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这3个不经意的行为,给孩子的心理暗示很糟糕,摧毁安全感

 晚风是如此温柔 2022-05-19 发布于湖北

最近,我重温了前几年的一部电视剧《以家人之名》,每次一看到小子秋的部分,我都忍不住心疼起来。子秋很小的时候就离开父母,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又辗转来到干爹身边。面对陌生的环境,小子秋锻炼出了一个特殊的技能:察言观色。

比如有一次大人回家,子秋看见他脸色不好,就乖乖关掉电视、主动给大人提鞋。类似的场景反复出现在剧中。这就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看起来非常让人揪心。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来自于父母,或许一些有意或者无意中的行为,就会给孩子带来糟糕的心理暗示。

孩子为何没有安全感?可能被你亲手摧毁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从人际关系出发,安全感是指一个人知道自己不会被别人伤害,因为每个人都是被规则保护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那么幸运,可以内心充满安全感。比如上文的小子秋,因为受到了来自家长的伤害,所以孩子只能用这样示弱的方法来保护自己。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唯一的底气来源,可惜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父母尽管很爱自己的孩子,却因为一些不经意的行为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摧毁了孩子的安全感,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习惯性威胁

带娃过程中最心累的无非是孩子不肯配合,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往往喜欢用威胁的方式达到目的。比如《大耳朵图图》里有一个络腮胡子大嗓门的牛爷爷,图图看见他非常害怕。

图图妈发现这点后,只要图图不听话,她就说:“你再不吃药,我就喊牛爷爷来了!”这一招确实很管用,可是却在无意中将孩子丢入恐惧的漩涡里。对孩子来说:我最信任的父母却肆无忌惮地伤害自己,这不是很可怕吗?

2.恐吓孩子

“你再不乖乖吃饭,我就不要你了”“走开,我没有你这种不听话的孩子!”生活中,这些对话有没有常常出现在你与孩子之间呢?恐吓孩子和威胁一样,都是利用孩子的恐惧以及对家长的信任来达到一些小目的。

只是这两招实在是得不偿失。对于孩子来说,分给你的信任感是有限的,一旦这些信任被人消磨殆尽,孩子会认为:父母对我的爱通通带着附加条件,我不能信任你们了。

3.“抛弃”孩子

首先,给孩子一个固定的抚养环境与监护人。很多育儿专家都建议父母亲自带孩子,不要让他成为留守儿童。其次,当家长与孩子必须面临分别的时候,家长的处理方式要“大方”一些。比如,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非常舍不得爸妈。而父母就趁着孩子不注意时偷偷溜掉了。这是很糟糕的处理方式,带给孩子一种“最重要的东西会在顷刻间失去”的心理暗示。

停止糟糕的下意识行为,试着用用这几招

1.亲密的互动陪伴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父母不能缺席。在陪伴的过程中,注意营造仪式感。就拿过生日来说吧,为什么过个生日要吃蛋糕、唱生日歌呢?其实生日意味着孩子新的开始,蛋糕等元素在暗示孩子自己正在被人关爱。生活需要仪式感,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

2.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然后沟通

《为何家会伤人》提出,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用的是“暴力沟通”。父母根本没有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就是关键,不妨试着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小孩,希望听到父母如何与我们沟通吧。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愿意听话,而只是想要一个有同理心的沟通方式,比如这样:“你感觉到难过,是吗?”“妈妈觉得可以这么做,你觉得呢?”

3.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看待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创作了许多有关儿童的诗歌,他有一句话:大多数时候,孩子没有被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这句话的本质就是要尊重孩子,允许他有自己的想法,给他选择的权力。这就是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你可以自己完成决定,父母会在背后保护你。

写在最后:

家应该是孩子的避风港,而不是风暴的来源。在此与各位家长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