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梁冬觉世悦》是一档关于睡眠、内在、喜悦的音频节目。 你对自己足够诚实吗? ![]() 01 有一种能力,叫深度思考力 今天我们播放的歌叫《生而平凡》,讨论了一个人在平凡和超越平凡之间,寻找某种有力量的平衡感。 如果我们足够诚实的话,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在平静、平安的过程当中,成为一个不那么平凡的人。 但是,很多人从没真正问过自己:这真的是我需要的人生吗? 有一天,我碰到了某互联网大厂的高级产品经理。他的老板缔造了一个国民级的互联网应用,可以说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他们的产品。我问他,为什么是你的老板创造了这个伟大的产品?这位产品经理说,有一种能力,叫做深度思考力。 的确,一个人的努力和他的深度思考力之间,不一定成正比。有许多人非常努力,但一辈子被种种生活的琐碎细节困扰,很难说这辈子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甚至很难说做过什么样有意义的思考。 02 有深度思考力的人 有哪些特征 一个有深度思考力的人,起码应该有如下的几个特征。 第一,有能力用一两句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有的人用几句话,就把一件事情讲得特别透彻,让你觉得“哇,这正是我想说的,但是为什么我没说出来?”你以为是表达能力不够,其实是思考的深入程度不同。 知道的“知”字,左边是一个“矢”,就是箭头,右边是一个“口”,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知道一点东西,就看他是不是能够一矢中的,一口说清楚。 深度思考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能否用精妙的比喻有效地阐述一个问题。 写过《知行合一 王阳明》、《帝王师:刘伯温》等畅销书的历史作家度阴山,在接受小梁采访时,谈到全然把一颗心注入进去做事的状态,他举了王阳明曾经举的一个例子: 去参加考试,拿到试卷之后发现题很难,花了一半的心思去想,没考好会怎么样?后来发现题不是很难,又拿出一半的时间去想,如果中了状元又会怎么样?真正用来答题的时间只有四分之一,这就不叫用心。 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就把是否专心在做事比喻清楚了,它是我们对某些问题思考的体现。 第三,一个有深度思考的人,可以用逻辑去推断事实上的不可能。深度思考的第三个特征,是有很缜密的逻辑推理力,并且借由逻辑推理看见矛盾,从而发现事物的荒谬和本质。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对问题的思考很容易被带节奏,那些与众不同的表述越来越难以坚持下来。人们在写东西的时候,总想借由一些技巧性的包装,包括标题、情绪等,去获得更高的点赞和转发。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很奇怪的社会现象:资讯和媒介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人们的深度思考力越来越少。 03 为什么要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可以让一个人更有竞争力,并且获得与自己相处的能力。 现代舞蹈家高艳津子来给太安私塾讲课的时候,讲到与自己相处,他说“一个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没有学会如何独处”。他用舞蹈来完成了独处,而那些深度思考者,甚至连舞蹈都不需要,只需要意识到思考这件事,来完成与自己的相处。 彼得·德鲁克说,知识分子的主要工作是思考。思考可以让你在什么都不做的时候,仍然安之若素地和自己独处,个中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那些已经建立了深度思考能力和习惯的人,会有一种独处时不经意的欢喜感。而另外一些没有掌握这个技巧,或者没有这样习惯的人,一旦陷入孤独便手足无措。 贵人语迟,不仅仅说一个人说话比较晚,也表达了有深度思考的人在大部分社交场合里,总是表现出一种格格不入的木讷感。他们很难使用“天气不错”“你喜欢什么样颜色的手机”这一类情绪化、简单化的沟通技巧,如果强行处在这种浅度情绪沟通中,他们表现出来的就有点木讷。 孔夫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仁者,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思考者。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其实不难,只要按照惯性走下去就好了。但是如果你有深度的思考,会发现你并不想成为那样的一个人。 当所有人都被八卦新闻包裹,以舒服的方式在交流的时候,请轻轻地告诉自己,我可以拒绝平凡,因为我将平凡很久。 |
|
来自: 新用户95657716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