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炳林治咳嗽医案

 新用户13539942 2022-05-20 发布于浙江

余临证三十六年,治咳常将止嗽散作汤剂作用。风寒较重者加防风、苏叶、羌活、生姜;风热为患者加桑叶、薄荷、菊花,表症初起寒热夹杂者加柴胡、赤芍、防风、苏叶(即合正柴胡饮);咳嗽多痰加半夏、茯苓、前胡、杏仁、厚朴;干咳少痰加桑叶、栝楼皮、桑皮、贝母;咳而兼喘加炙麻黄、杏仁、地龙、蝉衣。总之,病在肺卫之表,治疗及时,邪从表出,其咳自止。可惜的是不少病人视咳嗽为小恙,大意疏忽,日久不治;或不避风寒,不节饮食;或杂药乱投,贻误病情。一般说来,久咳多为内伤属虚,可临床上仍属外感实证的久咳并非鲜见,如咳嗽声响亮,昼咳夜安,痰黄白相兼,或鼻塞,或时有清涕,脉浮滑或浮缓,苔薄白或白滑者,均为外邪未散之侯。尚有风寒邪久伏肺胃,只咳嗽不已,余无他症者,皆宜解表宣肺,化痰止咳,首选止嗽散。如受风寒咳嗽,不论男女老少,睡前以生姜汤送下10克便安。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邢卫光

曾治一孕妇咳嗽,初起风寒外感,稍有咳嗽,怕服药影响胎儿而未治疗。后外感渐解,咳嗽久不止,且咳而遗溺,方来治疗。症见:咳嗽三月,咳时遗溺,痰多色白,作呕,纳食甚差,大便溏薄,精神不佳,苔白,脉细。此属脾气虚不能上输于肺之侯,当补脾益气、化痰止咳,药用藿香10克,砂仁5克,红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5克,陈皮5克,半夏10克,生姜二片,大枣四枚,车前子10克,3剂,每剂煎3次,每次送服止嗽散10克。药后症无进退,守方再进5剂,痰减咳稀,咳时不遗溺,作呕止,大便成形,饮食增加。这是既补脾土以生肺金,又止咳化痰、安宁肺气的双管齐下之举。后读陈修园《时方妙用》,见“实症不可妄用虚症诸方,恐留邪为患也,而虚症定不可废实证诸方,以咳嗽必有所致之者。溯其得病之由而治之,即治本之法也”。此真经验之谈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