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张慧慧8511 2022-05-20 发布于河北

伴随着“开学第一课”的开播,娃娃们终于都陆续的去学校,开始他们的新征程了。

作为一名一年级小学生的妈妈,我的内心是这样的:

接下来:

还有:

……

然而,当我看到接送通知的时候:

我的内心是这样的:

同时我还想问问学校领导和专家学者,这么早放学是真的真的好吗?! 

我内心美好的风景伴随着这一则信息,消失了一大截……

我也终于体会到了为什么带孩子去学校报名的那一天,校内校外的“小饭桌”生意是那么的火爆,而曾经我是那么“不待见”传说中的小饭桌。看到通知的那一刻,我脑子满满的都是小饭桌,甚至充满了向往,真的是给家长们排忧解难的“利器”啊!

虽然之前也确实听说过一年级放学比较早,但是没想到早到如此地步,“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自然利弊都有之,不过作为人母,还是略略有些不适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也开始在想要不要给她报上几个班,毕竟,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问题!

于是跟闺女商量:“咱们放了学报个舞蹈吧,锻炼身体,怎么样”?“不,我只喜欢画画。”

“不然,你自己选,你喜欢哪个项目,咱放了学去参加一下?”

“不,我不想去!”

她好像识破了我的阴谋,我也就不再继续问下去了,毕竟,小学生涯才刚刚开始,来日方长嘛,不急不急,我能等。

还好,最终的作息时间表是这样的:

这是可以接受的。

开学第一课上,看到钟老眼睛里闪着的泪光,内心是被触动的,国家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瞬间“被附身”,在他眼里,那份坚定和保卫祖国的责任感,相信谁看到都会觉得因为有这样一个国家和这样的院士在保护我们而体会到深深的安全感。

最吸引我家孩子的是张文宏老师给孩子们的十个建议,他身上散发出的亲和力,跟孩子们没有距离感的气质,让人深深的折服,所以孩子不只听、看,还跟着做了,这种“磁场”也不是谁都可以做得来的,他最后那句相信大家也都牢牢铭记在心了,就是: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一个健康的身体自不必说,这里我更想说人格层面。

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应该也是开学第一课中所有人都想表达的一个观点。

这并不是说成绩不重要,“德智体美劳”中智力是学习维度,德应该在人格维度,体美劳大概是指技能。而“德”为什么放在了第一位?仅仅是因为这样说起来顺口吗?我觉得不尽然。包括考试也一样,它是对学生智力和人格强度的双重考验。曾老师说:仅仅有好的智力,而没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是不可能面对老师处心积虑的“刁难”的。

一个健康的人格远比短期的成绩来的重要的多,一个大的格局远比局限在眼前更能让人看到希望。

而这个希望,这个好奇心就显得无比珍贵。

可能孩子上学后,你会被无限次数的被问到:你家孩子报了什么培训班?在哪吃小饭桌、或者报了什么网课啊?业余活动都在干啥?

……

是的,我也很荣幸的被问到了,虽然我这孩子才入学没两天,我的回答就是:“刚开学要培训什么啊?!”其实这也不是故意为难谁,这真的也是我想要问的问题,这刚开学,我应该从哪里入手给她培训啥呢?是10以内的加减法很难呢还是拼音需要加强训练,能练成10级以上呢?!我很疑惑……不应该先了解一下再开始吗?

如果是兴趣班呢,带运动娱乐性质的那种,孩子有兴趣,确实可以去尝试一下,但培训班、补习班什么哒就跟这个性质完全不一样了。

过早的“深耕”语数外等等,除非孩子喜欢那些枯燥无味的玩意儿,特别是数学(排除极有天分的那种),在幼儿期有多努力的去让他们重复这个活动,后面他们丧失兴趣的几率就越大,等到他们知道了学这些只是为了考试,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了传说中的“空心病”了,就别提好奇心了,没有好奇心,人就丧失了动力,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越来越觉得“索然无味”,特别是在受到一系列打击的时候,脆弱的心灵更加会变得不堪一击,而这些通常都来自一些“索然无味”的父母,只会说正确的话、没有任何“好玩儿”可言的父母那里。周二分享:永远说正确的话,是自我保护...

这些父母通常是这样的:焦虑、充满焦虑,一开口都是大道理,没有柔软的人情味、更无幽默有趣可言,他们可能一开口说话就跟孩子的学习有关,再者跟孩子的行为有关(一般是看似不太好的行为),总之一开口没有啥好事,尽挑孩子毛病了,似乎觉得只有这样他(她)父母的角色演得才好、才负责、才正确!这样做的结局就是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学习困难的孩子,其中极少数是智力障碍造成的,绝大部分是父母和老师的不良态度“制造”的。

试问一下,如果你的单位领导总是给你用这样的“套路”,你能够在工作中表现的好吗?!

一个健康的孩子首先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和一份希望。

借此,还想谈一下生命。一个完整的生命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代名词。

一个完整的生命,必然会经历种种,收获和失意、高峰和低落……大部分是平淡中的如意与不如意,让人尝尽酸、甜、苦、辣、咸,也只有经历过这些之后,人才能一层层的扒皮、一点点的脱胎换骨,有人做过研究,组成人的化学元素,大约经过5年就会全部换成新的,也就是说,此时的你,跟5年前相比,已经是由完全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假如我们可以活100岁的话,就会有20次这样的变化,也可以说是真的脱胎换骨了,但我觉得也要看我们是否能从我们的经历中获取一些什么经验和教训来改善我们活着的方式。

过度的攻击孩子,用言语活着肢体打击他们、否定他们,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次创伤的堆积,累积的创伤会化成一个个“毒瘤”,背负在他们肩上,扛着父母连同他们自己的焦虑和创伤,想一下就会觉得寸步难行。

而苛求完美的父母虽然也可以被理解(下图),但他们对孩子的伤害却是立竿见影的、是很残忍的。

生命因为完整而美丽,你要求的完美只会造就一个又一个糟糕的孩子,因为你的不完美会都投射给你的孩子。

看到自己才能看到孩子,彼此看到,认识到我们都不完美,去接受这个事实,看到孩子擅长的东西,不比较、不评判!静待花开,要知道,就算是路边的小花,也有盛开的时候,只是我们很少去关注而已!

有了健康的人格,很难会有不健康的身体出现,即使身体偶尔会有一些不适,健康的人格也可以及时的回应,来帮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学习、成绩这些东西不要只看眼前,做好长线准备更容易水到渠成。

在神兽们归笼之际,家长们一定在欢呼雀跃,享受自由,那么,也祝大家吃好、玩好、休息好。毕竟,家长真的好了娃们才能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