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痤疮案——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中医知识圈 2022-05-20 发布于山东

学生转发案例:
李某,女,26岁,2019年11月30日就诊。面颊部及口唇四周、下巴患痤疮约10年,反复发作。症见痘暗淡,偏紫,深部有脓,并留有少许疤痕,面色苍白,怕冷,四肢不温,便秘,舌淡,苔白,口不渴,脉沉而细,余未异常。

辨证:脾主运化,主四肢,其华在唇四白,口唇者,脾之官也。脾气健运,则面部及口唇红润;若脾失健运,则面色无华,口唇淡白;脾气虚寒,不能温煦四肢,则四肢不温;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脾阳不足,累及肾阳,气化失常,阴寒痰湿之邪停滞于面颊及口唇四周,郁久化而成疮,故经久不愈,反复发作。
治当:温中补血,消肿排脓,祛寒散结。
方用:附桂理中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附片20g,干姜10g,肉桂8g,党参20g,白术20g,甘草10g,薏苡仁60g,败酱草20g,鹿角胶10g,麻黄8g,酒大黄20g,漏芦20g,白蔹20g            
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一剂。服完7剂后大有好转,痘痘已基本消退,为巩固疗效,原方再进7剂。

 

按:附桂理中汤温补脾肾,先、后天并补;薏苡附子败酱散利湿排脓,破血消肿;鹿角胶配麻黄温阳补血,散寒通滞,入肺经通利毛窍;酒大黄入血分,活血化瘀,散结通络,入大肠泻滞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大便通则毛孔利;白蔹、漏芦解毒排脓,消肿散结,有利毛孔通畅。诸药合用,共奏温阳、补血、散结、消肿、利湿、排脓之功,故陈年顽疾可愈。

 

只要学习,一辈子也学不完,尤其在治法层面。治法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咱们才用以理御法的方式学习整合,努力化繁为简。比如方子中的漏芦,我没听说过,自然就没用过。没用过就得查一下。资料上介绍,漏芦味苦、性寒,是一味苦寒开结的药。白蔹我也很少用。再搜一下白蔹,就能发现这两个药的区别。就寒性来说,漏芦显然比白蔹更寒。而白蔹的开散性比漏芦强。

图片

 

再看漏芦和白蔹的叶子,都是分散开散状的,每一个子叶都是锯齿状的。这种形状的药经常是具有开散性的。这样一来,你就学到两个能够走表(治皮肤)、具有开散性(散表热)的药。虽然这个方法咱们不常用,但是你可以学会了备用。临床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有了一个后备方案。

 

小蓟也是个开散药,可以开散清热、透热,治在表的皮肤病。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开散在表的结。哪怕里证没能治好,相当大比例的皮肤病症状也能治好。不能好的部分就是,患者有顽固的里证,不断把体内的毒素带到体表,如何开散也跟不上排邪的进度。所以严重的里毒外出,只开散表就不行了。咱们的观念是,知道这个方法什么时候有用,也得知道这个方法什么时候无效。

 

这位医生的也是这个思路,整个方子在健脾阳的基础上,用败酱草治血分的血毒、脓毒,同时再用升提透表、开散表热的套路,诸如白蔹、漏芦、麻黄、鹿角胶(托举之意)······这么一看,整个方子就明白了。再把这些方法和你以前学的东西相互印证,好多东西就能被你吸收进来。把这个理路整理清楚之后,下回遇到这种病的时候,不妨使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这样,在这些方法都对症的情况下,就可以验证出哪个方法更好,积累成你自己的经验。在你没有这个经验之前,你也知道这个病怎么治对症,明确知道自己肯定能治。而通过不同的尝试而积累了经验后,就会知道哪个方法效率最高。所以经验的积累决定不了治疗有效无效,但在有效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然后再思考如果你治这个病会怎么治?在治疗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可以多做一些尝试,以验证自己所学,积累不同经验。

 

比如,如果只扶脾阳,能不能治好呢?或者单用当归四逆吴茱萸生姜汤能不能治好呢?通过几个案例的临床实践,你就能验证出什么情况下,单用这些治本的方法可以治好,什么情况下治不好,什么情况下疗效好,什么情况下疗效差。再不失时机的加上托举、透散表结的几个药辅佐,你就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时候加入治标的方法效果最好。

 

在验证过程中,你可以用非常经典的方子试试,也可以用几个法组合的方法试试。你可以用轻剂试试,也可以用重剂试试。当然使用附子、细辛、吴茱萸这些偏性大的药时,要注意合理用量。攻邪和偏热性的药,不能大量用。尤其是附子、细辛量大了,容易烧胃。如果烧胃,一般加大枣来缓解。因为它们是阳性药,过用会反应剧烈。不像阴性药,滋阴药即使吃过,最多是闷、疼、拉稀······症状不那么吓人。

 

同一个病,治法有很多,医案中给出的这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是治法之一。不妨从其他角度想想,这样你的思路就拓展开了。这就是利用别人的经验里来拓展自己的思路,用别人的经验来增长自己的经验。

 

你还需要在理上思考这个案例,这个医生用这个方法治好了这个病是什么道理。理上理解之后,不妨再反过来看一下,这个医生用这个治法,有什么高妙之处可以借鉴学习的,有什么不妥之处。哪些方法是多余的,或者反而是不好的。这样学习一个案例就不仅是长一次见识那么简单了,而是能学到很多东西。咱们的学习方法是每学到一个知识就深入的思考,深入的挖掘,看似效率低,实际上时间一长就能看出来,这是一种效率高的学习方法。因为所有东西,学一点就不白学。深入思考的东西容易记住,并且所学都能变成自己的能力。同时通过不断的举一反三拓展自己的能力。

 

比如,本案已病至太阴、少阴病(并不是当归四逆汤必须得是厥阴病,少阴病、太阴病依然何以使用),用大黄会不会伤脾呢?确实有这样了疑虑。所以,我遇到这个案例可能不会加大黄,而是加点槟榔这种药。这是每一个医生自己养成的用药习惯,因为我治的病人多是虚证,所以用药格外谨慎。我觉得这个治法的确有点猛,为了开散瘀结,为了更快见效,又开表、又通下。 

 

不过显然,这位医生意识到了:一个26岁的人应该能扛得住这种稍猛的方法。即便是太阴、少阴病了,元气尚可,不是那种根本虚的三阴证。但如果是四五十岁,就不敢这么用了。

 

学生:方中为何用酒大黄,不用生大黄?
 
淼师:酒大黄,拿酒炮制之后目的是为,使药劲更容易走到通行血脉、开瘀的效果上。而生大黄短煮目的是清胃肠道里的热结。如果用酒大黄清肠道,就得用量大点。比如,阳明燥屎证用20克酒大黄,效果就不好。

 

学生:痘暗淡、偏紫是不是瘀血造成的?

淼师:疮面的暗淡发紫,不能简单理解成瘀血。这种局部的问题有时确实需要一些灵活的理解。痘疮疮面紫,有可能是这个痘老了(形成时间长),或者是痘上长痘,于是痘疮比较严重,就影响了色素的显现。如果你要确定是瘀血,还要搜集更多的证据,比如,如果发现舌象也发紫,就可以肯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