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报道 |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文化立校,培养大国工匠

 盐心Jaffe 2022-05-20 发布于四川

就在本文将要截稿时,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是职业教育法制定26年以来的首次修订,也将是影响未来几十年教育的重要变革。从此,职业教育将与普通教育 “平起平坐”,真正开始融通的改革。

当“应试教育”的魔咒被打破,“职业高考”变得同等重要,一所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又该如何转型?对此,成都电子信息学校经过三年实践,给出了自己的探索:文化立校。

职业教育,事关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更关乎人的终身学习和成长。这样的文化,不再只是“语数外”的教育,更不仅是“德才兼备”,而是大国工匠如何自觉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2018年9月成都电子信息学校获批成为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产业升级,倒逼中职学校改革

管窥时代的变迁,家用电器就像一面镜子。

“二十多年前,职教专业中,家电维修课程还是重头。从电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到手机,大部分学生毕业了要么进工厂,要么开个维修店。职业教育更多像服务业,与改革创新无关。”成都电子信息学校电子信息专业黄洪刚老师回忆道。

黄老师生于1973年,1997年毕业后进入中职系统。二十五年间,他既教学,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还不时深入企业,是一名资深的双师型教师。

他见证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而学校课程的迭代,与之紧密呼应。

2007年,电子科技大学招聘了最后一届成都电子信息学校的学生,录取的是彩电维修班。伴随中国制造的售后服务越来越专业,自主研发和产业升级的需求越来越高,到2010年,家电维修类课程一律淘汰,电子信息专业渐渐增加了机电一体化、电气安装、机器人等课程。

同期的另一大变化,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开始风行。“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重在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完成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任务,因此以赛促教,校企融合成为了教学重心。”黄洪刚老师告诉记者。

2015年之前的三四年,学校开设有两类班,一类称为技能班,主要针对就业;另一类是升学班,仅由各专业想升学的学生混合组成的一两个班。成都电子信息学校的毕业生, 80%左右会直接进入成都本地的企业。校企深度融合,教师与师傅合一,使得教学与企业技术紧密契合,企业资助学校奖学金,并在学校建设实训室。

但这种定向委培,因一系列原因,逐渐停止了。

一方面来自学生,从年龄上讲,中职学生毕业时,大多不满18岁,一直存在法律问题。其次,学生毕业时心智不成熟,受不了苦,工作稳定性差。

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的经济账。从招收学生,到培训、管理等一系列成本投入,结果却留不住人。此外,随着产业升级,一些大企业也陆续用机器和人工智能(譬如机械臂)代替人力。撇开购买成本和维护、维修、检测等支出,只要有订单,机器可24小时生产,一台机器通常一年就能回本。

而更加突出的现象则是,职业学校逐渐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脱节了。一些电子信息产业园,都需要高技能人才,而不再招收高中学历的中职生了。

时代发展,促使中职学校由就业为导向转为升学为主,

既要学好专业课,更要学好文化课

在这一系列内外困境下,学生的前途何在?这是每一所中职学校都要思考的。

“偏见很可怕。早年开维修店的,其实都是很优秀的学生。进企业当工人,也有高下之分,流水线简单,一星期培训就能上岗,但这顶多只算工人。至于安装、维修、调试,检测乃至设计等高技术岗位,才够格称得上 '工匠’二字。技术越来越发达,学习周期自然要拉长,一些岗位或工种,往往要七八年才算入门,这是中职学校转为升学导向的重要原因。”黄洪刚老师分析道。

从长远来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与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有关,职业学校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

文化立校,工匠精神打开新格局

作为四川省电子信息专业名列前茅的职业中学,成都电子信息学校目前有七八大专业: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会计事务、幼儿保育。

“大部分专业,跟成都乃至全省的支柱产业息息相关。”万忠华校长说道。

万忠华1988年由初中化学老师,进入成都中和职业中学,担任团委书记、教导主任, 1996年至2019年春,一直在四川省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原双流县通江职业中学)任校长,2019年春调到成都电子信息学校。

三十多年,他看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愈行愈远,社会上不少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和很多职教学生的自卑和气馁。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提高职校学生的创造力,一直是他思考的核心问题。

“社会发展太快了,人心就容易浮躁。而越是如此,如何让学生能静下心来学技术、学文化,对人生的道路产生信心,就越重要。”万校长说道。

也正是基于此,学校开始探索“文化立校”,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格物修身,匠星致远”的办学理念。

“格物修身,还不简单是技术,时代要求我们培养优质的高技能人才,不仅仅是对技术的钻研热情,还要有文化,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密切掌握行业的最新发展,扩大国际视野,具有通识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就是要磨炼这样的心性。会技术,更要会创造,这才是工匠精神。”万忠华对记者说。

与就业导向不同,升学导向的教学内容分为专业技能考试(共350分)和语数外的文化课考试(共400分)。虽然看起来只是比普通教育多了专业技能,但对“职业高考”,升学已经有了本质不同:专业是基础,而文化是升级赋能。

樊元刚老师是成都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教授高三的单片机课程。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需要通过编程实现一定的操控功能,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数学思维。按樊老师的话,要进得去(深入理解),还要出得来(制作和创新)。

今天的樊元刚,能够无障碍阅读英文资料,实属专业兴趣的激励。

但作为曾经的中职生,他也经历过迷茫与厌学。他的转变,就源自一次课堂任务——制作一台功放机。樊元刚的作品被拿到各班展示,使得他收获了成就感与自豪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大增。此后,他一有时间,几乎都泡在实训室。在学习电视机组装后,他就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将上千个电器元件组装完毕,让一台电视机“化零为整”。

“拆卸和组装,就是一个不断格物的过程。这实际也是现代科技的核心内涵。”樊元刚说道。

昔日的学习经历,到当老师后,自然而然折射到教学上。

樊元刚经常带着不同的器材走进实训室,发放英文说明书让学生制作出不同的产品。例如让学生在课堂制作一个能够弹奏音乐的小电子琴,在教室摆上乐谱,学生根据乐谱进行产品展示。在这一教学方式中,学生不仅对不同零件的制作、使用有了深刻的认识,还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更关键的是,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

“机器不仅是机器,它里面还有音乐;技术不仅是技术,它里面还有艺术。是匠星致远,也是匠心致远。”

“格物修身,匠星致远。”这八字虽然取自中国古典文化,但却被师生们赋予了一种别样的现代工业文化内涵。

用万忠华校长的话来讲,学生在练技能的“格物”过程中“知至”,掌握了知识后变得“意诚”,对学习感兴趣便是“心正”,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修身”,这便是“做人”的教育。

有了“做人”的教育,才有真正的“大国工匠”。

身正为范,成就老师就是成才学生

文化立校是魂,“格物修身,匠星致远” 是理念,而落实到实践,还要“成才学生、成就老师、成功学校”的教育愿景。

2020年被双流区总工会评选为“双流工匠”的张伟华,称得上是“三成”的践行者。

他是江西人,2007年毕业后考入成都电子信息学校,担任电子信息专业教师。他的原专业是通信,按照理想的职业规划,本应该去移动、联通等大公司,但他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教育行业。

他还记得带第一个班时,面对那些中考失利的孩子:不少人眼神迷茫,但也有很多孩子充满求知欲。在这群孩子身上,他依稀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张伟华老师授课(左)

樊元刚老师是成都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右)

“这种感觉很直接。孩子们称我一句 '老师’,我就要对得起他们。考试失败不要紧,我们相信命运还值得一搏。”

仅靠情怀,还远远不够。“想要教好这些学生,我至少要在专业领域有一大桶水。”

十余年来,“半路出家”的张伟华一路奋战,凭借自学、向老教

师请教、参加技能大赛、深入企业,不断提升自己。

作为老师,巅峰期的张伟华,一年能拿六七个证书。去年,他还考取了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格证,获评为四川省优秀急救员。

考证不是目的,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更广阔的职业视野,才是根本。“像电子专业,跟电打交道比较多。生产讲效率,更重安全。这些救护知识,在关键时刻能救命。”在张伟华看来,这就涉及职业教育的育人观的根本转变,它不简单是培养会技术的人,而更重要的是会生活有感情的人。技术可能会被机器取代,但人不会。

在学校支持下,张伟华牵头编纂了职业安全素养的校本教材。如此,专业学习、职业道德、安全素养,形成了一套切实有效的系列课程。

以赛促教,张伟华坚持了十年。从双流区一等奖,到成都市一等奖,再到四川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随着技能的精进,他目前受到七家公司的聘请,担任技术服务。深入企业,也使得他能在专业教学方面加以调整、优化。

他的假期,多数时间不是在自学,就是带学生去企业,让他们看到平日所学的用武之地。这种师者的示范引领,对学生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

从更高层面看,张伟华又受到前辈的示范影响。他特别感激三位老教师:第一任师傅李伦英老师(已退休),同专业的前辈黄洪刚老师,以及李德生主任。

“付出就会有收获,他们在专业技术上永不止步,对孩子们的前途很关心,都是促使我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

老师的付出,学生用成绩和就业来回报。2017年,张伟华带升本班,指标有8个,但他带的2个班,最终有24名学生升到本科。他曾经的一个副班长,毕业后被成飞设计院破格录取,现已担任企业的技术骨干。

近两年,他开始带衔接班(单招班), 2020年毕业的那届单招班,全部被录取了,他也获评为2020年双流优秀教师。

成都市电子公共实训基地

教务处主任牟学莲告诉记者,在高考教学中学校始终坚持“教考分离”的原则,做到“独立命题、回避监考、流水阅卷”;而在技能提升中则坚持“日常教学项目考核、备赛训练目标责任”,真正实现了“高考、大赛齐步走”的良好态势,2019年学生升学率为99%,本科上线率为35%;2020年升学率达到100%,本科上线率为30%;2021年也实现了100%全员升学的目标,本科上线率达到了38%。

以学定教,学历案推动未来职教

对中职新生而言,专业知识是零基础,新起点,有新鲜感,而文化课(语数外)方面,则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孩子们为什么来到中职学校?就是因为文化课底子弱,背后是学习习惯差,进而厌学、懒学,不是智商原因。中职走升学之路,若继续按'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走下去,文化课势必成为他们的拦路虎。”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付瑜分析道。

张傲天是张伟华班上的学生,刚到校时,他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都垫底,对班里的任何事都不太在乎。可他后来成绩突飞猛进,甚至考到过班级第一名。

有此改变,除了张伟华等专业技能老师的细心教导外,还跟学校推动的“学历案” 改革有很大关系。

所谓学历案,即以学生的学习经历为主线,教师根据学情编纂学历案,课前发给学生,学生自学后反馈,老师再根据反馈组织教学,实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因材施教,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加学习兴趣。

学历案本是华东师范大学崔永漷教授为普通学校的教育做出的研究,但稍加转化,就落地到了职业学校的课堂。学历案主要应用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理论课教学中,三年的推广,摸索出针对同类不同水平的班级,制定不同的学历案:以大单元为板块,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

作为学生,张傲天对这一改革感同身受。“通过学历案,我能更清楚地发现自己的问题,比教科书更容易理解,学起来更有动力。”

“学历案的推进,是学校文化立校的重要一环。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对学生终身学习和通识能力的培养。国家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家庭对孩子的期盼,其实是一致的,中职学校转向升学成为必然,用好学历案,将是我们后续改革的关键一步。”李德生主任补充道。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付瑜

文化立校,还不仅是表面上的语数外学习,更是春风化雨的浸润。

目前,在专业技能和文化学习之外,学校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除了体育类、艺术类(礼仪、舞蹈、合唱)和学术类(英语俱乐部、心理社),学生自主社团最为丰富:滑板、cosplay、街舞、 ACG、吉他、鬼步舞、无人机等。

记者在德育副校长张显春口中了解到,除了社团课程外,学校还构建了“五化”德育体系,实施 “以志愿者为载体的素养教育”。开阔了德育视野,丰厚了德育内涵,拓展了德育时空,激发了德育活力,内生了德育力量,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特别是志愿者将“奉献精神”撒播校园内外,志愿者走出学校当义务交通劝导员、节水环保宣传员,为特殊学校提供文艺节目和手工制作培训,定期到敬老院做义务服务和文艺表演,走进社区免费为居民进行家电维修和电脑汽车保养宣传服务等。

这些曾经看似无关“职业”的东西,很多年以后,可能会以更神奇的方式进入这些少年的工作和生活,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教育即生活,因为创造源于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这话永不会过时。”万校长说道。

就在本文将要截稿时,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这是自1996年职业教育法制定以来,首次修订。从此,职业教育将与普通教育“平起平坐”,真正开始融通的改革。

这一刻值得我们铭记。毫无疑问,这是职教人期盼和奋斗了四十年的结果,而对新一代创造者,生活才刚刚开始。

2022年/第42期2022/5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