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言命术

 祥宏讲夷坚 2022-05-20 发布于北京

宋代段子:《夷坚志》大量记载了宋代术士的故事,写到了各种算命奇准的人,他们算法各别,各有神通。这故事的主人公是用人们熟知的“八字”来推算人的命运的。

【原文】

王垂仲共,南城人。绍兴乙丑赴省试,闻术士史言方有声,往谒之。

史问知乡里,曰:“旦者仙郡李鼎、周楠、余去病、石仲堪四先辈来问命,言独不取石君,馀皆当高过。”又询所业经,曰:“习《易》。”史曰:“适南剑邓暐先辈亦云治《易》,此人今年当擢第。”语罢,始推王五行,曰:“毋讳吾说,君非但今兹不利,后举亦不得乡荐,岁在庚午当再举,辛未必成就也。”王不乐而退。

已而六人得失皆验,所谈王后来事,的的不差。既廷对,又与同年乡人江秉钧往谒,史已不忆前事,独云:“二君复何问?岂非欲知高下耶?然科级皆不高,王君尚可居黄甲。更有一说,江君生乙巳,带格角杀,必过房义养者。”二人相顾叹异。盖江本甘氏子,来为江翁后云。

暨唱名,王第四甲,江末等。史生之精妙如此。(右二事皆王仲共说。)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方大年星禽||杨证知命||伊宪文命术||朱安国相字-上||万岁丹||杨抽马卦影||俞翁相人

【白话语音文字版】


王垂(字仲共)是南城(现江西抚州同名县)人。他在宋高宗绍兴乙丑(绍兴十五年,1145年)年去都城参加省试,听说有位术士史言声名正起,于是过去拜访。

见面后,史言经询问得知王垂是南城县的,就说:“今天早上,你们老乡李鼎、周楠、余去病和石仲堪四位举子到我这儿来问过命了,我跟他们说,唯独石君考不上,其他人都会在省试中获得好名次。”史言又询问王垂熟习的儒家经典,王垂说:“我准备参考的是《易经》。”史言继续说:“刚才南剑州(今福建南平)的邓暐来算命,他说也是主攻《易经》,这个人今年会登第。”说完后,史言才开始推算王垂的五行八字,算过以后,说道:“我不瞒你说,您今年考不上,下次科考连乡荐也得不到,到了庚午(绍兴四十年,1150年)年,你会再次得到举人资格,在辛未(1151年)年你能进士及第。”王垂听了,心中不乐,告退离去。

结果,史言提到的六个举子的考场得失全部应验,他描述王垂随后的科考之路,也一点不差。绍兴四十一年(辛未年,1151年),王垂参加完廷对后,又跟同年乡人江秉钧一起再去拜访史言,史言已记不住之前的事儿了,他只是说:“两位君子还有啥可问的?难道是想知道名次高低吗?你们的排名都不高,这位王君的排名还能进黄甲。还有一说,这位江君是生在乙巳(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年,他命里带'格角杀’,一定是过继过来的。”王垂跟江秉钧两人相顾感叹,都认为史言算命真是神了!原来,江秉钧本是甘家的孩子,后来是过继给江翁做他后人的。

等到唱名结束,王垂名列第四甲,江秉钧位列末等。史言的命术就是这么精妙!这事儿就是王仲共说的。

【祥宏点评】:王垂,在《王仲共》故事中专门讲到他;暐wěi,古同“炜”;五行,中国传统的世界本源认识论。古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种元素构成,由此生发多种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包括算命术;乡荐,指在地方上的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资格;廷对,又叫殿试,指的是通过省试的举子们参加的在皇宫内举办的考试,以决定最终的考试结果;同年,指的是同榜进士;黄甲,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因用黄纸书写,故名。也指进士及第者。宋代科举也有“五甲(五等)”之说,第一至三甲赐进士及第,第四、五甲赐进士出身;格角杀,又名“隔角煞”,八字算命中的术语,隔角是凶神,犯隔角煞者易有牢狱之灾,六亲缘分比较淡薄。所以史言说江秉钧是过继来的;史言算命的精妙在王垂第二次拜访时依然体现的淋漓,从他说“两位君子还有啥可问的?”可知,他已经算出两位这次是及第了。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8-宋代术士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