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

 新用户61391524 2022-05-19 发布于广东

书面的指令通常被认为是最无效的,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是一件非常低效率的事情。

但是,阅读也是我们最低成本、使用最高频的一种方法,以至于,我们任何人都无法避开这一“低效路径”获取知识。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成果呢?

答案是:更主动地阅读,而不是随便捡起一本书就开始埋头苦读。

今天的文章,我们介绍一种学习一本书或其它印刷品的方法叫 SQ3R,名字来源于该方法具体步骤的字母缩写。

调查(Survey):快速浏览目录及章节总结,得出总体看法。

问题(Question):记录所有问题。

复述(Recite):总结,做笔记,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回顾(Review):重读,扩展笔记,与同事讨论。

我们要杜绝随便拿起一本书开始阅读,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很充实的样子,合上书本脑袋空空,但是,2~3 个小时已经过去了(这里的阅读不包含网络、言情小说等休闲类书籍)。

01

我在大学的时候,从图书馆借阅了 400 本书左右,完整阅读的书籍大概有 200 本左右,主要集中在大一下学期至大三下学期期间。

除了从图书馆借阅外,我还经常泡在寝室楼旁边的新华书店,几乎每周阅读 2~3 本的节奏,我毕业后回过头看,能记住的内容寥寥无几,甚至书名都很少。

在我大一上学期的时候, 我就决定未来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但是,我并不清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凭借我当时的眼界和认知,我无法给我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我甚至不知道可以求助谁。

泡在图书馆或新华书店是为了避免让自己看起来无所事事,我用一种填充自己的方法,躲避了更重要的问题。

回头看,这是一段非常低效和被动的人生阶段。

02

但是,这也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有机会和那么多“牛人”聊天,自此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每年会阅读 30 本书左右。

我也在不断地精进自己阅读的方法,而 SQ3R 方法是我目前最推崇的方法,他让阅读有了目标,同时,也真正的将书面指令变成了自己的指令,最终沉淀成为脑袋里的知识。

首先,带着问题审视你即将阅读的书。可以整体浏览一下目录,以及每个章节作者的一些总结性的提炼,或者其它标志性的内容。这么做的目的是在深入阅读前,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

接着,写下你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衡量你是否需要投入2~3个小时深入阅读的关键,如果你的问题不是关心的,或者未来可能遇到的,那么我建议你不用当下阅读它,因为,大脑天生不会浪费任何精力记忆不需要的内容。

其实, 大多数书籍的每个章节都是围绕一个问题去书写的,只不过很多不是用问题当做标题,而是用答案当做标题,因为,你需要将每个章节翻译过来,看看他们是在解决哪些问题,这就是你能够从书中获得的全部范围了。

然后,如果你认为写的问题和自己面临的问题相同或类似,那么,就可以正式开始阅读了。阅读并不需要你按部就班的从第一页开始阅读,而是,可以针对问题的重要程度,直接穿插式阅读,记住阅读不是目的,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解题思路才是目的。

再然后,在阅读完特定章节或重要问题后,可以通过自己的话语来复述作业的主体思路和意思,并且对于核心的内容做些必要的记录,甚至创造一些缩写来帮助自己记忆。

最后,回顾已阅读的章节,甚至重新复述一遍书中最核心的思路和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内容进行拓展,有没有一些更好的方案,或者作者的思考是否有漏洞。当然,如果你有兴趣小组或家庭成员的话,也可以给他们进行分享讲述。

03

具体例子,比如我正在阅读网易云音乐创始人王诗沫写的《幕后产品》一书,首先,我整体浏览一下目录,看看书的整体内容。产品经理要有哪些基础素养?市场调研和分析有哪些方法?产品人员如果想要进一步成长,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如何成为更好的产品负责人?

接下来就是开始从我最关心的如果需要进一步成长,需要掌握哪些运营知识开始阅读,其余章节可以再看。

接下来是复述,即改写。我们不能自欺欺人,认为自己有一个好脑子,可以记住看过的全部内容。

最后,在工作中思考产品的同时,也要开始提前思考,功能上线后需要重点面向哪些群体,需要通过哪些运营策略才能让用户感知并使用起来,最大的卖点及瓶颈是什么。也会站在产品负责人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没有记住思维模式,那就去重新阅读如何成为更好的产品负责人的章节,再进一步实践。

一定程度上来讲,要带着目的读书,带着问题阅读,让自己更主动性的阅读,这样我们才不会浪费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也是一个基于速成的时代,我们总是想着尽可能快的获得,尽可能快的享受,但是,现实一次次的教育我们,速成绝无可能。

从一定程度上讲,所谓的“慢才是快”是一个多么朴素的道理啊,就像那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

源 | 成长的常识(ID:chanpindaguan)

作者 | 成长的常识;编 辑 | 亚亚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