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陶瓷的艺术瑰宝——唐三彩 唐代的三彩釉陶是唐代陶瓷生产中的一支独放异彩的鲜花,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的珍品。 唐三彩虽然是陶器,但与一般低温的釉陶不同,它的胎体用白色粘土制成,釉料是用数种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具体说,就是用氧化铜烧成绿色、氧化铁烧成黄色、氧化钴烧成蓝色,同是用铅用釉的溶剂,并利用铅在烧制过程中的流动性烧成黄、赭黄、翠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各种色调,成品斑斓绚丽。 唐三彩的烧造工艺是二次烧成,先是在1100℃左右的高温下烧出素坯,然后在已经素烧过的胎体上施釉,再经900℃ 低温烧成。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