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大太监之——汪直、刘瑾

 桑田沧海d8984d 2022-05-20 发布于山西

【明朝大太监之——汪直】

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幼时被俘进宫,侍奉明宪宗之万贵妃,后升任御马监太监。

汪直为人狡猾聪明,深得宪宗的信任。成化十三年(1477年),宪宗建立西厂后,汪直为第一任厂公,统领人数多于东厂的一倍。

汪直刺探奸情,屡行大狱,后来被派往辽东处置边务,期间将兵部侍郎马文升下狱,又征讨建州三卫有功总督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

汪直还监军多次打败鞑靼和虏寇,宪宗一次性加其食米创下明朝有史以来的记录。成化十八年(1482年),内阁首辅万安上疏请罢西厂,明宪宗同意。

成化十九年,汪直因与总兵官许宁互生嫌隙被派往南京御马监,不久又被弹劾获罪,此后相关记载极少。

弘治十一年(1498年)左右,孝宗召回汪直,满朝哗然,吏部员外张彩愤而弃官,但汪直早已失去当初的影响力。

【明朝大太监之——刘瑾】

明朝太监祸乱,始于王振,烈于刘瑾。

刘瑾本姓谈,兴平(今陕西咸阳兴平市汤坊镇王堡村)人,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进宫当了太监。

武宗即位后,刘瑾执掌钟鼓司,后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为“八虎”之首。

刘瑾欺上瞒下,排除异己,杀害了很多正直的朝廷官员,贪墨的银两也为明朝之最,人称“立皇帝”

正德五年(1510年),太监张永揭发刘瑾十七条大罪,武宗亲自去抄刘瑾的家,搜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刘瑾经常拿的扇子里也发现藏有匕首两把,武宗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三天刑毕,共凌迟了3357刀,民众争食其肉,刘瑾推行过的变革也一并废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