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19中国旅游日|四百年前的广州城,藏着多少网红打卡点?

 明远小筑 2022-05-1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

你是否想过,

博物馆的力量是什么?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无言的展品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它改变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带领我们了解过去并拥抱未来,

物换星移,

当快生活遇上旧时光,

今天是中国旅游日,

让我们一同走进艺博院,

在四百年前的江山胜迹中,

卧游畅神。

羊城八景

岭南书画有段古-羊城八景(普通话版)

我国山川秀丽,美景迭出,自古以来,就有评选“八景”的传统。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八景”,也就是当地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这些景物有的是自然景观,有的是人文建筑。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随着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不同时代的八景往往有所不同。

广州作为千年古都、文化名城,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八景:羊城八景

图片

佚名 羊城揽胜图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羊城八景,从宋代开始评选,并在此后成为传统。关于明代羊城八景的画作,你了解多少?

这套羊城八景图,出自明末清初画家高望公,它们分别是:金山古寺、珠江秋月、石门返照、景泰僧归、浦涧廉泉、白云晚望、大通烟雨、波罗浴日。

高望公是明末清初画家,名俨,字望公,自号高士,广东新会人,生卒年代约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高望公博学,工诗,善画,尤善草书,时称“三绝”。明末清初的学者,对高望公其人其画评价甚高。

图片

高望公  秋山观瀑图

这套高望公羊城八景图,由谢志峰昆仲1986年捐赠给广州市人民政府,现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保管,可以说是相当珍贵。2010年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历代羊城八景荟萃”展览中曾展出此画,使得广大市民能够一睹其风采。

2022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联合广东地区知名粤语媒体人和主持人李沛聪,共同打造“岭南书画有段古”节目,为大家重温这一套高望公的《羊城八景图》,以讲古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岭南文化的力量。粤语,是岭南地区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的语言,通过它来了解古代羊城的美丽景色,自当别有一番风味。古老的画作,在李沛聪的娓娓道来中展现出明代广州城的繁华气息:

岭南书画有段古-羊城八景 上(粤语版)

如“金山古寺”这幅画,金山古寺隐没于林木掩映之中,山势渐高,苔点密布。江面留白,树石运用披麻皴法,展现山川延绵质感,构图疏密结合,互成映照,错落有致。

图片

高望公 《金山古寺》局部

“珠江秋月”画中屋宇林立,旗旛飘展,秋晚江上,夜深灯前,一派水上人家的气息。云烟穿梭于疏林间,皎洁的月光映照于江上,水波粼粼。树石运笔松动灵活,山林迷蒙,渺远无际。

图片

高望公 《珠江秋月》局部

“石门返照”怪石嶙峋,线条流畅,富于变化,浓淡晕染体现出物像质感,岩石刻画采用披麻皴法,皴点的变化掌握得恰到好处,运用自如,树丛生长于石头上,只有亲临实境才能写此实景。

图片

高望公 《石门返照》局部

在“景泰僧归”中,景泰山呈现出幽静庄严的气息。石块用笔松动,古寺隐现于树丛中。山峦笔法粗细不均,采用解索皴的画法,潇洒利落,苔点浓厚,层次分明,远山纯以淡墨晕染而成,颇得米家山水墨法。

图片

   高望公 《景泰僧归》局部

岭南书画有段古-羊城八景 下(粤语版)

“浦涧廉泉”以山石为主要表现对象,前景山石运用渴笔焦墨勾出山体外形,内在笔势运用披麻皴法,线条遒劲有力,参差变化丰富,松紧适度。近景山坡起伏和缓,张弛有度,刻画细致。

图片

 高望公 《浦涧廉泉》局部

“白云晚望”中,山体绵延,云雾缭绕,山石大小有别,运笔流畅松动,稍加皴染,适当的苔点使得画面灵活而富有生机,石质疏松,云烟飘渺无尽,树木与山体融为一脉,白云寺在树林掩盖下只见其屋顶。远景山脉已然入云,以勾染为主要表现方式,使用披麻皴法,体现出山峰的高耸,旭日愈夕而山气愈佳。

图片

高望公 《白云晚望》局部

“大通烟雨”前景树木几乎纯以晕染而出,鲜少勾画之笔,浓淡反差十分明显;石块用强烈的黑白对比表达其体积感,江水则以数条长短不一的横笔带出。作者运用留白的方式表现出云雾,长直线简练地勾绘出山体的外轮廓,给人以石质坚硬之感,并采用米点皴法,将山峦的厚重表现出来。

图片

高望公 《大通烟雨》局部

“波罗浴日”画面右下角是建于海边岩岸的南海神庙,海风拂啸,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每当黄昏时,万顷澄碧,波光粼粼,片帆西去,征途无垠。一轮红日是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所在,整幅画映照在金黄色的氛围中。

图片

 高望公 《波罗浴日》局部

世事无常,沧桑变化。曾经繁盛一时的八景,追不上岁月流逝的脚步。如今的金山寺,只剩下断壁残垣;石门旧址,已是一片公园,贪泉碑依旧立在坡上,不过原碑藏于广州博物馆,留在此处的是复制品;“大通烟雨”所描述的大通寺,也被毁为废墟,烟雨井随之掩埋;南海神庙的四周,近观绿树成荫远望楼宇林立,浴日亭中已难以欣赏到海上浴日的奇观。

幸运的是,现在的我们,可以从古人的诗文歌赋和丹青墨笔中寻觅这些消逝的美景。高望公这套画作,让我们在回想古迹时,有了一个参照。从清代开始,粤港澳地区就以得风气之先,而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也在文化上形成了一个以广州和香港为中心的文化区。粤语在其中不但起了交流沟通的作用,还承载着中西文化交融的作用,正是这种兼容、开放、交流的精神,赋予了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性格与禀赋。

通过粤语来传播艺术文化,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居民来说,是最有亲切感,最能够深入其心的方式,也最能够凝聚力量方式。“岭南书画有段古”中,李沛聪精彩的粤语讲古将羊城八景的画面与声音被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我们仿佛又走进了明代的广州城,岭南文化的生命力在画中流淌。而这正是藏品的力量,新媒体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


昨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广州艺术博物院是广州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参与者,也是创新的乐园,我们让观众能更容易接近和参与,理解复杂且精细的概念。我们广泛地为不同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促进广州社会经济发展,文物在这里可得以传播并应用于日常生活。通过公共教育,我们为社区建设注入力量。此外,广州艺术博物院通过丰富藏品和活动项目,为广州社区提供了关键性的文化架构,广州艺术博物院为塑造一个更美好、更富有文明的广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片

广州美术馆新馆效果图

今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是“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我们邀请大家与广州艺术博物院一起,走进藏品,运用媒体,从画作中感受岭南文化的底蕴,体悟博物馆的力量,卧游于广州四百年前的山水美景之中,享受这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撰文 / 郑湘榕(志愿者)

编辑 / 周梓潼(志愿者)陈颖婷

审核 / 邹杰杰

审定 / 冯清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