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龙达(Ronda)是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腹地的一座古老小城,诞生于罗马帝国时代。其老城建在750米高的万丈悬崖上,被人称之为悬崖上的小镇。  2. 下午2点半离开米哈斯,要走一段蜿蜒的盘山路 (车拍)  3. 2个小时车程,龙达到了,路边有个骑马的雕像,司机到此发现不能停车,只好掉头离开(车拍)
 4. 龙达城里没有公厕,有人值守的卫生间,每人0.5欧
 5. 在龙达新城区下车,先跟随导游认路认餐馆  6. 白色外墙,窗户以橙黄色框框装饰,认好这是往餐馆的转弯处  7. 龙达新城建筑以白色为主  8.  9. 龙达是斗牛的发源地,也是斗牛士罗密欧率先制定出斗牛赛规则的地方,如今西班牙斗牛即诞生于此。为了维护这座“古迹”,现在仅在特殊的节日才会在此举办斗牛赛。
经过龙达斗牛场,这是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场,有200多年历史,也是电影《卡门》的外景地。感觉圆形的斗牛场外观有点像我们福建的土楼。  10. 和著名的斗牛士雕像留个影 
11. 再学样比划   12.  13.  14. 经过街心小花园,竖立一尊半身铜像,是西班牙诗人、众议院主席里奥斯·罗萨斯,他也是龙达人的骄傲  15.
 16. 龙达新桥旁的悬崖上有一条观景小路。没有官方导游跟随的旅游团的导游是不能边走边讲解的,郑导只能带到这里做介绍后,给1小时自由活动时间。 (团友张老师拍摄)
 17. 来到连接新城与老城的“新桥”。说是“新桥”其实有两百多年历史了,桥建于1735年,建了34年。新桥高达95米,不知当时的人是如何在悬崖峭壁建桥的。  18. 站在观景小道的石墙围栏旁,可以欣赏对面建在悬崖上的老城
 19,真心佩服在悬崖上建造房子的人  20. 拉近镜头看纯白的“天空之城”  21. 在这里一位老外看到我们互相拍照,主动要帮忙拍合影。其实在这里拍合影效果不好,距离拍摄者太近,拍出的人物把后面景色遮住了,不过·还是要感谢那热情的老外先生。
 22. “百闻不如一见”,虽然行前看过龙达的图片,但光看照片是无法感受亲临这里带给人的震撼。看着悬崖上的白色房子,仿佛听到日本音乐家久石让的《天空之城》。
 23. 前方悬崖上有个观景台  24. 前往观景台的路上有一排建筑  25. 白墙上也是蓝花盆红花装点  26.  27.
 28. 眺望悬崖一侧绵延不断的绿草绿树

29. 来到八角亭观景台  30. 亭子里红衣女子正在演奏乐曲
 31. 走到有护栏的观景台俯瞰脚下的塔霍峡谷  32.  33. 观景台一侧的小公园
 34. 原路返回,再次欣赏新桥  35. 桥的正中有铁窗的小房子,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曾用作监狱,因为俘虏关在这里是无法逃脱的  36.  37.
 38. 龙达被赐予“建在云端的城市”、“悬崖边的白色小镇”、“最适合私奔的地方”..... 它汇聚了让人心动的词汇:漂亮、神秘、险峻、浪漫、刺激,身临其境都会觉得这些形容并不过分。
有人说,龙达成为世界著名小镇要归功于作家海明威。这位狂热的斗牛爱好者慕名来到龙达,在龙达的时光给海明威写作的灵感。他在一部关于斗牛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给龙达下了简明扼要又浮想联翩的定位—“最适合私奔的地方”,龙达因此声名鹊起,让多少人心驰神往。 所谓“最适合私奔的地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风景秀丽,让人有心情谈情说爱;二是人迹罕见至,少有人到的地方足够安全。 我们跟团游,只能“公奔”无法“私奔” 
39. 在桥头新城这一侧,黑色台阶边有人把守,交2欧可以走到桥下面参观新桥互动媒体中心。 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也怕走那么多的台阶。(团友拍摄图片)  40. 俯瞰桥下的塔霍峡谷  41. 站在桥上,看到有人顺着悬崖边的台阶往下走,可惜我们的时间不够。
 42. 网上下载一张从峡谷仰望悬崖上的空中楼阁和雄伟的新桥,非常壮观。
 43. 走过新桥进入老城区安静的街道  44. 在一观景台旁,老外们正在拍合影。刚才主动帮忙拍照、戴伞型帽的老先生(第一排右二)认出我,向我招手示意一起来合影  45. 摄影师蛮拼的,爬高拍照。一群快乐的老人,拍合影时还齐声唱歌  46. 悠闲漫步老城区石板路,敲敲风铃  47. 临近新桥头的这座建筑外墙上是一幅描绘龙达山城的瓷砖壁画  48. 从桥上走过返回新城  49. 桥头遇到一队骑行者  50. 新城的沿街店面  51. 露天餐馆  52.  53. 集合时间到了,这是餐馆隔壁的商店  54. 晚上6点抵达餐厅时饭菜已经上桌,在龙达小城也能品尝到可口的中餐,看来这里的中国人和中国游客在不断增多。
今天游览“白色小镇”米哈斯、“私奔小镇”龙达,各有特色,令人难忘。不同于过去欧洲游常规的“宫保鸡丁”(宫殿、城堡、教堂、市政厅),喜欢这样的景点,也是挑选南欧游行程时特别注意要有这样的小镇。 (图片摄于2018.05.31,除署名外,其余为先生拍摄,部分文字摘自网络,博文于2018-07-17 06:06:30发布在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