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物语》:故宫的故事说不完

 新用户8926AVU2 2022-05-20 发布于北京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本来,故宫理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根据临时革命政府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紫禁城后部的内廷。可是,溥仪在宫内一直与亡清残余势力图谋复辟,以赏赐、典当、修补等名义,从宫里盗窃大量文物。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修改对清皇室优待条件,将溥仪赶走,接管了故宫,同时成立“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制订并通过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对故宫文物逐宫逐室地进行了清点查收,之后整理刊印出《故宫物品点查报告》。

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门前广场举行了盛大的故宫博物院建院典礼。开放的第一天,人们以争先一睹这座神秘的皇宫及其宝藏为快,北京市内万人空巷,交通为之堵塞。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故宫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故宫的故事说也说不完。日本记者野岛刚利用近10年采访两岸故宫获取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写成《故宫物语》,以独特的视角讲述故宫的故事。

野岛刚是一位知名的媒体人,有过24年记者的生涯,曾经在多家主流媒体任职,同时也在香港中文大学、厦门大学留学,可以说他兼具了两国三地的视野。

话文物

今年春晚,有一个节目惊艳了众人。那就是充盈着诗情画意的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这个节目把舞蹈表演、人物演出融入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之中,向观众呈现了一幅古今辉映、美轮美奂的新时代图景。节目以清雅洗练的笔墨描绘初秋时节富春江一带的山川景色,表现出宁静淡泊、超脱自然的精神情怀。不能不让人想到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是江苏常熟人,他原本生于陆姓人家,因为家贫,7岁时被送给没有子嗣的黄家收养。黄公望中举后在元朝当官,但40岁的时候被牵连入狱,因而割舍仕途,潜心于书画的世界,从此开始描绘江南风景,画出淡然恬静的风格。

黄公望的画和宋代的山水画有明显区隔,可以看出在元代是划时代的革新作风。他有点年纪之后才开始画画,却能名列元代四大画家之一;如果说《富春山居图》是他的最佳杰作,应该没有人会反对。

这幅画在明代时由沈周、董其昌等一流画家收藏,也被模仿。这幅画想要得到的人很多,经过很多人之手。清代时,收藏者吴洪裕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富春山居图》烧了一起陪葬,幸好其子吴静安在关键时刻把名画救出,虽然烧掉部分卷首,但是大部分都完好。可惜的是另一幅书法家智永《千字文》则没躲过被烧掉的命运。

《富春山居图》原来全长约690厘米,烧掉部分以后再经过修复,卷首小段部分较短,只剩51.4厘米,图面大部分是山,称为《剩山图》。另一部分占全部的十一分之十,长636.9厘米,称为《无用师卷》,黄公望题跋说画要送给弟子无用师,因而有此名称。《富春山居图》就这样一分为二,《无用师卷》后来传到乾隆皇帝的手上。

《无用师卷》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到了中国台湾,另一方面,《剩山图》留在大陆,最后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连画也就此诀别。前台北故宫院长周功鑫曾告诉作者,2008年就任院长时,他曾接到某个人物向台北故宫传达的信息,希望让两张画相会。台北故宫也没有异议,就积极向前迈进,大陆方面随之提出“互展”的意向。但是大陆没有“免除假扣押”的相关法律,台湾方面不能出借文物,因此这件事情就暂时告吹。到2010年,《富春山居图》再相会的议题又在媒体上炒热,最后决定改由台湾方面向浙江博物馆借画。2011年6月,《剩山图》运到台湾,两张泣别的画在长期分离之后再度相见,戏剧性的一刻终于在台北故宫发生。

文章图片2

书法中的“三希”珍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收藏在台北故宫,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收藏在北京故宫。上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得知香港银行准备拍卖《中秋帖》、《伯远帖》时,立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买下。很快派人到香港以48万港币购入《中秋帖》和《伯远帖》,使这“两希”成为北京故宫的镇馆之宝。

但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作者采访前台北故宫副院长庄严之子庄灵,挖掘到了进一步的细节。庄严在大陆故宫博物院工作时,有一次,袁世凯手下管财务的郭世五请当时的院长和庄严吃饭。

饭后,郭世五居然拿出《中秋帖》和《伯远帖》请这两位文物专家欣赏,他们几乎惊掉下巴。原来,前清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前,不断将宫廷文物倒卖出去,“二希”就这样落入了郭世五之手。

当着两位故宫专家的面,郭世五关照儿子:“我死了以后,这两件作品要还给故宫。”然而造化弄人,50年代初,郭世五儿子在香港借钱,把“二希”抵押给了银行,中国台湾当局无力购买,周总理果断拍板,终于使北京故宫收回了这两件国宝。

中国古代名窑汝窑烧制作品时,如果不完美就会废弃,以至汝窑存世的作品只有70件。将汝窑指定为官窑、使之名垂青史的,要归功于北宋的风流天子宋徽宗。

本来北宋宫廷过年或餐饮用的都是象牙白的定窑器皿,但徽宗却不喜欢,他认为瓷器的颜色应该朝着“雨过天青”的方向去发展。于是,汝窑的工匠烧制出了白中带蓝、闪耀出“天青釉”神奇色彩的作品,台北故宫收藏的《青瓷无纹水仙盆》就是汝窑存世的杰作。

范宽是在野的画家,对于后世影响非常大。《溪山行旅图》是他唯一留存下来的作品,浓厚的轮廓线形成山脉的巨大及特殊的层次纹理,细丝瀑布点缀入画,右下角的驮兽虽小,但阐明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幅画非常古老、非常珍贵,台北故宫几年才会拿出来展示一次,属于“限制级”的作品,如果能欣赏到,算是极为幸运。台北故宫会在秋季展出最为优质的展品,这时比较容易看到唐、宋、元的珍贵藏品。

作者曾看到这张大卷轴的挂画在二楼展出,他发现有人拿着望远镜在看画。这幅画的确画得非常细致,但似乎不到需要使用望远镜的程度。他忍不住好奇地问“请问您在看什么?”“在看画家的署名。”对方回答。

看见作者露出有些不解的样子,对方告诉他:“看右下方。”可是没有望远镜,就算挨近细看,也看不出来。后来他到故宫内的书店去,翻阅目录找到放大的照片看到“范宽”两字,终于明白了。

五代末期、北宋初期那个年代,范宽并不知名,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淡忘。直到1958年一位姓牛的台北故宫职员,在右下方树丛间的树叶伪装之下发现“范宽”二字。但这个职员其实是文盲,他向当时的副院长李霖灿报告了“好像是文字的图案”,经过李副院长的鉴定,确定是范宽的作品,这也是范宽唯一留存在世的作品。如果没有这次发现,这幅作品恐怕很难获得被称为台北故宫的“蒙娜丽莎”的价值。

国民党政权撤到台湾时,带走了60万件故宫文物。台湾同胞经常说:“北京故宫是个空壳子,好东西几乎都在台北。”但作者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他比较分析两岸故宫的不同特色和优势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北京故宫坐落在紫禁城内,共有占地16万平方米的980栋建筑,远超台北故宫一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书画方面,台北故宫收藏9120件,其中被认为艺术价值较高的包括元代以前的画574件,书法155件;北京故宫有15万件书画,其中元代以前的画有420件,书法有310件。台北故宫的宋代名画,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享誉中外;北京故宫的晋代顾恺之《洛神赋图》、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不遑多让。

陶瓷器方面,两岸故宫各有所长。青铜器方面,则是北京故宫在质量上较优。作者由此得出结论:“台北故宫是'集结精品’的博物馆,而博物馆的'综合性’则是北京故宫的优点。”显然,明确肯定台北故宫的文物优于北京故宫,难免武断。

李敖以前说过:“台北故宫有宝没宫,北京故宫有宫没宝。”但他参观了北京故宫后便表示:“我为我说过的话,感到忏悔。”他还提到:“通过两岸交流,把我以前不懂的弄懂了。”可见,两岸故宫都有许多珍宝,它们是连接所有华夏儿女心灵的纽带,值得好好珍惜。

谈故宫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为保护国宝免遭战火的破坏,故宫文物走上了艰难曲折的迁徙旅程。在战火纷飞的年月,故宫文物还有几次海外展览的经历,书中第二部分有多篇述及。这一部分每一篇都围绕着与故宫相关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特写故宫的过去,突出了故宫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故宫文物的迁徙离合象征了中国的文化与命运沉浮这一主题。

文章图片3

例如1935年11月到1936年3月的赴英国展览,大获成功。故宫文物成功地扮演了文化外交使者的角色,大幅度提升了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好感,唤起了欧美人士对正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的同情,更唤醒了国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当时拿到英国展览的中国文物,除了故宫藏品,相当部分是海外买家收藏的中国文物,文物外流的严重性震动了国民政府,于是,英国展览结束后,国民政府开始制订“非常时期古物保护办法”、“调查古物流出办法”,文物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

故宫原本不是一座博物馆,而是在1925年时把这座宫殿当作博物馆使用;因此,从北京故宫的结构上来看,要将众多展品集中在一个场地展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北京故宫分别设有青铜器、玉器、书画、陶瓷器等展馆,各馆之间的距离也十分遥远。如果是在春秋时节,走一走正好可以散散步。但是在冬夏两季的北京,在室外走上30分钟即会耗去大量体力,而那些为了欣赏所有建筑而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游客,又怎么可能会想再去看看文物呢?

喜爱文物的人通常忙于学习,多数不擅长运动,体力方面也不行,要穿过天安门、午门、走过太和殿……光是用想的,就没有心思去看文物了。作者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紫禁城外另外设立一座专业的博物馆,但是这将涉及北京故宫、紫禁城等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

访昔人

作者对四个故宫的历任院长与名人的专访记录,借这些与故宫命运休戚相关的人物之口,披露故宫历史的幕后细节。台北故宫在和平时期,依然因为中国台湾政局的变化而试图改变,比如有的院长认为,故宫不应该只局限于展示中国文化,更应该如同大英博物馆一样,去展示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作者于2008年专访前北京故宫院长郑欣淼的观点让人深思。郑欣淼说,长期以来,两岸故宫没有正式的交流往来。两岸故宫的收藏品本来就系出同门,互补性非常强,例如,一整套书,一部分在北京故宫,一部分在台北故宫,这种例子很多;又例如《天禄琳琅》这套清宫藏书全集,一整套五百册,其中三百册在台北,两百册在北京。

溥仪在被赶出宫前,让弟弟溥杰带出两百册,后来运到伪满洲国的长春,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回到北京故宫。很遗憾的是这套《天禄琳琅》在1958年时移到北京图书馆保管,而台北故宫的三百册,是1949年从大陆运到台湾。

古籍善本方面,台北故宫保存的比较完整。青铜器、书画、玉器等文物,台北故宫有10000件,北京有140000件,台北故宫的文物以宋元以前的居多,有最早的书法作品真迹,如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是摹本;但是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卷》北京也有。溥仪把约1000件书画带出宫,名目是给弟弟溥杰的“赏赐”,但是清朝的管理相当严密,收藏品都有记录,所以带出去的多半是比较小型、容易携带的书画。抗日战争之后,约有300件回到北京故宫,其中200件是古代书画,因此这些也变成北京故宫的特色,台北故宫就比较少。

故宫文物是中华民族的根,其收藏品、建筑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联结,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结晶。为什么故宫在中国的地位超然,两岸的故宫对民族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许可以说一句:故宫=文化。故宫代表的是中国千年来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工艺凝结于故宫中每一件书画、陶瓷、工艺品之中,通过故宫我们感受到的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自豪感与优越感。

如果要选择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物,故宫一定会名列其中。这座安置明清两代最高皇权的宫殿群符合中国人一贯的历史观:庙堂,帝王,权谋,宏大,威严,神秘。一谈到它,脑子里都是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高耸大殿,红墙金瓦。而实际上在海峡的另一边,巍巍青山的环抱里,还有一座同样名称的建筑群,成为大陆观光客踏上宝岛后的必选景点之一。文物是具有连续性地保存历史的载体,中国文化延续数千年而从未中断,与历朝历代重视收集文物,把文物视作政权正统性的象征不无关系,这也使得文物成为历史最好的见证。故宫是如此重要。究其原因,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国家在历史上与政治上都赋予了故宫特殊的地位。故宫的重要性今后也不会消退,而我们追随故宫的脚步也永远不会停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