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的热搜,你们都看了吗?

 张慧慧8511 2022-05-20 发布于河北

先是余秀华“疯狂”表白歌手李健,后61岁抛妻弃子找“假靳东”,再全职太太捐款被“骂”上热搜,美国大选……

这个秋天,真的很热闹。

因为这些“发声”的各大媒体和个人就更多了,媒体时代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了,允许这么多声音的出现也是社会在进步的象征,我个人是很喜欢看到这么多的声音的,当然我更青睐的也是可以接纳的声音。

余秀华是一位很励志的诗人,去百度一下能搜到她的词条,挺长的,总之,很优秀、很纯粹、很有高度;因为自己没有被爱过,所以她的诗有很多对爱情欲望的呈现,被很多人喜欢,她表白李健,很多人骂她疯了,骂她的人或许麻木不仁、或者他们也懒得去体会她;支持她的人也许正在经历、或者经历过,更多的应该跟她一样,没有被爱过,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样子,她的经历和身体的缺陷很难让她被爱,她也许一生都没办法得到对方的回应,但是她心底声嘶力竭的呼喊似乎让我看到一个最本真的存在,而且这样的热点是不可能不被看见的,所以她爱自己,敢于把自己真实的坦露自己的心声,而且是在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前提下,被社会所允许的,一定程度上是健康的在表达,表达的是大部分人压抑在心底的那部分真实的本能冲动,所以她是勇敢的、可敬的……

这让我想起了直播行业,去年我也喜欢看淘宝直播,我都是看吃的,也偶尔看李佳琦的美妆直播,虽然很让人心动,但幸好我真的没兴趣,所以我只买过吃的,那时候我就发现为什么大家喜欢他们,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敢于表达”、说实话,且不说卖的东西究竟是不是真的值,看他们跟粉丝的互动,他们敢说:“不喜欢我的请换台,不要在那黑我!”、“领完红包就取关的你真是没眼光”……等等,粉丝多的一定不是在讨好的维护,而是他们敢说普通人不敢说的,能挑动你心弦的那些话,而这靠表演是演不出来的,所以他们的真实、真诚,敢说敢做是非常吸引人的,至于东西好坏嘛,爱屋及乌……

而这些不是谁都能行的,余秀华代表了很多人的呼喊,同样,李佳琦可以成为很多人的“闺蜜”。

那位61岁的阿姨,网聊“假”靳东,要去找他,前几天也被刷了大半个屏,可能很多人觉得她傻,就跟很多被骗买保健品的一些父母似的,理解不了他们,怎么这么低级的骗术我爸/妈怎么就信呢?!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很多会“男女同化”,所以即使是男性,也容易沦陷,女性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她们本来就是感性更多一些的动物。

随着他们身体部位逐渐的衰老,身边孩子的渐行渐远,都会给他们带来深深的孤独和被抛弃感,特别是在前几十年中没有被看见过、没有被感同身受过、没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中老年团体,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尝过被爱、被看见的滋味,即使有过,也早被柴米油盐打败了,他们的生活里除了柴米油盐这些物质生活,精神世界一片贫瘠,这时候,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网上,有一个每天对你嘘寒问暖,每句话都能戳到你心底那个无助又悲凉的小孩,那个感情生活里一直被忽视、没有被看见、孤零零的另一个你,那个小孩儿迫切的需要有人回应、有人拥抱,是很容易被击破的,因为从未得到过,60多岁了,怎么就不能“疯狂”一次。

这里面也藏着一个社会隐患,就是3岁没有叛逆、6岁没有叛逆、青春期还没有叛逆、中年危机随处可见,60岁看起来是老年了,在心理学上65岁之前都可算得上中年期。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里的叛逆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叛逆,更多的是指在这些阶段应该发展出来的能力。来点干货,哈哈......

最想吐槽的是全职太太这个话题。张桂梅老师那一通“骂”,背后有她的经历和环境的影响,虽然她近似有些偏执,但自然也有她的道理,但是这样的言论很容易给更多的全职太太/妈妈徒增更多的焦虑,不过焦虑有焦虑本身的好处,就是促进人的思考,不过看到张老师背后的故事也非常非常重要,便于我们理解她为什么“如此气愤”!《面对面》的采访有利于我们去看她为何如此气氛,有兴趣的自己去搜……

好在,在整个事件持续的过程中,很多声音在“飞”,让我们对这个事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就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是不同的,多维度的视角会让我们更有能力去看待这个事情,对我们自己而言,应该是更能正确的看待自己的选择。

张老师坎坷的人生经历会让她“条件反射”似的把人给“骂”回去,我们可以理解她的良苦用心,同样,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受到家庭、社会以及人生经历的不同,也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样需要理解,这背后纠结、艰难的抉择恐怕当事人都会跟你说:“当时的两难选择,我真的是咬牙跺脚才做出来的!”真的是谁疼谁知道!所以当我看到那句:“为所有怀着学习成长的心一路为自己生活打拼的人致敬”的时候,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全职太太/妈妈,自己本身就是个孩子,忽然带上了一个孩子,本来还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的时候,却要承担起操持整个家的担子,而且从那刻起,还要背着没有收入的巨大压力,为了把家照顾好,从一个一问三不知弱小无助的小女孩,活生生的撑起了整个家的家政、家庭医生、心理辅导师、老师、朋友……还要熟练掌握各种求生技术:生活常识、做饭的APP、会看医院化验单、基本的药物常识、共情、积极的心理暗示、教育心理学、怎么跟家庭成员搞好关系……还要想怎么存钱以备不时之需!而做这些,不甘心和不安全感如果天天往外冒,是真的很难的!一不小心就会头发越来越少、皱纹越来越多……

职场妈妈压力也绝不亚于全职,在决定要去上班的那刻起,就要面临分离之痛,对于本就有分离焦虑的妈妈们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创伤之痛!之后她们柔软的内心就要开始焦虑自己不能时刻陪伴孩子左右,工作间隙还要惦记孩子好不好,过得怎么样了,虽然在经济上不会有那么多焦虑,但这种时刻在分离的状态也足以影响他们的工作……只是不断地说服自己孩子大了就好了,平衡工作和照顾家庭的压力也很容易击碎一个人内心的那根防线,不安焦虑、掉头发、头疼脑热血压高,通通都会找上门!

所以,谁都不容易,只要在努力为生活打拼,都值得尊敬,没有对错!能活着的人,都实属不易,又何苦难为自己,去撕巴当初的选择呢,脚踏实地的做好是打破焦虑很关键的一步。

美国大选的热点,我是真的不知情,我只知道,特朗普真的很固执,他们爱咋咋地吧,我要开始思考这顿饭要吃啥了。

本周分享就这么多啦,期待下周再见,喜欢记得分享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