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TheDrive网站报道,2022年4月25日至5月12日,美国陆军在犹他州盐湖城附近的杜格威试验场进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交互式“空射效应”(ALE)无人机蜂群测试。 此次测试是美国陆军2022年“实验演示网关演习”(EDGE 22)的环节之一。作为美国陆军主办的一系列滚动实验演习的一部分,EDGE 22旨在测试美陆军在2030年之后针对高端对手多域作战的有效性。EDGE 22参与者包括美国陆军情报、监视、侦察(ISR)任务组、人工智能集成中心、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等。意大利、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英国等国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演习,闭幕式试验了互操作能力及组网能力。 参加此次测试的无人机分别为Area-I公司的ALTIUS-600和雷神公司的“土狼”。由30架小型无人机联网组成的无人机蜂群将参加此次测试。本文对此展开重点介绍,仅供参考。 在亚利桑那州尤马试验场,一架ALTIUS-600从UH-60“黑鹰”直升机上发射
编译:学术plus观察员 海鹫《反无人机技术报告》 美国海军部无人作战框架(上)无人系统领域建设如何对接美国国防战略? 何为“空射效应”(ALE)? “空射效应”(ALE)是各种从飞机上发射的无人系统的简称,这些系统可以由机组人员控制或自主飞行,并将信息反馈给直升机和联网的地面部队。ALE分为大型和小型,其中大型ALE重量不超过225磅(约102千克),以70节速度飞行时,作战距离可达350千米。小型ALE重量在100磅(约45.4千克)以下,能以30节速度巡航100千米。二者的滞空时间至少为30分钟。 美国陆军未来垂直起飞跨职能小组负责人沃尔特·鲁根少将表示,携带各种传感器的ALE可由飞机、地面车辆和地面部队发射。无人机蜂群将在目标区域集结,使用红外传感器和能够探测信号发射的电子战载荷感知敌方,确定其位置并通过网络将信息反馈给指挥所和有人驾驶的攻击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在有人驾驶的飞机和地面部队与敌军作战之前,为陆军提供一个范围更广,且更为详尽的未来战场图景。 两款“空射效应”(ALE)无人机接受测试2.1 小型无人机 ALTIUS-600 ALTIUS-600是Area-I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型无人机,全长1米,翼展2.54米,机身直径0.152米,重量在20-27磅之间,航程为444千米,续航时间至少4小时,可由数据终端遥控,也可自主飞行,发射前需靠地面站或母机进行航迹点信息的预先装订。 ALTIUS-600能够携带各种不同的有效载荷,执行情报、监视、侦察(ISR)与对地打击任务。可从气动集成发射系统(PILS)、通用发射管(CLT) 和可重构集成武器平台(RIwP)上发射。此外,该无人机还能携带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MoRFIUS(即移动式无线电频率集成无人机系统抑制器)作为反无人机武器使用。 ALTIUS是空中发射管式综合无人系统的简称,该系列无人机现有ALTIUS-500/600等多个子型号。ALTIUS-600的后续版本ALTIUS-700的载荷将是前者的三倍,续航能力延长到5小时,可携带的有效载荷包括监视系统、反无人机系统、电子战系统以及弹药等。 此前,ALTIUS无人机已经在MQ-1C、XQ-58A等无人机平台上进行过投放实验,并通过 Area-I 气动集成发射系统(PILS)从C-130、AC-130J、P-3,以及DAGOR超轻型战术车上进行过发射。作为测试平台,ALTIUS最终将成为一个具有一系列有效载荷和集群能力的“空射效应”ALE家族。 虽然“土狼”最初仅作为低成本的情报、监视和侦察平台,但最终却成为了各种应用的试验平台,这其中包括了2017年被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飞机空投用于收集飓风的数据。 专门用于执行反无人机任务的“土狼”Block 2直到2018年才公开出现,其外观更像导弹,取消了机翼,采用火箭发动机+小型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尾部的控制机构可使其进行空中机动飞行,滞空时间为1小时,航程约80千米。去年首次亮相的Block 3为小型管发射无人机,能够从大型飞机、无人潜航器(UUV)和无人水面艇(USV)上进行发射.,还可携带高功率微波系统来拦截敌方的无人机。 图:“土狼”BLOCK 2型于2018年出现,采用与BLOCK 1不同的外形与动力系统 图:佛罗里达州阿文公园空军训练场停机坪上的一只“土狼” 用途广泛的无人机蜂群 无人机蜂群战术最早由美军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各种网络技术都将为无人机蜂群战术的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无人机蜂群联网后,可以自主扫描大片区域,并将视频和目标信息反馈给在敌方打击范围之外的有人平台。蜂群中的无人机可携带电子光学、红外成像相机、能够定位敌方电磁辐射的传感器、电子干扰设备等,也可携带弹头对敌方阵地实施打击。 一旦目标被锁定和识别,无人机蜂群中的自杀式无人机将用于目标的打击,而其它无人机则充当间接火力或精确制导弹药的“观测员”。当无人机蜂群可以从地面车辆、高空气球、远程导弹和其他无人系统上,以多种配置和规模发射时,陆军正在权衡这些无人将如何使用。 鲁根少将对外认为,今后电子战和交互式无人机群的使用将更为广泛。无人机本身可以作为网络中继系统,在前沿部队和后方指挥所之间提供超视距通信。一个分层的,安全的监视网络和远程打击能力将使美国陆军在对防御阵地攻击时能取得态势上的优势,确保其在高度复杂的环境中能够对敌方军事目标实施打击。 图:陆军已经测试了更大的小型无人机群,比如在加利福尼亚国家训练中心的40架四旋翼飞机,但EDGE22将看到迄今为止最大的“空射效应”群 美国陆军对“空射效应”(ALE)的要求是重量要更小,飞的要更远,功能要更强,速度要更快。按照美军的要求,未来更大的有人飞机、军舰和防区外武器与高超声速武器都可以利用ALE的信息来对对手的指挥网络进行打击。 美军如此迫切地推进ALE项目其实源自陆军对未来战场的研判。陆军未来司令部(AFC)认为在集成防空系统(IADS)的环境下进行战斗时,提供传感器的平台必须是高生存力的耐耗品。在他们的设想中,类似MQ-1C这样的大型无人机可以在80公里处释放ALE,然后由ALE进入战场进行探测、识别、定位、报告(DILR),或发起攻击、实施干扰,充当诱饵来瓦解敌方的防空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