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黄山五星 2022-05-20 发布于江苏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西方美术史以前也曾讲过几遍,但是这些大师们我真的认识吗?起初我认为我不认识他们是因为没有看到过原作,后来看原作的机会多了,也没觉得真正认识了。其实是因为我对他们的认识不够立体,那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非常浅的层面。看着书去介绍一个人与真正的理解一个人差距太大,在现实生活中尚且如此,(我们的一生真正了解的人有多少呢?)何况我们去“面对”古人。

这个学期学校给我排了西方美术史的课程,我认为这是一个我重新认识艺术家们的好机会,就像司马迁说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利用现有的资源,(现在的图片资源丰富而且高清,虽不能代替看原作,但说实话有些网上的大图比我看原作更清晰,至少我拍不出这样的效果。)尽可能的去还原更真实的他们吧。

先说乔托,他是我们在讲文艺复兴提到的第一位重要的艺术家,被称为“文艺复兴绘画之父”,(他在当时绘画界的地位,相当于乔布斯在手机界的地位。就是说绘画并不是乔托发明的,但乔托却将它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说绘画之父,其实他的成就何止绘画。(看看百花大教堂的钟楼以及上面的浮雕就知道,文艺复兴时代不缺乏全才)在贡布里希的书中,他认为乔托的伟大并不是在于自身的伟大,就是中国的那句老话,时势造英雄。他生于佛罗伦萨,在那个时代,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而乔托正是承袭了这些条件,并将它发挥出来的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我们喜欢乔托并不是仅仅因为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而是他的“真”。就好像我们喜欢李白一样,但李白如果不是生于那样一个盛世,照样产生不了李白,所以我们还是要先看看乔托所处的时代和环境。首先是地理位置的优势,处在南欧的意大利从古代,尤其中世纪以来,一直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拜占庭的艺术允许尝试和拓展表现阴影以及画面的景深效果,使乔托大开眼界而得以认识古代艺术的力量。(中世纪的艺术受到教会的严格控制,绘画的造型非常刻板,学艺也是程式化的掌握特定的技法)另外,到了13世纪晚期,欧洲北部国家的雕塑家开始尝试表现立体效果,乔托也从这些雕塑家身上领悟到了一些透视短缩法的奥妙,最终将其运用在绘画作品当中。(如雕塑家皮萨诺父子大约从1250年开始即活跃于佛罗伦萨附近的比萨和锡耶那。尼古拉·皮萨诺在为比萨洗礼堂的布道场雕塑神像时,直接模仿了古代雕刻。)再次是圣弗朗西斯教义对乔托思想的影响。乔托所画的风景或背景,常常简朴到有些荒凉的地步,摒弃了贵族式的富丽堂皇和矫揉造作,转向朴素无华和正直诚实的画风。当然,不可否认他也从老师契马布埃及其他同代人包括文学家那里也吮吸了许多有益的营养,尤其但丁对他的影响不小。乔托创作的真实感,空间、形象,情感等因素似乎都能穿透现实生活的核心,在他的身上,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种种潜力都开始得到有意识的发挥。从乔托到马萨乔,然后至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一条“艺术”与“科学”的现实主义道路便由此展开了。所以乔托在当时是一个古代文化和艺术承前启后的继承者,而后来的三杰则是文艺复兴艺术的开创者。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在圣约翰的洗礼会,1255-1260,尼古拉·皮萨诺 比萨教堂广场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耶稣诞生》 乔凡尼·皮萨诺(尼古拉·皮萨诺的儿子)讲道坛局部 1302—1310年 大理石

16世纪的著名传记作家瓦萨里在《著名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的传记》中这样评价乔托:“乔托·迪·邦多纳成为一位师法自然的优秀画家。他完全抛弃了粗陋的希腊风格,使得按实际生活描绘人物的现代风格得以复活,已经有两百多年没有人做这样的事了……”。

乔托的画,就好比乔布斯的第一代iPhone,你可能会嫌它速度慢、内存小、像素低……,但在它诞生的那一刻,却秒杀了其它手机。这就像乔托的绘画当时给人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

看乔托的画,要去帕多瓦(Padova),这是一座意大利北部城市,距威尼斯35公里,半小时的车程。小城安静而美丽,仍然保持着古城的风貌。(难怪意大利人打仗的时候,一打就认输,他们的城市太美了,大家都舍不得毁坏。)这里有著名的帕多瓦大学,伽利略、但丁曾在这里授课,哥白尼曾在这里学习。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斯克罗维尼礼拜堂是一座真正属于乔托的礼拜堂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38副壁画表现了连续的宗教故事主题,以《最后的晚餐》作为系列的终结。最著名的四幅是:《金门之会》、《逃亡埃及》、《犹大之吻》和《哀悼基督》。下面一层感觉像大理石的其实也是乔托画上去的, 说明他的写实功力当时是无人能及。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犹大之吻》 乔托 200×185厘米 湿壁画 创作时间:1305-1306年 藏地:帕多瓦的斯克罗威尼礼拜堂内

《犹大之吻》是著名的《圣经》故事之一,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在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他是出卖主的人。犹大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他以亲吻作为暗号。画面上表现的是犹大带领了一队兵马,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直奔耶稣,要与他亲吻,四周则充满着骚动和混乱,气氛极其悲壮。乔托试图在这些画面里希望充分的展示每个细节,他在这里既是导演,也是一个道具师,同时还是场务。他要设想每个人的服装、表情与动作,没有一点的含糊。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犹大之吻》局部

仔细观看乔托这张画的局部,可以感受到他真挚的感情,他似乎用尽全身的力气,充满虔诚与敬畏去描绘,(就像姜文当年拍《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特别的真诚。)他的画所散发的那种光芒甚至不亚于西斯廷的壁画。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服装细节来凸显人物的状态。整个画的光线、色彩、构图都集中在中心人物形象上,耶稣的眼神非常的淡定,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我总认为耶稣一定知道自己的宿命,他从出生的时候,上天就已经注定他以后需要有这个受难的经历,最后用自己的牺牲来拯救人类。所以这样的眼神是复杂的,是能操控一切的。耶稣作为师傅怎么能不了解自己的徒弟呢,甚至犹大的行为其实可以说是耶稣塑造出来的。犹大在十二个门徒当中工作是最具挑战性的,因为师傅委派他管账,而且当他偷拿钱的时候,师傅却听之任之,并不去教育和改造他。(难道也是让他多行不义必自毙吗?)相反与耶稣对视的犹大虽然出卖了他,但气势上却完全输给了师傅,眼神中仿佛还有一丝的幽怨。画面中的犹大的黄色大袍明亮而醒目,撅着屁股撸着嘴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其实这个形象也许是他自己不愿意有的呢!为了衬托出师傅高大上的形象,可怜的犹大只能充当这个历史上永远被唾骂的人物,为了区区一小袋的金币出卖师傅,真有些替他不值呢!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乔托 《最后的审判》(LastJudgment,1306)

据说赞助壁画的是这里的首富恩瑞柯·斯克罗维尼(Enrico Scrovegni),他的父亲因放高利贷暴富受到但丁的抨击。但丁在《神曲》中描写一群生前为富不仁的灵魂身陷第七层炼狱,受到无尽火雨的炙烧和吸血牛蝇的叮咬。这些灵魂身上都穿着绘有自己家族图腾的围兜,其中一位的图案是一只怀孕的母猪,这正是斯克罗维尼家族的族徽。这让恩瑞柯深感不安,于是他请乔托创作此画,希望藉此让父亲的灵魂得到救赎。《最后的审判》这类题材的画面里都有类似的布局:上帝在画面的中央,仲裁着人们死后的去处,得救者上天堂,罪恶者下地狱。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而有意思的是美术史上的这类题材有个共同点,就是对地狱描绘之精彩往往远胜于天堂。这幅画的天堂是大家排着队坐在一起,让人看了并没有产生特别的向往之情。而在地狱中,恶魔去吃人或鞭打奴役着人类,人类则是恐惧、哀嚎或绝望的状态,在各种酷刑下,大量受苦的肉体堆砌成一条残暴的长河,细节描绘极其生动。也许是因为他们身处的社会让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地狱的景象而非天堂,人们经历的苦难远远多于幸福和快乐。

为什么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画面的下方,乔托描绘了作为赞助人的恩瑞柯跪在由地狱通往天堂的门口,虔诚的将教堂奉献给神,一位僧牧师支持他并在旁边帮忙扶着教堂,三位天使伸出手臂,接受了恩瑞柯的供奉,“罪人”从虔诚的信仰中获得了救赎。

当然乔托除了在帕多瓦,当时在其它意大利的城市也颇有名气,到处都有他的作品,说明了他稳如泰山的地位。他的思想与技法是如此的超前,以至于很多时候为了让当时的赞助人能够接受,他只能稍作收敛与克制,藏住其锋芒。斯克罗维尼家族像后来的美第奇家族一样,具有很高的审美水准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所以乔托在这里表现得更加自由。乔托在晚年回到自己的家乡佛罗伦萨,得到了很高的礼遇,他在那里教学徒、设计建筑,用自己的行动改变陈旧的艺术界。如果有机会去意大利,大家一定不要错过帕多瓦这座美丽的小城市,因为在那里你可以遇见乔托。

注:图文来自网络,仅为交流分享,侵删。

美术史知识大全艺术内容推广计划 :

如果你是艺术家?

欢迎通过图文让美术史君的粉丝们认识你!

如果你是艺术爱好者

欢迎分享你的艺术趣闻与观点、见解!

如果你是艺术机构

欢迎分享你们的展讯和推荐的艺术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