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公益课堂|张劲松:从疫情谈应激中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调适

 仰羊 2022-05-19 发布于上海

5月18日(昨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的张劲松主任医师在“四季公益课堂”中为广大家长和孩子讲解了“疫情期间,应激中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调适”问题。

张劲松主任医师详细地介绍了疫情期间孩子可能会出现的情绪反应家长们的应对策略以及具体的“心理按摩”方法。家长们听完后都觉得受益匪浅、收获颇多。错过的家长也不必担心,跟着小编来回顾这场课程的精彩内容吧!


图片

图片

疫情期间孩子的情绪反应

发生应激事件之后,我们的孩子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种变化有可能是积极的,比如有些孩子会主动去承担家务,为家长分担,变得更加懂事、自理;也有可能是消极的,有些孩子会更加容易感到烦躁、焦虑、愤怒,担心外界会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情......

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变化,都会体现在“情绪、认知和行为”三大方面。

情绪方面:容易表现出愤怒、焦虑和抑郁;

认知方面:会表现出觉得自己处于不安全之中,或者感到无能为力;

行为方面:可能会更加退缩,不愿意和外界有接触。


此外,还有生理上的反应,比如有些孩子面对应激事件,会出头晕、肚子不舒服的症状,这些身体的反应也和心理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变化不仅仅发生在孩子身上,家长身上也会出现,所以家长也要时刻留意自己的状态,及时调整。

图片

图片来源于本期课程课件

图片

面对应激反应的应对策略

在疫情期间,面对孩子的应激反应,家长该如何去应对呢?

首先,家长要去理解和接纳这些可能的变化和反应,我们作为大人,要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并在家里营造相对轻松的氛围,这样孩子也会相对稳定下来。

其次,我们可以适当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强化安全感——现在孩子们基本上都待在家里,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但为什么有的孩子还会感到害怕,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体现,需要我们家长去照顾、安抚孩子的情绪。

强化稳定感——当我们的常态生活被打破时,我们要有一些预见和预期,及时地做好准备,那么大人和孩子的心才能够踏实稳定下来。

赋予能力感——即在危机之中,要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表现出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的样子。

注入新希望——虽然我们现在面临困境,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相信,这一切肯定会过去的,只是这个过程可能会相对长一点。只要对未来抱有希望,就一定能够想办法战胜困难。

图片

图片来源于本期课程课件

图片

帮助孩子做情绪的小主人

第一步,学习识别情绪。我们不仅有愉快的、高兴的这类积极的情绪,也会有痛苦的、悲伤的这类消极的情绪。情绪不只是通过我们的面部表情表现出来,还要关注到心情感受、肢体动作、身体感受......

我们可以带孩子制作一把“情绪尺子”,用数字或者颜色来表示情绪的强烈程度,让孩子清楚地评估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

第二步,要进一步去思考情绪背后的起因。家长需要去引导孩子理解情绪的起因,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

我们的药是什么呢?就是学会情绪调控的方法。现在大家都在家里办公、学习,我们可以做一些居家的亲子活动,比如一起做家务、一起运动、一起做手工等;要注意生活中的积极美好,任何事情都是有正反两面的,要能够多角度看待问题,发现积极美好的一面;多用正面的语言,该表扬的要表扬,该鼓励的要鼓励......

给家长的制怒降躁驾驭术

第一步,停一停,不要急;

第二步,深呼吸,要冷静;

第三步,想一想,好办法。


第三步,学会利用“思维转换”来主动地植入积极情绪,输入正向的认识,培育我们的心灵能源。比如,有的孩子会自责:“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通过思维转换,可以让孩子这么告诉自己:“我尽力了,我可以从错误中的学习一些经验。”

此外,孩子和家长、同学之间也会发生冲突,这时,要能够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事情,双位思考,通情达理。尝试利用“沟通术”、“表达术”来解决问题,调控自己的情绪。

家长自我关怀的“STOP策略”

Stop——停一下。停下冲动、唠叨,暂停忙碌;

Take a step back——退一步,喘口气;

Observe——仔细观察,关注内在感受和周围环境;

Proceed mindfully——用心前行。

图片

图片来源于本期课程课件

危机会导致创伤,但危机也会激发成长。只有我们的家长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助力孩子们阳光成长!

完整课程视频回看请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