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仲华 | 黄梅城长么样?

 荆楚文史哲 2022-05-19 发布于广西

‍‍‍‍‍‍▲李正阳题

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前进,不断开拓未知领域的历史,但也是一部不断回溯,不断寻根,追寻丢失记忆的文明史,今天,我带大家来探寻古黄梅城长么样。

黄梅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枕依大别而踞楚尾,襟带长江而跨吴头,是属吴楚交接之区,更是荆扬咽喉之地,有高山之巍巍,聚秀藏灵;有平湖之淼淼,泛奇流珍。公元前164年汉文帝于此设寻阳县,辖黄梅全境,及广济,宿松,九江之一部分,有建制史2186年。公元598年隋开皇更名黄梅县,辖现黄梅境,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今天的县城是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由县令樊懋侁,从县西大河镇的白花畈迁来,距今七百多年。古县古城究竟长么样,现代人没有看到,听说很少,早已遗忘。

因职业原因我曾经常出差,养成了每到一地,必买地图、读地图的习惯,一是为指点迷津,方便岀行,二是入境问俗,了解当地人文历史,古迹胜景。我喜欢将读地图与历史联系起来思考问题,以获取更多的见识。近日,我看到一份清光绪二年(1876年)黄梅县官方绘制的《县治全图》(见清光绪木刻版县治全图)。当看到我们居住的县城原来是这幅面孔时很是吃惊,古黄梅县城和现在看到的县城差别太大了,引起了我浓厚的探究兴趣,遂用按图索骥的方法,搜集资料,对照现貌,神游了一次黄梅古城。

看古城全图,首先是护城河把全城围得严严实实。史料显示城开始是土城,于明洪武年间所筑,有谯楼。明万历二十二年,湖广巡抚郭惟贤题请建石城,历四年竣工,设六门。东为仁育门,北为拱辰门,西为正义门,南为文明门,西南之间为化龙门即无衢门,东南之间为便民门即小南门,各门均建有谯楼。至光绪时,城墙周长五里二百四十二步,高二丈五尺,上宽九尺,底宽一丈五尺左右。垛口三千七百五十个。梅城原本无池,明季末,整濠环城以为池。除北门外,城东北,西北各掘濠一道,深阔各丈余。古黄梅城南持河为险阻,西掘塘濠,潴水环廓,为鄂东较坚固的一座古城池。如今城墙已毁,濠池被填,原来的老圈子早已被城市发展突破,但城墙的位置还依稀可辨,现在的环城路基本是古城墙的位置。

县治全图城墙内标志性建筑大部分不在,但还是有迹可寻的。

县署,坐城西南隅,相传为前宋鲍参军故址。现在的县政府办公楼就是在原县置位置上向四周扩展,形成现在的规模。新政府办公大楼已经建成,只待择机搬迁。不久,历经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的黄梅南衙将迁到北面滨河新城政治文化集中区。

学署,原在县治古楼东,有大成殿,设至圣先师孔子牌位和孔子像,勒石碑。有崇圣祠,先贤祠,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这里的规模大于县署,由此可见黄梅人世世代代重视教育。

岳王庙,立于城西,岳飞北伐之际,曾带着四儿子岳震驻守在黄梅县五郎关,与南下的十万名侵略者进行过多次恶战。岳飞受迫害后,秦桧派人对岳氏子弟展开追杀。值此之际,岳震、岳霆为了留下香火,不得不四处逃亡。最后,他们来到父亲曾战斗过的黄梅县,在当地人的掩护下定居下来,并在此繁衍生息,分一十三户,传续香火。明勅郡邑俱立庙拳祀。有诗人吴钰在岳王庙题诗可见:

十二金牌阻北征,燕云垂手竞无成。
朱仙咫尺陈桥驿,一代兴亡各罢兵。

高塔寺,是宋天禧年间,上春坊民唐守忠兄弟建,有殿亭、宇舍及砖塔一座,十二级,高一百七十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黄梅县城的地理标志。自塔往西至岀城的主街名叫古塔西路,往东至下新方向叫古塔东路。有刘寿全写过一篇名为《乱石塔》的诗:

古塔千年乱石堆,风霜雨雪任频催。
伤痕斑驳精灵在,莫向香林问事非。

还有一篇现代人写的《古城砖》写道:

深埋地底旧城砖,古邑春回转世间。
千载残遗铭史册,人生羁旅警时篇。

历经千年的古塔无疑是古黄梅最好的代言者。

关帝庙在高塔寺南,关圣明封伏魔大帝,为忠烈威神。泰源观,在城东市,晋武帝为罗真人建,原为真人修练之所。忠烈祠、天后宫、玉皇阁、万寿宫均在城东高塔寺,泰源观和东门之间,现仅存泰源观,其他尽废。

鉴于受当时绘图印制技术所限,城内市井街道没能一一绘出,而以文字载明。查阅县志记载,城内有街十五:东长街,东门外关至先农坛。东市街,东门内至左家巷。税务前横街,左家巷至塔下一首。南市街,河街,县前街,新街,凤凰池街,四牌坊东街,西市街,西长街,北市街,北长街,北门外抵北邙山,大小二南门街各出抵河。

有坊十四:毕家坊,承诏坊,忠孝坊,希兰坊,上春坊,下春坊,翔鸾坊,宣宜坊,宣化坊,市曹坊,崇信坊,宣范坊,金城坊,贞元坊。后补登的坊:有登云坊,登科坊,云梯坊,经魁坊,擢秀坊,鸣凤坊,青云坊,骥腾坊,观光坊,进士坊,四牌坊,亚方伯坊,绣衣坊,三代登选科弟传芳坊,进士坊,御史坊,天池鲲化坊等。

有巷二十五:东市的泰源观巷,梅家巷;税务前街的左家巷,塔下巷,倪家巷,郑家巷;南市的南门桥巷,穿司前巷,刘小巷,段家巷,正南门巷,石家巷;凤凰池街的许家巷,罗家巷;北门街的孝节巷又名思姑巷,陈家巷,大北门巷,钱家巷,叶家巷,穿北小巷,罗家巷。十井,有义井,清泉井,忠井,段巷井,司边井,明汲井,護坊双井,道会仓井,孙公井。

古黄梅城市巷交错,井汲清虚,棋布万家,烟火满目。一条条幽深的小巷,长街蜿蜒,细细长长。一径悠长的街面,间或一辆独轮线车车轮辚辚轧过有些凹痕的麻石条路。

我亲眼看的黄梅,是由建国初到现在,作为老黄梅这些名字我都没有见过,但是我听年长者讲述街道几次扩宽,房屋产权历史演变过程时,说的地名都是这些老叫法。他们介绍曾经的古城,窄窄的街,密密的人,麻石条街面上一道道凹痕,犹似亲眼所见。

城墙外县治全图标示的主要建筑物,有以下几处:

城外西南的东禅寺,六祖道场,慈母塔,原建筑主体基本没有改变。志称五祖以徒众云集,寺不能容,乃辟东禅以广其化。其寺甚大,有佛母塔,即当日养母堂,母寂,即以此地葬之,封骨有塔,覆塔有殿,去寺仅数武。王士正有游东禅寺诗:

谁识新州猲獠群,传衣夜半祖庭闻。
水过孤寺半烟篠,郭外数峰空雪云。
直是西来扫文字,翻令南北競纷纭。
明朝稳把江头撸,水到浔阳九派分。

鲍照墓与东禅寺相邻,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虽正处于新建的街道中间,但仍得以保留。历朝历代有很多诗人题咏。如陶樑的《鲍参军墓》:

月黑孤坟鬼唱哀,南朝遣迹付蒿莱。
文多靡嫚偏伤雅,主类英明总忌才。
早蹈危机巢燕幕,幸无诗案织乌台。
令晖芳塚原邻近,好免音书寄大雷。

喻元鸿的《鲍参军墓》:

为爱风骚屈宋遗,故埋诗骨楚江湄。
如何十卷参军集,不见当年绝命词。
戎马纵横逢此日,风流消歇傥如斯。
空传旧宅依然在,我更为公代别离。

俊逸亭,是为纪念鲍照建,梅民摘俊逸鲍参军之句,亭在墓前,今废。余文华有《过逸俊亭》:


参军故里草离离,几曲危亭半未欹。
传遍唐人怀友句,生当宋帝忌才时。
一方骚客兄兼小,千载文名赋与诗。
跌荡城西三月暮,我来吊古入荒祠。

喻钟的《逸俊亭怀古》:

当年余韵至今存,小立亭前别地春。
六代烟花消王气,半生戎马老诗人。
草埋荒塚魂犹恋,碑勒参军字颇真。
到此俗情都洒尽,春风载酒往来频。

城隍庙在县治西,因县署扩建,早已搬迁。书院在东禅寺之左,康熙年间知县张云松建于东关外街口。养济院在西关外,已废文昌阁在县河北岸,关圣庙在县河南岸。文昌阁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的文昌帝君。喻元鸿有登文昌阁六首:

其一
谁将阊阖九霄排,摘尽星辰定莫猜。
苏子本来监玉局,李生况自号如来。
此间不著凌云句,何处堪容拔地才。
呼吸倘能通帝座,准携谢眺一徘徊。

其二
浮生何日不尘埃,说道神仙笑口开。
大地几闻探月窟,九州未必有天台。
文章本自江山得,名士都从甲第来。
欲把高歌搔首问,天神无用苦惊猜。

社稷坛在县治北折而西,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祭祀神灵的社稷坛,是祭祀土神、谷神之所。社东稷西,各广五丈,高五尺,四出陛,第陛五级。坛面上铺垫着五色土,以五行学说中的五色对应五方。中央有一“社主石”,象征“江山永固,社稷长存”。有清帝弘历《春仲躬祭社稷坛》:

春祈祀典廑躬行,右阙晨趍率辟卿。
立我蒸民知谷重,藐予小子识君轻

先农坛原名神农殿,先农坛,是祭祀先农即农神炎帝神农氏的地方,它揭示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重农传统,彰示农为国本,重农敬农理念的。

惜字阁,位于东门关外,是用於烧毁书有文字的纸张的地方,是古人“敬惜字纸”理念的体现之一,今已废。县志上留有黄利通题惜字阁诗二首:

其一
何必山深去,溪云处处通。
化成粉堞外,脚路马蹄中。
翠竹经春雨,香花度午风。
法门原不二,惜字有何功。

其二
僧楼题惜字,俯首一长叹。
故纸蜂攒透,神仙蠧蚀残。
火轮三世劫,木佛一般看。
莫下秦灰泪,文章彻骨寒。

黄梅古城城外,北有山,群峰屏立,山叠翠,水流玉,禅乡千寺,尽在松涛竹海之间。南有河,沃野平川,湖泊交错,阡陌纵横。村落集镇,棋子般点缀其间。西南多水,东北多山,四面环带,亦称形胜。

时间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岁月也书写着发展的伟力。几十年来黄梅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县城建成区达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过25万。现在的城区街道纵横,高楼林立,交通发达,已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通过引水入城、已打造山水相依、清水绕城、环境宜人的生态环境。城区先后兴建了县文化公园、戏剧院、黄梅体育馆、阁书馆、博物馆和县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等核心公共文化场馆。黄梅人民,豪情满怀、不负时代,正致力打造老城区慢生活核心体验区、滨河新区政治文化集中区、工业园区新型工业聚集区、高铁新区商贸休闲服务功能区。

穿越古今看黄梅,我们看到了黄梅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看到了黄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能看到黄梅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黄仲华,黄梅县大河镇黄桥村人,律师,现客居广东中山市。

【链接】忆黄梅二中童老师

故乡的东港河

黄梅古文化遗址游螺墩

《黄梅山歌》序

黄梅农民变律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