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能从足部的反射区,精准判断你的具体病情?

 学到老图书馆nd 2022-05-20 发布于广东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的长寿皇帝,他睡觉时,头枕玉枕,脚垫鸟拉草,使之头凉脚暖。他的"十常四勿"保健法中就有"……耳常弹,足常摩,面常搓,鼻常揉……"摩足、弹耳、搓面、揉鼻都是刺激反射区。

                      ————田洪镇

作者:曾文彪  编辑:田源

反射疗法(reflextherapy)是建立在现代反射学理论基础上,采用手法或其他方法,对人体体表各全息元中的反射区施加刺激引起人体内部的生理调整的一种自然疗法。 反射疗法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但其最主要的分支是足反射疗法。

图片

在做治疗的过程中,足部的治疗时间通常需要40分钟,占去了每次治疗时间的一大半。田洪镇教授说,反射区配方,就像抓中药一样,哪个反射区需要做或者不需要做,哪个反射区需要重按或者轻按,哪个反射区需要推按的次数多一些或者少一些,都是要辩证的。病人如果体质比较虚,我们整体的手法就要补,用中等力度即可。病人如果是急性病发作, 我们又要用稍重的手法来泻。如果是婴幼儿,我们便需要用轻柔的手法来抚摸他们的身体。 因此,对于足部反射区的辩证,田式手法是非常讲究的。

图片

很多来到我们工作室的病友,对我们的反射区看诊,都感到很奇妙,在对方没有事先告知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诊断出你的很多病变,有些是你已知的,也有你还未知的。那为什么我们能单单从足部的反射区,就能精准判断你的具体病情呢?这是因为,多少年来,人们首先发现了脚部客观存在的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奇妙现象。为了探索其原理,科学家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证实足部反射区系统,是以全息生物学为基础的遵循全息律原理的具有高度全息信息优势的全息系统,足部反射区是全息律的特例。

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功能单位

首先,从结构上,足部的组织结构较完全。有复杂的骨骼支架,肌肉,韧带,并构成了不同的层次。全身的206块骨头中,双足有52块,占全身的1/4。双足有38条肌肉、66个关节、50条大小血管和大量毛细血管。双足的体表面积占全身的7%,每平方厘米有620个小汗腺。所以,足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功能单位,更适合做人体的缩影,更接近于实际的主体结构。俗话说脚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足部比身体的任何全息胚更具优势。

图片

反射区上能够触摸到各种沉积物

其次,全息胚不仅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单位,也是对某种作用进行反应的应激单位。由于足部的应激通道丰富多样,体内的某一器官或部位,如果发生病理变化,就会通过应激通道的沟通,出现与身体相对应的同各部位相关的病理生理学的性状变化。如在该“反射区”出现痛阈降低、电阻降低等等,并且可触摸到气泡、沙粒状、块状、条索状的沉积物,这也就是全息胚器官高度发达的表现。通过对反射区疼痛程度的高低,以及沉积物的性状, 并结合患者的主诉情况,来综合辨别病情,大量案例证明,其准确性达到80%,更加高明一点的医生甚至能达到90%。比如田洪镇教授通过触压反射区来判断妇科病情,非常精准。他可以准确判断出该妇女是否患有子宫肌瘤,是否患有子宫内膜炎,连病情的程度轻重,患病时间的长短,他都能辨别出来。有的早期病变,连医院里的仪器都检查不出来,田教授的手却可以做到。

图片

▲九十年代,田教授用反射疗法给几个月大的孩子做治疗

能够准确地反应全身的各种变化

再次,从足部反射区的特点看,它们呈立体地有序地分布在足部各个方向的不同部位,比较容易准确地反应全身的各种变化。它们应激反应灵敏而信息量大,强度大,传递速度快比其他全息系统更具有人的全息信息优势。比如心脏反射区分布在左脚,肝脏反射区分布在右脚,这与人体的解剖结构也是完全一致的。

通过在异常反射区施以适当的刺激,这种良性的刺激就会由应激通道经过协调后传到体内的同名器官的部位,以改变其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性状,提高该器官系统的功能,使体内的阴阳平衡,使疾病自愈或缓解,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反射疗法并不能包治百病,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和客观地评价此法的功效。

反射疗法不是足疗,更不是足浴

足部反射区在反射疗法的整体辨证施治上,确实是最具疗效的,但反射疗法不等于足疗或者足浴。因为任何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相对完整性并与其周围的部分相对明确边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如人体的小腿,第二掌骨侧,手部,肱骨,股骨, 面部,耳部等,各自都是一个全息胚,而且还各有人研究。所以,还有手部的反射区、第二掌骨侧的反射区、小腿的反射区和耳部的反射区等。在我们工作室,每位病人都会由医生们来根据病人的情况,不仅仅从足部,还会从手部、耳部、小腿部、第二掌骨侧来选取不同的反射区,进行配方来综合治疗。

而足疗是一种简单的只针对足部穴位的保健按摩,没有辩证,更没有配方。足浴是很多养生会所的一种休闲娱乐项目,其目的主要是对人体起到放松的作用。

图片

一个非常奇妙的案例

在我们用反射疗法治疗的患者中,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脚比手,比耳朵,比第二掌骨侧等更敏感,反应更加明显。现在来看一个我主治的案例:

姓名:肖某某|性别:女|年龄:50岁 

来诊时间:2014年5月20日 

主诉:双膝关节炎,上、下楼梯时膝关节剧痛,脊柱骨中度疏松(腰部尤甚),心脏三尖瓣返流且 轻度关闭不全。双乳腺增生,左最大包块5*4mm,右最大包块10*2mm。

治疗过程:经过60多次反射疗法和针灸治疗。

反馈:双膝已明显改善,上下楼梯已无大碍。医院放射诊断:脊柱骨质疏松已明显消退,尤其是腰椎。B超示:三尖辨返流消失。乳腺也大有改善,右侧已完全消退,左侧最大包块为5*4mm。

病案体会:这位患者的脚,非常灵敏,真可谓是万千人中,难寻其一。如果请她做反射疗法师考官,一点都不为过。事情是这样的,只要我触压她足部的某反射区,这位病友居然能非常准确的自己描述出反射区对应器官以及方位。比如:我按压她的心脏反射区,并且精细到了按压心脏这个反射区范围内的左边部位和下方部位,这位病友都能自己准确地和我说出来,自己的心脏是哪个方位疼痛。还有肝部;头部的侧面或是后面;鼻子的鼻翼或是鼻根,鼻翼的哪一边更有感觉;胸部的左或右,是乳头部还是周围;连肺和胸部,她都能区别开来。而我触压和推按她的手部、耳部反射区,该病友却没有那么精准的感受力了。

图片

▲我们工作室给肖某某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诊疗方案,田教授一笔一画亲自写在了治疗卡片上

恐龙的足部和人类的足部居然如此相似

从古生物演变至今的自然法则中,生物体有其很不寻常又不得不让我们折服的特点。从有性生殖,到DNA出现后的无性生殖(克隆技术),我们从中能找到其不变的核心规律。我们会惊奇的发现,生活在2.5亿年前的陆地爬行动物无齿芙蓉龙,从考古学家的资料上可以看出,它的后足部骨骼,居然与我们今天的人类的两支脚的骨骼特点相差不远,几乎完全一致。我们常说:“不变的真理,不变的核心,万变不离其宗”之类的话,从 2.5亿年前动物的脚发展到今天,我们人类的脚,居然还没有多少的变化,可以想象,我们人类的“足”是一个多么强大的结构。这不是偶然,是事实,是科学,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图片

2017年8月8日

参考资料:田洪镇,《反射学高级陪训班讲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