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神”为中心的希腊神话世界观,一直精确传达着西方经典的知性和理性

 水里画外美术馆 2022-05-19 发布于浙江

以“神”为中心的希腊神话世界观,一直精确传达着西方经典的知性和理性在“希腊化时期”中,希腊文化圈渐渐扩大,亚历山大大帝的后继者们在各自统治的时期,把希腊文化与本地文化融会贯通,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希腊美术作品,基本上都是罗马人复制的,共通的审美意识和共享的价值观使得希腊艺术的审美意识渊源流长。
公元前146年,统治希腊的罗马帝国在建筑及艺术方面继承了希腊文明,由于希腊艺术家迁居罗马,越来越多的希腊美术被模仿雕刻出来。当初的希腊雕像原作基本不复存在。没有罗马人的复制,今天的我们可能难以窥见希腊艺术的惊人之美。

《雅典娜》,前4世纪,大理石,高2米,意大利卡比托利欧博物馆

《少年立像》(约公元前540),大理石,高194厘米,雅典国家博物馆

《少女立像》(约公元前540),大理石,高121厘米,雅典卫城博物馆

克里提俄斯《克里提俄斯少年》(约公元前480),帕罗斯岛产白大理石

波利克里托斯《持矛者》(约公元前440),大理石,高212厘米,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菲迪亚斯《命运三女神》(公元前447—前438),大理石。

普拉克西特列斯《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约公元前350)。

利西普斯《休息的赫拉克勒斯》 约公元前4世纪

公元前5世纪具有崇高和庄严感形态特征的雕像 

普拉克西特列斯《赫尔墨斯和婴儿酒神》(约公元前340) 

尼多斯的阿佛洛狄

卢浮宫里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公元前190年左右

亚力山德罗斯《米罗岛的维纳斯》(约公元前100),大理石,高202厘米,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阿格桑德罗斯、波利多罗斯和阿塔诺多罗斯《拉奥孔》 (约公元前1世纪中叶 ),大理石,高213厘米,罗马梵蒂冈博物

罗马的美术从追求“美”的时代,进入“写实性”时代,在罗马的美术作品中,有大量具有高度写实风格的雕像。因为罗马人有先祖崇拜的习俗,为了在家中祭祀先祖,雕刻与自己容貌相似的肖像,这和我们现代人习惯摆放祖先遗像是一样的道理。虽然希腊成了罗马的领土,但在当时希腊风时期的影响下从理想主义过渡到写实主义,写实风格的个人肖像随之得到了发展

罗马肖像雕刻作品

《弗拉维安王朝的少女肖像》(约90),大理石胸像,高63.5厘米,罗马卡皮托里尼博物馆

《卡拉卡拉像》(约211—217),大理石,高50厘米,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君士坦丁头像》(313),大理石,高259厘米,罗马卡皮托里尼博物馆

罗马美术的另一个重大特点是拥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比如现今在世界意大利首都罗马的世界级遗产,建于公元80年的圆形竞技场(Colosseo),可容纳5万人,在那里会举行角斗士比赛一类激动人心的观赏活动。

罗马竞技场内部

罗马竞技场

哈德良大帝(在位时间:117年—138年)在公元128年建的“万神殿”,给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建筑带来了深远影响

乔万尼·保罗·潘尼尼(Giovanni Paolo Panini)《罗马万神殿内部》(约1734)

392年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而基督教以外的宗教都成为“异教”,遭到排斥,希腊·罗马的众神和希腊·罗马艺术一起降下帷幕。帝国晚期罗马美术从写实主义过渡到了象征主义,而受其影响的初期基督教美术开始萌芽。

 为了纪念罗马四分统治体制而打造的四帝共治制像

艺术带给我们纯真、朴素、静穆、欢喜的享受,它们闪烁着纯洁的光芒,美的熠熠生辉。在我们视觉感官的享受中,这种美即能让人充满欣喜若狂的激情,又能如此自然平和地潜入灵魂。
所有的美和力量都是推而广之的、普遍适用的、人性化的。
徐彬/202205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