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明入清的时代大变故中,有两个文人被历史作出两种不同的判断。一个是大诗人钱谦益,曾为东林领袖、朱明重臣,然而却手举白幡投降清军,出卖了人格和灵魂,最后被纳入“贰臣”逆子之列;另一个是博学多闻的学问家黄道周,在朱明朝廷上屡遭贬谪,崇祯吊死煤山后却揭竿而起,以一介文人之力企图抗清复明,最后宁死不降,慷慨就义,被清廷谥为“忠端”。这里有一个价值判断,叛逆变节行为,即使是其敌人,也是不屑的。
黄道周《草书千字文》局部 明人项穆论书,说是“书之为言,散也、舒也、意也、如也”。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肯定这样一个说法:黄道周的书法是其人生积蕴与感受的外化。他的戈戟森厉,他的生拗横肆,其实都是他不平凡的人生和人格在艺术上的一种宣泄与发挥。它不是天生俱来的,也不是斤斤于笔墨就可以学得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联想到今日书法盛行学汉魏、学明清,夸张变形,终因少了字外功夫,看上去新潮或前卫,然只得其皮毛耳,等待他们的也只能是热闹一阵以后的无声无息。 黄道周《草书千字文》局部 在当年也算热闹的书坛,也有张三、李四的排座次,也有米、张、邢、董的并肩王。黄道周的书法不同流俗,也许不入某些人的法眼。可是,在今天,在时间的法则面前,在人稠众广的冷漠与寂寞之后,又有谁能够将黄道周排挤出优秀的书法家行列之外呢? 黄道周《孝经》局部 崇祯十七年(1644)年,已经告病在家的黄道周闻明亡,“袒发而哭者三日”。然后,欲挽狂澜于既倒,临危受命,组织力量抗清,不成,终于被执。清廷置酒席,劝之降,他骂而不食,吟诗八章,神态自若。幽拘于南京死牢,他绝食十有四日,惟求一死。在死神没有降临之前,著诗、作文、写字。“和墨伸纸,作小楷,次行书,幅甚长,力以大字竟之。又索纸作水墨大画二幅,残山剩水,长松怪石,逸趣横生,题识后加印章,始出就刑。”拖着沉重的镣铐一路走来,照样是傲首阔步,照样是旁若无人。时不时地,他还抬眼望向远处,望向头顶上的那片天空,只是那天空已经不再蔚蓝了。走着,走着,行至东华门,他再也不走了,一屁股坐于地上说:“此与高皇帝(朱元璋)陵寝近,可死矣!”遂英勇就义。死后,人们在收敛他的尸体的时候,这才发现他衣袍的内衬上,有血书“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一个“孤”字,让他深深体味了孤独与独立难支的悲哀。然而在这悲哀之上,应该还有气贯长虹的精神之光。内衬边上还有几行小字,曰: 黄道周《孝经》局部 是啊!当一个人明白了死生之大义以后,“砍头只当风吹帽”,他也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与勇敢。我甚至猜想,他于狱中书写的那些字画如果能够流传于世,那一定是一副游刃有余的灵动,一种变幻莫测的奇崛,精彩到极致,绝妙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黄道周《洗心五言诗轴 》 黄道周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他勤于著述,钻研儒学,成书几十种,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他能书尚画,书法自成一体,影响很大。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概括其一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黄道周就义后,邑人在其出生地铜山深井村旧居设神牌祭祀,在其执教的明诚堂设馆纪念。相传在他就义后十年,有人在武夷山林里,看见一个黄衫朱履的老者策杖优游于林泉间,酷似黄圣人。于是为之建庙崇祀,享受人阅香火。人们视黄道周为神,尊称「助顺将军、,以避清廷忌视。乾隆年间,有黄姓移民奉其香火人台,在艋舳竹巷尾建小庙供奉。台北市康定路也有助顺将军庙,专祀黄圣人。 黄道周的《临王羲之告誓文》局部 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著作甚丰。《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现存诗两千余首,被俘后“见三光”的牢室中所作三百多首诗,出自忧愤,最为感人。 他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他的楷书主要学习钟繇,比起钟繇的古拙厚重来,更显得清秀、飘逸。黄道周善楷、行、草诸体书,又工隶书。他的楷书,如《孝经卷》、《张溥墓志铭》,字体方整近扁,笔法健劲,风格古拙质朴,十分类似钟繇楷法。不同处是,钟书于古拙中显得浑厚,黄书则见清健,可以看到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他的行草书,如《五言古诗轴》,大略类其楷书的体势,行笔转折方健,结字欹侧多姿,朴拙的风格同样接近钟繇。他的隶书正具有“清截遒媚”的特点,不如楷书那样古拙清刚。从黄道周书论中,反映出他对魏晋书法是比较倾心的,尤其对钟繇、索靖等具有古朴书风的书法更为欣赏,而对其当代书法,如董其昌的书法,则并非如此。 清初宋荦说:“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漫堂书画跋》)道周亦能绘画。 黄道周《答诸友诗卷》局部 徐霞客评他“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概括其一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 明史赞:“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 乾隆帝亦说他:“不愧一代完人”。 《四库全书·黄道周儒行集传》序:以直节清德,见重一时”。 好书推荐: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之作,《黄道周书法艺术》,福建美术出版社,8开,200页,每件作品标注有作品名称、尺寸、材质、收藏地、释文、款识等信息 |
|
来自: 阿敏i3eqinkjbg > 《康里巎巎黄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