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妈前段时间因为突然“牙疼”去牙科诊所拔了牙,没想到拔牙之后还是偶尔疼痛。最近一次疼痛发作,剧痛难忍的王大妈去医院好好检查一番,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在人群中发病率虽然不高,但仍在年龄较大的人中较为常见,女性多发于男性。这种神经痛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大多数病例在50岁后发病。有证据表明,高血压和偏头痛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发作的危险因素。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三叉神经痛的“厉害”! ![]() 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分享道: “有时候,吃东西时突然就开始疼” “有时候,一吹冷风就发作了” “有时候,轻轻一碰都会诱发疼痛发作” “有时候,疼痛发作后那边脸一直麻麻的,好不了” ![]() 三叉神经分为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主要分布在人的脸部,因此疼痛发作与其神经分布区域紧密相关。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神经根受压迫,因而出现阵发性、强烈、针刺样的疼痛发作;少数患者发病是由脑干病变和多发性硬化引起。 据患者对疼痛特点的描述,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 ![]() 大多数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初治治疗推荐药物治疗,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服用药量会逐渐加大,进而可能出现耐药,这时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症状,包括微血管减压术、各种类型神经根切断术和伽马刀放射手术。 药物治疗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是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这两种药物被研究证明对三叉神经痛有效且副作用可管理。最初给予缓和剂量并根据病情发展逐步调整剂量。常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低钠血症、皮疹、瘙痒、嗜睡、头晕、视物模糊或复视、昏睡和头痛。 一线药物治疗无效或耐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一些医生会推荐换用拉莫三嗪、加巴喷丁或苯妥英钠等替代疗法,也有部分专家建议一线治疗无效后应该尽早转为手术治疗。 封闭治疗 一些药物耐受且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会寻求单纯的止痛方法,主要是封闭治疗。封闭治疗,是将含有局部麻醉剂的药物注射至发病侧三叉神经,使神经阻滞,达到镇痛效果。这种止痛方式操作简单,短期治疗效果好,但容易复发,副作用也很大,容易导致面部麻木等感觉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偏盲或失明。 ![]() 手术治疗 目前,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主要有微血管减压术、神经根切断术和伽马刀放射手术。 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术被认为是神经血管压迫导致三叉神经痛的最有效手术,需要切开颅骨,从三叉神经处移除或分隔开多种血管结构。但这种神经外科手术可能会存在一些围手术期的不良事件,包括脑梗死、血肿、无菌性脑膜炎等。 神经根切断术 神经根切断术是利用射频热凝固、机械球囊压迫、化学物质神经根损毁等方法损毁三叉神经根或神经节。较常见的是通过射频热凝固术阻断神经传导,但这种治疗出现出现面部麻木等的并发症概率较高,且只能止痛,无法达到治愈目的。 伽马刀放射手术 无需开刀,而是通过伽马射线聚焦病灶并损毁,属于放射治疗的范畴。临床数据显示,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愈率为81%[1](包括“疼痛完全缓解不需要药物治疗”以及“偶尔疼痛,但不需要药物治疗”),其中52%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不需进行药物治疗。虽然这种治疗也存在面部感觉障碍等并发症,但极少出现感觉缺失。目前,伽马刀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应用已经非常成熟。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的刘启勇主任,是我国较早从事放射神经外科领域的伽马刀专家之一,有非常丰富的三叉神经痛伽马刀治疗经验。如您有三叉神经痛相关问题或想进一步了解三叉神经痛的伽马刀治疗方法,可拨打咨询热线:010-59575778。 刘启勇 肿瘤放射治疗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放疗科头部伽玛刀中心副主任、河北一洲肿瘤医院伽玛刀专家。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医师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为我国较早从事放射神经外科领域的医生之一。多年来,经治国内外相关颅脑疾病的患者近万例。擅长伽玛刀“分割治疗颅内大肿瘤”以及“三叉、舌咽神经痛”等病种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