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韧带注射 【适应证】 (1)外伤性项韧带钙化、颈椎病性项韧带钙化。 (2)颈棘突损伤后疼痛(撕脱性骨折)。 (3)颈椎挥鞭性损伤、颈椎病。 【禁忌证】 (1)注射部位有感染或伤口。 (2)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 (3)合并有心肺疾患或重症糖尿病。 【操作方法】 (1)俯卧或侧卧位(患侧在下)。 (2)项韧带位于颈正中线,自枕外隆凸、枕外嵴至第7颈椎之间的各颈椎棘突,它相当于其他椎体的棘上韧带,但更坚韧肥厚。常用注射部位位于C↓(5~6)平面处,若X线显示钙化部位,也是常选择的进针部位,针刺入后,缓缓深入至棘上韧带上缘进行注射,同时可向两肌筋膜层浸润,必要时可至椎板浅层。上下范围可根据情况而定,一般可包括C↓(4~7).注射药量10~15ml. 【注意事项】 (1)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预防感染发生。 (2)要熟悉相关解剖,注射进针勿要过深。 (3)要做到边注射边抽吸,无血、脑脊液、气体时,方可进行注药. (4)同时要注意治疗颈椎病,因为本病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邻近颈椎各段同时伴有损伤或退行性变。 (5)采用注射疗法愈早效果愈佳,因病变在未发展至结构改变前,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都较快。项韧带钙化发展至晚期,关节僵硬,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四、颈椎旁软组织注射 (一)上颈段椎旁C(1~2))软组织注射 【适应证】 (1)枕下区疼痛(枕寰部关节疾患、炎症、不稳等原因所致). (2)颈椎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3)上段颈椎创伤后遗症。 (4)颈枕神经痛、风湿痛. 【禁忌证】 (1)注射部位或合并全身感染。 (2)凝血功能异常者。公众号:疼痛指南 (3)局部严重肿胀,影响定位和操作。 【操作方法】 (1)俯卧或坐姿头低位(额头垫一软枕) (2)定位:①在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可用指端触到一骨性突起,轻压痛,此即寰椎侧块,中间有椎动脉穿过,转入颅内.具体位置约在乳突下、前方各1cm处。②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5cm处确定颈↓2横突。 (3)定位标志做一标记,常规皮肤消毒,用5号细针(约5cm长)缓慢垂直刺入皮下触及寰椎侧块后,固定针尖不要离开骨面,抽吸无回血和脑脊液后,可缓慢注入药液.同时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片刻后,再将针向寰椎侧块后背面45°角刺入,边刺边回吸边注射药液,刺入深度不超过1cm。使侧块后浅面的深层肌肉浸润.将针拔出,纱布压迫针眼少许。同法将针刺入找到颈↓2横突,做颈↓2后浅面的深层肌肉浸润.最后再在枕下凹陷区两侧做筋膜及浅层肌肉浸润。 (4)药液配方:2%利多卡因2。5~3。5ml,维生素B(12)0。5mg,得宝松1ml或去炎舒松A 40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15ml。每个部位约为3~5ml药液。每周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针尖未能触及寰椎侧块或颈2横突尖,进针方向偏差或回抽有血、脑脊液,都不能进行本方法的治疗。避免损伤血管或误入蛛网膜下隙。故为了穿刺准确,操作者必须熟悉枕下区及上颈段椎旁解剖及生理意义。 (2)注射时要仔细、轻柔,并掌握边抽吸边注射的方法。 (3)注射前要明确诊断,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4)年龄较大,身体虚弱合并心肺脑疾病患者慎用。 (二)中下颈段椎旁颈(3~7))软组织注射 【适应证】 (1)颈型颈椎病(以中下段为主)。 (2)颈椎退变性关节突关节炎. (3)肌筋膜性颈痛. 【禁忌证】 (1)局部皮肤或合并全身感染.(2)出凝血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者。 【操作方法】 (1)俯卧位(头略前屈,胸部垫薄枕)或坐位头前屈(额头垫枕)。 (2)确定注射部位:①X线照片颈椎椎间狭窄明显处,颈椎假性滑脱或“折曲”处,椎间孔狭窄节段;②患者主诉疼痛及压痛区;③头向左右旋转时颈部之牵拉或疼痛部位。 (3)定位后常规消毒皮肤,先注射棘间韧带和棘突上,然后缓慢将针斜向两侧肌层,直至椎板。注射针可由一侧到另一侧。由浅层到深层,由上段至下段进行浸润.最后做颈筋膜层浸润。一次注射不超过3个节段或3个部位.药液配方与上颈段椎旁(C↓(1~2))软组织注射相同,药量10~15ml,一周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 (2)进针及注射操作应较缓慢、仔细,定位要准确,防止穿刺经棘突间隙过深穿破蛛网膜下隙或损伤脊髓. (3)侧方深层肌肉浸润时防止误入椎板间隙而伤及动脉,一旦回抽有血应立刻停止注射。 (4)单侧注射能奏效者,就不必做双侧注射。 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