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400字,阅读约需6分钟 01 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 02 交易成本理论主流观点分析 ✦ 罗纳德·哈里·科斯观点 ![]() Coase(1937)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反思,指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而利用价格机制最显著的成本就是发现相关价格的成本,这个成本其实就是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理论也是从这时候才开始逐渐形成的。Coase(1960)进一步阐述了交易成本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市场的交易成本为零,即利用价格机制是无成本的,那么纵使产权的初试安排没有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价格机制也会自动的调节直至资源配达到帕累托最优,可见,在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市场中,产权的初始安排不会影响资源的最终配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的完成资源配置的最优配,科斯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这也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其他学家观点 ![]() Anderson and Glenn et al. (2000) 指出内部供给比外部供给能大大节约交易成本,且当交易属性被控制之后,市场中企业之间通过签订契约来完成的交易也不是一定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 Artz and Brush (2000) 指出资产专用性和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都会使得市场中企业间的协作变得困难,同时协作成本増加。 Bello and Lohtia (1995) 认为市场多样性、资产专用性的类型和生产成本是否具有经济性都对经销商及代理商的选择产生了显著影响。 Geyskens et al. (2006) 提出对于资产专用性强、交易不确定性高的交易,等级制度比市场更能有效地组织交易。 Buvik and John (2000)指出当专用性投资较少时,为了适应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企业间的纵向合作可减少交易的难度;但是当专用性投资较多且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强时,企业间的纵向合作就很难达成。 Buvik and Reve (2001)指出当供给厂商单方面的投入专用性资产而不是让买家承担资产投资的风险时,市场中达成的购买合同会显著増加。 |
|
来自: 张立品vnf7h6ps > 《UCADBA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