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茨伯格的战略5P模型——2626个理论解读之九十四

 张立品vnf7h6ps 2022-05-20 发布于广东

本文约1500字,阅读约需7分钟

01

战略5P模型概述



明茨伯格(Mintzberg, 1987) 提出的战略5P理论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即作为计划(Plan)的战略、作为计谋(Ploy)的战略、作为模式(Pattern)的战略、作为定位(Position)的战略和作为观念(Perspective)的战略。作为计划,战略解决的是领导者如何为组织确立方向并将其置于预先确定的行动计划上;作为计谋,则是战胜对手的一种特定策略;作为模式,指的是一种基于一系列行为的方式,即长期行动上的一致性,而不管这中行动是否有预期;作为定位,意为创造一个能够获取 “ 经济利润” 的环境并设法加以维持;作为观念,体现了组织中人们对客观世界固有的认识方式,通过组织成员的意图与行动得以共享,提出了关于集体环境中意图和行为的有趣问题,并将我们的注意力放到集体的反馈与行动上。

图片

概括起来,以上五种战略的定义具有如下特点:

(1)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定义能够领先或优越其他定义;

(2)五种定义存在相互竞争关系并彼此互补;

(3)每一种定义都进一步深化我们对战略的理解,更有利于从整体上解决关于组织的根本问题。

02

战略5P模型详解


作为计谋的战略


战略作为计谋,本质上应归为一种特殊的计划,是一种旨在取胜于对手或竞争者的特定策略。作为“计谋”的战略实际上是一种从计划向实现流动的结果。那些不能实现的战略在战略设计结束之后就会消失,然后脱离准备实施的战略渠道。而准备实施的战略与自发的战略则会通过各自的渠道,流向已实现的战略。这是一种动态的战略观点,它将整个战略看成是一种运动着的行为流。由此一定程度说明战略作为“计划”、“计谋”、“模式”的三种定义间的关系。

作为模式的战略

明茨伯格认为“战略是关于一切的”。其将战略作为模式的定义本质上是一套已经实现了的具有连贯性的行为,并为其添加一个意图。也就是说,假定在这种模式背后有一个计划,但是这只是一种假定,它不一定正确。由此战略是基于一系列的行为模式的定义得以确定。而这种行为模式又是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得来,体现在企业各项运营活动中,包括生产、运输、销售,服务各个环节,也包括行政管理、财务状况、社会责任,同时涉及产品颜色、质量、性能等方方面面。明茨伯格以亨利·福特与通用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活动为例,认为其失败原因之一就是拒绝将清澈喷成了除了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这说明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即使是一个极为细小的环节活着策略,也可能影响企业的成败。因此,'战略是关于一切的'。

作为定位的战略

明茨伯格认为战略是创造一个能获取“经济利润”的环境并设法加以维持,是任何能使企业生存的位置,无论是否直接参与竞争。明茨伯格对于“战略作为定位”的定义应该源自定位学派的观点,该学派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人物,鼓励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从环境的角度出发,特别是从竞争的环境中寻找最有利的定位,以应对、避免甚至打破竞争来保护自己。那么怎样在竞争的环境中找到最有利的定位呢?其实质是选择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经营活动。

作为观念的战略

明茨伯格认为“战略至于组织等同于性格之于个人”。与“战略作为定位”的定义不同,'战略作为观念' 的提出是把组织放在内部环境里,甚至是放在组织的领导人身上。在这里,战略是一种观念,是人们理解世界的固有方式,而非仅是定位的选择。例如: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领导者在企业经营中就会更关注创造新技术和开发新市场,反之则会选择稳定、低风险的经营策略。换句话来说,就是不同的组织人群,其看待问题的方式和出发角度不同,组织的定位选择也就不一样,正如我们每个人千差万别的性格。


● 声明:本文摘自吴亚琼的《基于明茨战略5Ps的战略概念解读》和廖成泉等的《战略5P模型视角下建筑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的战略重点》


图片

EMSS管理思想践行学会 

创造属于中国的世界级管理理论,造福于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管理实践,帮助企业实现愿景,打破国界,拓展企业发展极限,实现无国界管理。

通过研究中国及欧洲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内在机制,结合科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国的古老智慧与文化,总结实践经验,凝聚学术精华,推动交流创新,传播优秀成果,从而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构建适合中国的管理模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