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静心倾听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是充满着神秘变化的季节,天气渐暖,树木发出嫩绿的新芽,花儿也争相开放。孩子们对气温转换有了明显的感受,并发现了植物的变化,对春天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于是,我们开展了寻找春天秘密的主题活动。 1.积极观察春天动植物和人的变化,充分感受春天的气息。发现春季一些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季节的变换与动植物和人们的关系。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能够认真倾听同伴讲述,用较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郊游的经验、经历和情感。 3.耐心的倾听故事,理解复述故事内容,知道蝴蝶的成长过程,体会耐心做事的重要性。 4.能较自如地运动剪刀、透明胶等工具制作物品,并能用多种形式的画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画面能较合理地布局。
1. 听歌曲。 2. 说春天。
1.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 2.春天的小河。师:春天来了,小河是怎样的?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幼儿模仿) 3.春天的小草。师:谁拍到了小草的照片?春天的小草是什么样子?在哪儿拍的? 4.春天的运动。引导幼儿想象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
教师朗诵诗歌,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征。
![]()
1.教师播放歌曲《风筝风筝真好玩》,幼儿自由欣赏风筝图片,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对称、造型及色彩。 2.师: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哪个风筝?为什么?(幼儿自由交流)
1.出示蝴蝶风筝,引导幼儿观察。 师:请你们看一看这只蝴蝶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是一样的吗?哪里是一样的?(重点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一样的特点) 小结:像这样左边和右边画面完全一样的,叫做对称。 2.幼儿自由找一找对称的风筝,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设计的风筝是什么样。 2.讨论如何制作左右对称的风筝。 师:你知道左右对称的风筝是怎样做成的吗?(先画后剪、叠放印轮廓等方法。) 3.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绘制风筝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4.幼儿将绘制好的风筝面用胶水、双面胶粘帖在风筝架上并制作风筝的尾巴。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风筝名称、制作方法。 2.评选我最喜欢的风筝。
![]()
各色长方形折纸、剪刀、胶棒、A4彩纸、线、A3纸 、MV《春暖花开》、花朵图片。
1.看一看:幼儿欣赏音乐MV《春暖花开》,感受繁花盛开。 2.说一说:请幼儿与同伴互相欣赏自己带来的花朵图片,说说分别是在哪里拍摄的?花朵的名字是什么? 3.猜一猜:幼儿欣赏范例“春暖花开”,猜猜这幅画上的花朵是怎样制作的,引起制作的兴趣。
1.教师出示不同的作品,幼儿观察。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幼儿自由交流) 小结:原来这些漂亮作品里的花朵是纸折的,而且颜色、大小、高矮、生长方向都不同。 2.提出要求,尝试创作 师:今天,我们也来试试折纸花朵,可以自己剪裁不同大小的折纸,也可以与同伴合作进行创作。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多做几朵不同颜色的花,并有意识地设计画面和花瓶花纹,帮助有需要的幼儿系中间的线。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 师:你觉得哪瓶花最漂亮,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从构图以及创作力方面来加以点评。) 2. 举办花朵展览会。 ![]()
铃鼓、碰铃等乐器,人手一份。 音乐《大雨和小雨》
1.齐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中强弱的变化。 2.全体幼儿分成两部分,分别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特点。 3.全体幼儿边唱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除“哗啦啦”做双手手腕转动,双手由上而下转动等幼儿自编动作外,其余都按歌词内容做不同力度的拍手动作)
1.教师出示铃鼓,碰铃,幼儿倾听它们发出的声音,说一说谁的声音发出时像大雨、谁的像小雨。 2.幼儿用打击乐器尝试演奏,教师重点指导摇奏方法。
1.确定“哗啦啦”双手手腕动作,用铃鼓摇奏表示。 2.教师担任指挥,并用乐器模仿动作指挥幼儿演奏打击乐器。 3.教师用指挥动作指挥,并暗示幼儿用合适的力度演奏打击乐器。 4.幼儿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可以逐步请幼儿担任小指挥,和全体幼儿一起演奏乐曲。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文字由作者原创 幼师宝典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幼师宝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