姓留辫子,就是你不留辫子,就不留头,不留辫子的就杀头,这件事情一下子触及到了文化。就是你让我体会到了这种改朝换代的屈辱,文化被颠覆了。所以清一代,整个都是以反清复明为主题的,为什么清朝皇帝的段子那么多?大家说雍正皇帝是篡位的,说吕四娘跟雍正皇帝的关系,说朱三太子又来造反,乾隆皇帝其实是汉人的孩子,传说特别的多,为什么?就是因为反清复明的基调一直在民间不断地酝酿,不断地酝酿,一直到辛亥革命,整个喊的口号还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因为文化上的这种冲突。但是清朝的康雍乾三世,这个盛世还真的是挺了不起的。首先康熙是把国土面积整个的扩大,然后和俄罗斯处理好了关系。打了几仗,平三番,平准噶尔,这是康熙最大的事。雍正最重要的事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这两件事给清朝带来了大量的国库的白银。如果没有雍正的苦心经营,乾隆根本没有那么多钱可花。而到乾隆手里边,其实帝国开始进入分水岭,就是开始走下坡路,闭关锁国成为了他的一个基调。因为你知道雍正和康熙,都是和外国人有很多交往的。康熙甚至有很多外国人朋友,康熙还学几何,学很多这些东西,但是到乾隆这儿,他基本上认为这些东西我都不需要。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那时候英国叫“日不落帝国”,派了马戛尔尼使团来访问中国,费了好大的力气见到了乾隆。双方为了那个到底是怎么跪?跪成什么样?怎么说话?争执了好长时间,这一段大家要看《鸦片战争》那样的书才能够看得到。这个乾隆是怎么对付马戛尔尼的?他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是很著名的一段话,就是我们这什么都有,跟你们做贸易纯粹是为了可怜你们,根本不需要跟你们做贸易。嘉庆二十一年,英国政府再度尝试,又派遣了阿美士德爵士携带礼物和军舰来华,双方还是没能如愿。这两次英使来华双方不能进入谈判,一方面清廷自满自大,以天朝自居。另一方面英国也过分自信,提出片面优惠的要求,盼望中国接受,双方都有愚昧与自大之处。乾隆一朝,君臣耽于逸乐,不求了解外国情形,不能与康熙朝的对外知识相比。所以中国开始被动地被拉到整个世界的大舞台上,一方面是整个世界一定要把你吸纳进来,一方面是中国人不愿意跟他们有任何的交流,所以就会出现后来的鸦片战争。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自己本身的国力削弱是非常严重的。整个旗兵,八旗子弟的旗兵毫无战斗力,到了连马都骑不了的程度。整个中国国内打仗靠的都是绿营兵,绿营兵就是汉人。但是真正鸦片战争打起来了以后,你会发现汉人不愿意卖命,汉人觉得这是满洲皇帝和你们外国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不堪一击。一只小小的舰队,沿着长江一路走上来就能够逼迫清朝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这是非常耻辱的一件事情。但是同样鸦片战争使得中国走入了近代,就是它叫醒了这么一个古老的国度。那时候拿破仑就讲,不要去唤醒那个沉睡的狮子,就让它那样躺在那挺好的。因为他知道中国的力量,他们听说过蒙古大军横扫世界的故事。所以整个鸦片战争,其实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方面我们确实是被动屈辱,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被动地拉入到了现代社会当中来。在清朝的时候,民间社会组织开始繁荣。出现了白莲教、天地会,一直到后来的青帮、红帮,因为“反清复明”始终是清朝的一个基调。之后的事情大家就熟悉了,国内出现了太平天国,出现了义和团,然后一直发展到后来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进入到我们整个军阀混战。许倬云先生说,在军阀混战的时候,中国的武力开始张扬。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其实很少有军人过度干政的时期,但是军阀混战的时候没办法,那就是谁有部队,谁就说了算。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大家虽然互相打得一塌糊涂。但是当抗日战争发动了的时候,还是一致对外,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之后大家就知道了,我们新中国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到今天改革开放,重新去唤醒丝绸之路,号召全世界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空前的繁荣和受到尊敬。

整个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下来,有没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回顾一下,我们从原始蒙昧的社会,从夏商周三代,然后一直到秦汉的统一。到隋唐,到南北的分裂,跟胡人不断地交融,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财政国家。宋元明清,然后融入整个世界,被动地被拉入到世界的战争当中,逐渐地形成了一个独立自主自强的国家。这就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能够用这么短的时间,把整个民族的历史的大脉络梳理一遍,我觉得真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回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兼容并蓄的胸怀。哪怕遭逢外来异质文化,也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即使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至僵化时,也常有内发的修正,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本书是中国文化成长发展的故事,中国文化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经历了无数的起起伏伏,从源头的细流,长江大河一路收纳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这些河川带来的许多成分,终于汇聚成洪流奔向大海。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万古的江河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我们从“远古的中国”一直到了“世界的中国”,希望大家能够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够展望我们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