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的的系统化的流程。——《引爆执行力》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是5月20日,我们坚持共同读书的第140天。感谢关注我,希望我们在彼此陪伴中坚持向自己的梦想前进,实现自由。 经常可以在后台收到小伙伴的哀嚎,每天看了分享,好不容易振作起来准备大干,一到执行的时候,又颓了。 果然不管何时,我们通往目标的绊脚石都是缺乏执行力。 据说执行力的早期研究者和实践者,霍尼韦尔前任总裁、CEO拉里·博西迪这样定义“执行”一词:“执行,就是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
她认为,具备执行力的人,是可以搭建起这种桥梁的人——他们总是能准确判断出什么才是值得投入精力的事情,高效、高质地完成任务,并持续保持健康的体魄与心态。 在精英阶级的多种共通之处中,“具备强大的执行力”正是排在前列的一个普遍特征。而如果你希望变得不平凡,那你需要学会运用这种能力。 她在她的《引爆执行力》探讨了执行力,不是指某个单独的方法论,而是一套构筑执行方案的体系。 那么书里都有些什么帮助我们增强执行力的方法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推荐理由在我们讨论这本书的价值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书里的一部分内容: DDL,全称deadline,意为“死线”。它还有一个更通俗易懂的翻译:截止期限。 任务总是有交付时间的,因而,我们每天都在和DDL做斗争。正常来说,你的工作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 在你接到任务1后,立刻开始工作。 但事实上,你的工作进度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 刚接到任务1的时候,你迟迟不肯开始,一直在拖延。 · 好不容易做了一点,但时间已经临近任务1的DDL了,这时候任务2突然砸了过来。 · 你熬着夜、加着班,终于把任务1做完了,你想着歇一会儿吧,于是任务2又拖了不短的时间。 · 最终,恶性循环的结果是:你永远都在赶DDL。 是不是形象又直指痛点?整本书的风格就是如此。前言之后并没有什么“开胃故事”,作者直接上的就是像上面这样的干货,跳出执行力误区。 总而言之,书里给出16项高效技能,帮助读者跳出越忙活越多、持续拖延、无从下手等执行力误区;掌控三大关键逻辑,轻松避开不靠谱、做事慢等职场陷阱。 另外,书中分享了在真正的执行者形象的指引下,利用行动“拆解漏斗”五步骤,重塑个人进阶思维,为自己的行动给予持续反馈与正向激励。 低效能的生活是怎样的? 缺乏执行力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为什么你的执行力低下? 你又该如何成为一个更专注、更冷静、更高效的个体?
精彩导读· 首先,你要明确时间管理不是“时间管你”,而是“你管时间”。 · 其次,基础的时间管理就是任务管理。你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你的待办事项,给它们安排合适的时间。 · 再次,面对未来短期的任务,你要做到“适度承接”,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 最后,面对长期的目标,一步一步做好规划,踏踏实实往前走。 · 列出你需要做的事情。 · 做减法,一条条删除,直到只剩下20%的核心任务为止。 · 用整块的时间集中精力去处理这些核心任务。 · 做完之后,再去处理剩下的任务。 而真正正确的应对方案是: · 天赋:你天生就擅长、做起来比别人更快更好的事情。例如,有些人天生就有绝对音准,在学习音乐方面就比常人要容易许多。 · 知识:你额外学习的、前人总结的知识经验。如果是在你的天赋领域,你可能对这些知识会学得更快,或者更深入,这是深挖你天赋的过程。 · 技能:你所掌握的一门方法。比如说,绘画的方法、编程的方法、说服他人的方法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