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沛县人。原名刘季,当了皇帝以后,改名刘邦。他曾任泗水(今江苏省沛县东)亭长。秦代的繁重徭役、残酷统治,使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揭竿而起,反抗秦王朝统治时,他积极响应,率兵攻克沛城,自称“沛公”。刘邦起义部队初属项梁,后来他的军事力量迅速壮大,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成为反秦的两支主力。 刘邦从河南南阳进军陕西东南,据丹水,攻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武关河北岸),克蓝田,兵临霸上。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沛公西入咸阳,推翻了秦王朝。刘邦废除秦朝酷刑苛法,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得到京畿地区人民的热烈拥护,他们“争持牛羊酒食献饗军士”。 项羽闻讯刘邦已定关中,立即驱兵攻破函谷关,直至戏下(今陕西潼临县新丰镇东南),设了鸿门宴,谋杀刘邦未遂,又引兵西屠咸阳,恢复分封。刘邦鉴于当时军事力量对比的悬殊,为了保存实力,接受了项羽的分封,占据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这也就是刘邦被封“汉王”的原因,也是后来“汉朝”一名的来历。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他听从了娄敬的建议,迁徙了齐国田氏、楚国昭氏、屈氏和景氏,以及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的贵族,还让关东的豪杰十余万人落户关中。先后平定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的叛乱。根据当时社会情况,在萧何协助下,制定了《汉律》九章;任用张苍、叔孙通,制定了各种礼仪典章制度。汉高祖刘邦的这些措施,为西汉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于长乐宫,葬于长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